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复兴中华之梦(07)|佳莹足迹

日本一行,让我深刻的感受到我国发展的快速及艰辛,我认为到过日本或者在日本生活过的人都有这样的印象——日本民众普遍生活富裕。iPhone等流行电器,LV、香奈儿之类的奢侈品牌在日本的大街小巷可轻易找到。然而,近年来,国内媒体有一种声音说过去的20年,是日本“经济消失的20年”。在东京、大阪、福冈等地拜访同行,给我的感受是日本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很发达的文明阶段,我们还有一些需要学习借鉴日本的长处。


日本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复兴中华之梦(07)|佳莹足迹


我觉得整是如此,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自己,一位友人比喻,日本是一个“日出的国家”,但现在却是太阳下山的国家,而中国则是太阳当空的国家。但日本有许多有识之士都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抱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在研究日本面临的问题症结,并寻找着重振日本雄风的未来。


我觉得中日经济的发展,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彼消此长。近20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20年",从原先一个经济总量不足万亿的国家变成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这样的速度让很多国际上的经济强国都为之惊叹。借用一组数据。


1991年日本泡沫经济破裂,此后进入了长期的经济低迷时期,被称为“失去的20年”,深陷经济的泥潭中不能自拔。

过去2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达到10.5%,而日本只有1.1%。1987年,日本GDP超过前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日本经济占全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从1994年最高峰时的17.67%,逐步下降到2010年的8.7%;中国经济占全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从1991年的1.83%,逐步上升到2010年的9.3%。

1994年日本经济总量相当于中国的8.55倍,达到战后以来的历史顶峰,随后中日经济差距迅速缩小,1997年日本GDP降为中国的4倍多,2002年降为中国的2倍多,2006年降为中国的1倍多,2008年之后两国GDP已比较接近。

1990年中国居世界经济第10位,1995年超过巴西、西班牙、加拿大上升到第7位,2000年超过意大利居世界第6位,2005年超过法国和英国居世界第4位。2007年超过德国居世界第3位,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是由于那方面造成的?在此我就不深入阐述,但是,浮在表面的原因:


日本经济:泡沫经济后成长率一蹶不振,21世纪初期有回温现象,但是失业率并没有显著下降,多数成长率还是来自大企业的资方获利。门户开放以后,政府推行富国强兵和殖产兴业政策。以轻工业为中心推动工业化与近代化,在股市筹措资金以发展经济。

主要的出口货是丝线,火柴,电灯泡等轻工业产品。在这段时期,重工业较不发达,外贸持续赤字。财阀也逐渐兴起。不过由于多次对外战争,日本的外债增加,明治维新以来的经济体制面临崩溃。


中国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按预定计划,到2010年,中国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

从1953年到2010年,中国已陆续完成十一个“五年规划”,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197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则使中国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步高速增长。

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宏观调控体系日趋完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到2019年1月底,中国经济增长在2018年取得6.6%的好成绩,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年初制定的全年6.5%左右的增长目标。


日本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复兴中华之梦(07)|佳莹足迹


正是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和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不振,使得国内外许多人看好中国,而看衰日本,甚至有不少中国人也认为,中国即将全面超越日本,但是正如我前文提到,通过在日本之行,参观、接触和了解,深深地感受到,不能简单地被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表象所掩盖。


就如在科技领域,日本强于中国的,是机器人、建设机械、汽车和高铁列车等等机械产业,以及钢铁、碳纤维等材料产业,还有医药和医疗设备等健康产业。特别是高铁列车的精密零部件和高级钢材等高精尖技术,仍然是日本的强项。日本在机械、运输、材料和医疗领域,对中国仍然保持着一定优势。


而日本输给中国的核电、宇宙开发和人工智能、液晶显示器、智能手机等产业,是以高科技产业或金融科技产业为首的IT产业。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远远还没有达到一个经济强国的水平。只有充分地认识自己,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虚心地向他国请教学习,不折不挠,脚踏实地,才能实现经济强国之梦,复兴中华之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