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仙战疫日记|麦岚:在这里,每个人都是真正的战士

抵达武汉已经两天了,一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开展。我曾经参加过“禽流感”患者的抢救及诊治工作,2015年加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急诊科大家庭。因为我有着多年危重症抢救工作经验,在急诊中也是主要负责危重症的工作任务。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后,整个过年期间我都在急诊上班工作,几乎没有休假。


逸仙战疫日记|麦岚:在这里,每个人都是真正的战士

麦岚主治医师(右一)和同事们为进入病区做准备

2月6日晚上,我在急诊值班时,看见医院发通知需要紧急召集医疗队赶赴武汉支援,我当时马上就发信息给我们余涛副主任,询问我是否达到支援的条件。因为我执业证书也是“重症医学专业”,我觉得凭借我所学和既往经历,我可以为武汉、为国家尽一份绵薄之力。不过,我是一个单亲妈妈,当时有一个念头闪过:“我去武汉了,我的儿子怎么办?我如果很长时间不能回来怎么办?他如果开学了,谁可以照顾他生活和学习?”很多很多问题涌进我的脑海里。但是当余主任说我可以去的时候,我还是决定要申请去武汉支援。于是我马上打电话给家人,告知他们我的想法。我的家人们都压抑着难过、不舍的情绪,对我说:“我们会支持你!孩子交给我们吧,放心!”当时我的眼泪就流下来了。

逸仙战疫日记|麦岚:在这里,每个人都是真正的战士

出发前,麦岚主治医师(第一排右三)与同事们合影

儿子在电话里也有舍不得我的声音,但是他还是叫我放心,他会等我回来,他还一直叮嘱我不要感冒,不要被病人传染了。当晚连夜就收拾行李,天未亮我就带着需要交给我爸爸的东西去告别,看着爸爸忍住不哭的样子,我都不敢多看一眼,怕自己会哭出来。我真的很谢谢我的家人,能接受我“自私”的决定,要只身赶往武汉支援,放弃小家、完成大家。特别是我儿子,他才8岁多,就比同龄孩子要更懂事,特别体谅妈妈。

逸仙战疫日记|麦岚:在这里,每个人都是真正的战士

来到武汉,我其实知道工作压力及强度肯定是很大的。我多年在ICU、急诊一线工作,平时经常参加马拉松比赛,也是为了能有更好的身体和体能保证完成高强度的临床工作。在武汉这边,我们医疗队支援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专门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因此比收治轻症患者的医院要求更高,上岗前反复培训防护工作要求,并充分了解这边疫情的严重性。

今天是我们第一天入病区,我知道上班时间在医院里不能进食,而且一旦穿上防护服不能随意脱换,因此我一早起床都不敢喝水,吃了早餐后就准备进病区的事情。今天的一天里,工作时间6小时之余,加上交接班时间、通勤时间各2小时,下了班还要经历全身严格的消毒工作才能进食,一共十几个小时滴水未进、没有进食,也不能去洗手间,加上忙碌的工作,确实非常挑战人的身体极限。

经历了第一天的工作,虽然身体疲惫,心里却充满干劲。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是真真正正战场上的战士,大家都非常了不起!只要战疫一天没有结束,我们就会坚守在战场上,利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和病毒战斗到底。莫问来路艰辛,因为前路依然光明。


(通讯员:刘文琴 张阳 林伟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