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说到和亲公主,最先浮现在脑海里的一定是怀抱琵琶远嫁匈奴的王昭君和开创了大唐与吐蕃交好时局的文成公主

其实,汉朝的两位公主,刘细君和刘解忧的影响力丝毫不逊于她们,细君是汉朝第一位和亲公主,比昭君早了72年,而她的堂妹解忧,更可以说是中国和亲史上最成功、贡献最大的传奇

沿着巩乃斯河谷盘旋上行,今天我们要翻越中天山,从北疆的那拉提草原前往南疆的吐鲁番,一路上领队娓娓讲述着神秘的西域往事

2000多年前,细君和解忧先后远嫁乌孙国,走的就是这里,当时的乌孙古道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刚下了一场大雪,早春的巩乃斯河谷雪峰皑皑云雾缭绕,恍如童话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溪水潺潺一路相随,山岗上的雪松银装素裹,静默不语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天山山脉把新疆分成南疆和北疆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乌孙国地处天山北麓,极盛时占有整个伊犁河流域和西天山的广大土地,是汉代连接东西方草原交通最重要的行国之一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汉武帝时,为了联合乌孙国共击匈奴,江都(今江苏扬州)王刘建的女儿、16岁的刘细君被封为江都公主,远嫁乌孙昆莫(国王)、70多岁的猎骄靡,成为汉代和亲公主第一人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乌孙人称细君为“柯木孜公主“,意思是白净美丽得如同马奶酒一样的公主,柯木孜公主不仅丰姿迷人,还精通音律,妙解琴曲,据说她是乐器琵琶的首创人

刘细君给蛮荒之地带去了东方的文明,从此乌孙才有了琵琶、房屋、种植,甚至墓冢

两年后,猎骄靡去世,其孙军须靡继承王位,按照习俗新王要继承旧王的所有妻妾,细君公主无法接受,向汉武帝请求归国

汉武帝回信让她以大局为重,接受当地风俗,细君只得再嫁军须靡

一年后,细君为军须靡生下一女名少夫,因产后失调身体虚弱再加上心绪难平,不久便撒手人寰

刘细君在乌孙生活了5年,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每每思念故乡,曾作《悲愁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歌声萦绕在昭苏草原的细雨里,千里外的扬州默默无语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沉迷在美丽的西域传说和窗外的冰雪世界,车却停了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因为大雪,昨天有车子翻到沟里,前面的哨卡不再放行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这些车已经在这里等了一天一夜了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哨卡附近的小宾馆住满了人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山谷里正在大兴土木,真是没有人类到不了的地方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等得不耐烦,不如下车玩雪,一只小狗饶有兴趣地在旁边看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有小女生拿了饮料瓶下去,说要装几瓶天山上的雪背回家送人

真好,似乎我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情怀了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领队再三申请,终于同意先放我们几辆车过去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小狗依依不舍地站在原地,目送我们离去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翻越天山要经过3050米的艾肯达坂,达坂,蒙古语的意思是“山顶上的隘口”,也就是藏语所说的“垭口”

3050米,相比西藏动辄4、5000米的海拔不算什么,但艾肯达坂处于天山山脉西风气流的迎风坡,大风、低温、强降水,正常年份稳定积雪天数有180天,积雪深度在120公分左右

公路雪害严重,狂风卷着白雪肆虐,常常是人、车陷入其中如同迷途的羔羊,被司机们视为“鬼门关”,网上搜”艾肯达坂“,跳出来最多的链接就是防雪工程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我们的车在呼哧呼哧地爬坡,苍鹰悄无声息地从空中飞过,巍巍雪山面前,人类如此渺小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车子随着山势起伏,满坡的天山云杉屹立在风雪中,一只不知什么鸟儿酷酷地站在树顶,看见我们突然哇地叫了一声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坡上的积雪很厚,据说这已经是溶化了大半的样子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远远的有铲雪车在前面开道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一路铲一路哗哗地往下甩,有没有帅呆?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公路两侧竖着的高大的绿色铁网拦,司机说那是防雪墙,用于冬季防止山风强劲造成山坡积雪、阻塞道路,可是还是不能防住

艰难地走走停停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走过的路象绳子扔在山间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2000多年前,江都公主刘细君远嫁走的是这条路,她的堂妹解忧公主远嫁走的也是这条路

难以想象当时他们是怎样翻山越岭去到乌孙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刘细君郁郁而终后,汉武帝为了巩固与乌孙的联盟,又将年仅二十的刘解忧,嫁给昆莫军须靡

解忧公主(公元前120-前49年)出生皇族,祖父刘戊曾是霸居一方的楚王,刘戊参与同姓诸王的"七国之乱",兵败身亡,祸及族人

刘解忧没有像她的堂姐一样柔弱早亡,而是努力参与政事,促进两国关系,为乌孙国带去了大汉先进的文化,乌孙人民对她崇敬有加

一去九千里,一去五十年,可以想见这个女子有多么开朗坚强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解忧初到乌孙时嫁给军须靡,居右夫人,位于左夫人匈奴公主之下,因多年没有怀孕遭到冷落

军须靡因病去世,解忧公主和匈奴公主依照乌孙国习俗,改嫁给了军须靡的弟弟、新一任昆莫、号称肥王的翁归靡。解忧生下三位王子和两位公主,这段时间也是乌汉两国的蜜月期,一度沉寂的丝绸之路恢复了生机,乌孙在汉朝的帮助下打败匈奴,乌孙国进入极盛时期

翁归靡病逝后,军须靡的儿子泥靡继承王位,迎娶了解忧,泥靡是当年匈奴公主的儿子,继位后因为倒行逆施被称为狂王,从此乌孙内战频频。历尽艰辛,解忧在当年与她同赴西域的侍女冯嫽和汉宣帝刘询的帮助下,终于平定了内乱

解忧公主在乌孙生活了半个世纪,经历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曾嫁给三任乌孙王,在亲汉派和亲匈奴派的朝延斗争、宫廷争斗中苦心经营,配合汉朝遏制匈奴,巩固了汉室与乌孙的关系

年逾七十时,解忧上书给汉朝皇帝:“年老思故乡,愿得骸骨归汉地”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汉宣帝为之动容,下令把她接了回来

解忧公主带着两个孙子回到了中原,汉宣帝亲自出城迎接并厚赏

三年后,解忧公主在故土病逝

史学家评价,解忧公主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成功、贡献最大的和亲公主,她的影响范围和历史作用是王昭君、文成公主都无法比拟的

细君与解忧,同是皇族后裔,同是罪臣之女,同是和亲远嫁,相同的人生,不同的结局,或许真的是性格决定命运吧

人在感慨叹息,车在艰难地爬坡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山在云端穿行,已经分不清哪是天哪是地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终于到达山顶,山顶的阳光很猛,风也很猛,据说有零下20度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防雪墙上结着冰凌,在阳光下闪闪烁烁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其实,背风的地方一点也不冷,海拔3050米,太阳离得近,烤得人暖融融的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玩嗨了的小女生们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是仙女下凡了么?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山顶上一棵不知名的小草,在冰天雪地里悄悄地绿了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以前一直觉得电线杆子最煞风景,此刻却在心底赞叹:要怎样的努力才能在风雪交加的山顶建起这样的基站啊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天空湛蓝如洗,洁白的云朵跟雪山连成一片,云,是从雪地里种出来的么?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云影在白雪上缓缓移动,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远处的雪山,像不像列队的钻石?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这张,有没有大片的感觉?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解忧和细君的故事讲完了,我们也翻过了天山,进入南疆

春天到新疆,跟着铲雪车翻越天山,和亲公主走过的路原来如此艰险

平复一下心情,只是不知道我们看到的风景,跟2000年前她们看到的是不是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