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球》:不自由,毋寧死

​在2018年的各大電影高分榜單上,一部德國小眾佳片常常高居前列,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推薦的這部《氣球》。

說起熱氣球,估計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大多離不開觀光、遊覽、浪漫這一類形容詞。

《氣球》:不自由,毋寧死

如果不是看過《氣球》這部電影,誰又能想得到,這種早於飛機之前上百年誕生的簡陋交通工具居然會在冷戰時期成為兩家人逃出壓迫,奔向自由的工具!

危機四伏的諜戰背景

故事從一次高中畢業典禮考試說起,隨著孩子們充滿童真和希望的歌聲出現在觀眾們眼前的不是什麼賞心悅目的一片祥和,而是平行剪輯中邊境士兵們舉起槍來射殺那些試圖越過邊界手無寸鐵的同胞的冷血場景。

《氣球》:不自由,毋寧死

鏡頭一轉,主人公一家正襟危坐著參加大兒子的畢業典禮,作為知識殿堂守護者的校長在畢業典禮上的演講並沒有鼓勵孩子們去追求理想,追求自由,也沒有慶祝他們作為成年人所享受到的公民權利。

而是不斷刻板的強調大話空話,並用一句令人不寒而慄的“我們會一直管控你們”作為演講的高潮。

《氣球》:不自由,毋寧死

隨著故事的展開,我們知道了到電影開頭時,兩家人為了第一次逃亡已經準備了整整兩年的時間。

然而,就在正式行動前,另一家人的猶豫和退出使得影片開頭的第一次逃亡從一開始就蒙上了不詳的預兆。

果不其然,熱氣球雖然成功升空,並在高空飛行了半個多小時,但是卻最終沒能夠飛躍邊境線……

《氣球》:不自由,毋寧死

影片進展到這裡,可以說,導演米夏埃爾·赫爾將特殊時代背景下的緊張氛圍烘托的恰到好處,也做到了用鏡頭來作為電影無聲的語言。

熱氣球作為自由的象徵在冉冉升起之中同時點燃了人們關於自由與希望的渴望,而黑暗中的沉沉墜下又似乎暗合了充滿曲折的求索歷程。

在經歷了第一次失敗之後,主人公一家的失望、挫敗和恐懼從沉默不語的表情中可見一斑。

可能許多人會想既然第一次嘗試失敗了,並且還引來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那麼正常人的抉擇應該是就此打住。

故事如果就這樣結束了,那麼後面那段更加充滿傳奇色彩的歷史往事也就不復存在了。主人公一家在丟棄了熱氣球殘骸和相關證據,匆匆離去之後,才意識到事故現場的種種紕漏足以讓秘密警察找上門來。

《氣球》:不自由,毋寧死

為了家人的安危,男主人公帶著老婆、孩子二話不說藉口旅行,開車去了西德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柏林,向美國領事館求助。

再一次碰壁失敗之後,一家人最終被逼上梁山,決定和原先的同謀者一起在六週的時間內再造一個比之前更大的熱氣球………

《氣球》:不自由,毋寧死

雖然整個故事從頭到尾都瀰漫著緊張氛圍,但電影並沒有深挖特殊時代背景下的對抗格局,僅僅只是以兩家人的逃亡和秘密警察的調查作為電影衝突和矛盾的構成點。

這既是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亦成為了電影視角單一化缺憾的主要根源。

分裂之痛

如果不是電影開頭介紹這部電影改編自真實的歷史事件,那麼相信很多人會將它視作一部充滿幻想色彩的兒童電影。

電影故事本身並沒有多麼晦澀難懂,但是光看電影,相信許多不瞭解歷史背景的觀眾對於主人公一家人為何會執意想要離開西德的原因不甚了了。

《氣球》:不自由,毋寧死

二戰之後,作為戰敗國無條件投降的德國被法國、英國、美國和蘇聯一分為四。

到1949年5月23日時,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併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份,由蘇聯佔領的區域也宣佈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客觀而言,在二戰結束後,同樣需要面臨滿目瘡痍、民生凋敝的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

如果僅從經濟發展統計數據來看的話,七十年代以前,兩個國家都獲得了快速的經濟發展,分別躍居各自陣營的榜首,差距其實並不是特別大。

《氣球》:不自由,毋寧死

但如果從普通民眾的生活來看,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截然不同的做法卻使得各自的民心有了天差地別的鉅變。

西德結合自身國情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的不斷改變經濟發展策略,先後實行了取消配給制,建立市場經濟,實行福利制度等一系列政策,切實做到了改善民生,以民為本。

而東德卻長期保持和延續前蘇聯畸形的發展模式,不僅造成了輕工業、農業的發展薄弱,同時亦使得國民生產積極性和思維創新能力因此嚴重受挫。

《氣球》:不自由,毋寧死

到八十年代末時,曾經能夠和西德平分秋色的東德已然處於債臺高築、產業滯後的發展困境。

如果再加上無處不在的秘密警察和思想管控,那麼東德人民所處的水深火熱可見一斑。

《氣球》:不自由,毋寧死

從五十年代開始,東德邊界就出現了大規模的逃亡浪潮,數以萬計的民眾奮不顧身地逃向西德。

這種持續不絕的逃亡浪潮最終甚至導致了東德嚴重的人口流失和政治危機。

在蘇聯的暗中指示下,臭名昭著的柏林牆誕生了,在柏林牆建起的整整28年間,有有超過六萬人因試圖出逃被關進監獄,3221人因翻牆被逮捕,239人死亡,260人受傷。

諷刺的現實

民主德國為了防止民眾思想不受控制,同時也為了杜絕邊境的逃亡事件,借鑑了前蘇聯的做法,在國內建立了龐大冗雜的秘密警察機構,後來被稱之為“史塔西”,他們所信奉的信條是“WIR SIND UBERAL”(我們無處不在)。

《氣球》:不自由,毋寧死

到東德併入西德前夕,據統計一共有近9.1萬人成為秘密警察,而間接充當幫兇的密探和線人人數更是達到了史無前例的50萬人,而當時整個東德的人口最高的時候也不過只有近一千八百萬人口。

白色恐怖和政治迫害在七十年代後期愈演愈烈,忍無可忍的民眾最終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持續爆發了大規模的遊行示威。

《氣球》:不自由,毋寧死

電影中最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主人公一家的秘密警察鄰居,他一面嚴密監控著附近區域的一舉一動,多次試探主人公一家;一面卻又尋求男主人公幫助,希望身為電工的男主人公能夠幫忙調試電視,以便能讓他可以接收西德的電視信號,看到《霹靂嬌娃》。

作為民主德國捍衛者的秘密警察卻想要觀看來自敵對方的娛樂節目,多麼諷刺啊!建構在謊言之上的國家最終所能得到的也不過只是謊言。

通過鄰居這個形象,電影將長期政治高壓下,一個普通人是怎樣一步步變得敏感刻薄,甚至於精神分裂的結果展露無遺。

《氣球》:不自由,毋寧死

當主人公一家來到柏林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類似於

前蘇聯式粗獷、寬廣的建築與街道在一塵不染中顯得格外亮眼,可以看出東德當局竭力想要通過東柏林的市政建設凸顯出盛世祥和的景象。

而片中多次出現的柏林電視塔也是東德政府向民眾傳遞民主和自由精神的工具然而這樣精緻的謊言卻讓主人公一家更加堅定了離開的決心,因為在他們看來高聳入雲的電視塔更像是強權與壓迫的象徵。

意外的結局

最終,兩家人在第一次逃亡之後,在嚴密監控和材料管制之下,僅僅只用了六個星期,就再一次製造出了更大的逃亡工具:一個高達32米,光布料就重達150公斤,由1245平方米的彩色布料人工縫製而成的巨型熱氣球,這幾乎快打破了人工熱氣球的製造記錄。

《氣球》:不自由,毋寧死

在飛行了不到半個小時後,兩家人再一次隨著熱氣球沉沉墜下,只不過這一次他們獲得了命運女神的青睞。

《氣球》:不自由,毋寧死

在獲悉成功降落在巴伐利亞之後,男主人公向著漆黑的夜空,打響了象徵勝利與希望的信號槍。

而另一邊以國家意志、人民權利自稱的秘密警察和大批軍警在熊熊燃起的信號彈面前卻顯得有些迷茫與慌亂。

在這起引發國際關注的逃亡事件發生三年不到之後,迪士尼就將這個故事首次搬上了大熒幕,電影取名為《偷渡人》。

在當時以拍兒童電影著稱的迪士尼,這部電影被稱作是“最嚴肅的電影作品”

在電影的最後,時代的鉅變,人民的呼聲最終還是壓倒了強權的壓迫,在兩家人成功用熱氣球逃離東德僅僅十年之後的1989年11月9日,隨著柏林牆的倒塌,兩德統一開始了正式的歷史進程。

而坐在電視機前從新聞報道中獲悉這一消息的男女主人公也情不自禁地落下了眼淚。

《氣球》:不自由,毋寧死

不自由,毋寧死!

這是自古以來顛撲不破的真理,電影中在微弱火焰中徐徐升起的熱氣球,同時也象徵著嚴峻現實下,人們不屈的自由意志和渴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