抗疫路上,夫妻各自出發


● 王 紅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我們平靜的生活……

封城,限行……一時間,即使身處偏遠小鎮的我們也感受到了形勢的嚴峻。昔日門庭若市的商鋪一夜間門可羅雀,急速飛馳的車輛大多是停在了藥店前,偶爾幾個戴起口罩的人兒也是行色匆匆……不安,惶恐,焦慮代替了過年的喜慶……“不出門,不接觸,就相對安全。”親人間彼此安慰,互相打氣。可是…..

2月4日正月十一日晚,他接到單位電話:“市防疫指揮部通知,2月6日起中心城區實施交通管制,由交警中隊和城管局負責市內卡點,車輛防控,請做好返崗抗疫準備。”

“什麼,上街沒卡,這得有多危險?況且年末時,有那麼多從外地回來的人感染了怎麼辦?不行不行,這可是人命關天的事……”我一聽要上一線防控時頓時就炸了,兒子也滿臉擔憂的望著他。沉默,不安,擔憂充斥在我們心間。

2月6日早上七點,他輕手輕腳起床穿衣洗漱。直到他將要出門的時候,我套起睡衣衝到門口:“你一定要注意安全,我……”他站在門口,摘下口罩,衝我笑笑:“放心,沒事,還早呢,你再睡會兒。我們是白天執勤,晚上就能回來。還有沒事別老打電話,我走了。”我站在門內,聽到他蹬蹬下樓的聲音越來越遠,不安離我越來越近。

我三兩步走到餐廳,隔著窗,看見他穿過小區門,走到單位辦公室一樓,在固定的位置穿上防護服,戴上護目鏡,手套,我的心揪的緊緊的,我趴在窗臺上,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一不留神認不出他。遠遠的,他朝我的方向揮揮手,我還沒來得及回應,他就大步朝馬路走去。直到我的視線無法目及,他也沒有回頭看我一眼。我知道,他朝前走一步,就離危險更進一步。我呆坐在窗臺上,心裡空空的,什麼也沒想,更不敢想。

一整天恍恍惚惚,直到晚上六點半左右,聽到開門的聲音。我急忙跑到門口,“離我遠點”,他把門稍微開了一點縫隙,拿了鞋櫃上的酒精,就站在門外消毒。接著,他光腳進門,手提鞋子直奔陽臺。在陽臺將鞋底噴灑酒精,然後把工作雨衣掛在陽臺,隨後對棉襖工作服消毒。待外部穿戴消毒完畢,他又去浴室用熱水沖洗。等一切忙完,已是七點多了。

那天,我們沒在同一桌上吃飯,晚上他把床搬到了書房,他怕把危險帶給我和兒子……

仍記得那天溫度較高,他一進門臉通紅通紅的,去陽臺換衣服消毒時讓我給他準備降壓藥,我當時慌得拿藥倒水手都不聽使喚。他拿起水杯吃藥時,我看他滿頭是汗,內衣都溼透了。他躺在書房休息了一會才說:“今天氣溫高,身上有防護服,工作雨衣,棉襖,又站了一整天,不是很舒服,現在好多了,別擔心。”我鼻頭一酸,忙進廚房。

仍記得那天是他50歲生日,我希望他和別人調班在家休息,他想都沒想說:“算了,疫情期間,別人也都不容易,過生年年都可以的。”“你可是50歲,是整生,我和兒子幫你慶祝一下不過分吧!”他笑笑說:“謝謝你們娘倆,一家人平平安安比什麼都好。”生日那天,他是在執勤中度過的。

漸漸地,一個接一個的好消息陸續傳來,籠罩在我們心頭的陰霾也漸漸被吹散。

“快了,快了,我們都脫掉防護服了,疫情控制住了,應該離結束不遠了。”


我是個對工作特認真的人,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職業的倦怠感也是與日俱增,對新鮮事物總是特別排斥的態度,人越來越懶散。本想憑現有的資源捱到退休,不成想一場疫情使我的美夢粉碎。

臨近開學,疫情仍然肆虐。教育部門和學校做出統一安排:延遲開學,網上教學。“停課不停學”成了我們教育者的抗疫使命。線上教學,不是手機,就是電腦,天啊……

我對電子產品的運用就一“小白”,說得不中聽些,就是一‘文盲’。”即使再新款的手機,除了電話,微信外,其他功能基本不會用,甚至連淘寶購物的經歷一次也沒有。電腦對我來說就一擺設,每次上課用電腦,也是學生幫忙,我只需打開u盤;每次學校安排活動,我總是第一句問:“有沒有人幫我做課件?”若有才會長舒一口氣。如今線上教學不是一兩天,身為語文老師又是班主任,肯定線上的時候要多些。怎麼辦?再加疫情不明,我一時心煩氣躁,寢食難安。

無助,懊惱,苦悶糾纏了我幾天後,分管教學的劉偉校長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通過微信,他教我一步步完成了湖北教育雲,學樂雲的下載,當下載釘釘時,他告訴我長拉二維碼,可我按了沒反應。他又說掃一下也行,我說只有一個手機怎麼掃?“彆著急,我用微信發一個二維碼給你,然後你按照我微信給你的步驟一步步試試看。他細心耐心步驟化地指導,我終於進了釘釘。後來,杜老師和肖老師問我,我還一本正經告訴他們方法,其實都是劉校長教我的,看來多學習早嘗試才能掌控主動。

漸漸,摸索中,嘗試中,我有了許多第一次……

第一次視頻會議。開學兩週後,政教室安排各班召開家長學生視頻會議,我早早準備了家長會的紙質資料,怎麼視頻?這是年後第一次與家長,孩子見面,要是弄砸了,那我的威信豈不是大打折扣?手機有故障了怎麼辦?聲音他們聽得到嗎?不確定的因素太多了,我向周圍的同事打聽情況,年紀輕說挺簡單,就跟微信視頻差不多;年紀比我大一點的也說準備了差不多了。我一聽,別人都會了,自己還原地踏步,急的不得了。我在百度搜索,並把步驟一步步寫在紙上,在兒子再三保證沒問題下,忐忑不安地按時打開手機,發起視頻會議。看到鏡頭前久違的家長,學生的面孔時,聽著他們的一聲聲問候,我竟激動地有點哽咽。認真傾聽,盡心交流,嘗試成功的喜悅在心頭盪漾……

第一次直播,網上教學過去兩週多了,說明文學生興趣不高,要不,我也學學其他老師,直播講講課外詩,換換孩子的口味。兒子一聽我做直播需要幫忙,馬上在電腦上下載好釘釘,登錄好後放在界面:”媽,你只要把課件做好,再把釘釘打開就行。”“這麼簡單?”“嗯”

我做好課件,讓兒子教我步驟,他拿著鼠標晃了兩下說:“行了”“不是,我都沒看清,打開釘釘,我的課件在哪?”“在電腦上”,他晃一下課件就出來了,輪到我怎麼也找不到。我說兒子沒耐心,兒子說我表達不清。後來,我終於明白,小化頁面就能找到課件。幾經周折,我的第一次直播《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終於與同學們見面。事後,兒子對我說:“媽,你直播的時候像變了個人似的,特別精神。”老公對我說:“平時兇巴巴的,上課倒挺溫柔的。”我對自己說:“你行的,別人能做的,你也做得到。”

又是一個清晨,他和我一同出發,臨窗而望,李子樹花開了,銀杏的枝幹上有鳥兒來築巢了。我知道,春來了。

(作者單位:湖北省松滋市高成初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