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媽媽到底做了什麼?讓孩子成為努力逃離家庭的樊勝美

大家好,我是今日頭條育兒領域創作者"小糖果爸爸的育兒經",很高興能夠在這裡和大家分享我的育兒心得。不需要酒,不需要茶,只要你有親子故事或者育兒煩惱,就可以來找我,點擊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作為一個30歲的女人,沒有一分錢存款,哥哥的房子首付是我出的,還貸也是我,連生孩子的錢都是我出的"。

上面這句話是都市劇《歡樂頌》中的一段令人心疼的臺詞。由飾演的樊勝美,為了哥哥所惹出的禍端而被父母逼著"買單",為了幫助家裡四處奔波,卻得不到家裡人的諒解。蔣欣以精湛的演技,將這個仗義骨子裡卻有一絲高傲的女人刻畫的惟妙惟肖,這段哭戲也是賺足了所有人的眼淚。

這個媽媽到底做了什麼?讓孩子成為努力逃離家庭的樊勝美

我是很少追劇的,這個劇還是當時小糖果的媽媽喜歡看的,我更喜歡陪自己心愛的人一起做任何事情,比如一起追劇,喜歡的不是劇情,而是兩個人一起的感覺。好吧,我承認,這部劇本身也是打動了我。

樊勝美,很希望可以逃離這樣的狀態,逃離這個家,但是她又放不下自己以為的責任,當然,更多的是父母強加給她的義務。

最近有個原來同事高姐跟我訴苦,如今孩子大了,不聽話了,好不容易回家一趟,趕上疫情在家多待段時間。可是孩子天天想著離開家,不想待在家裡。都說狗不嫌家貧,兒不嫌母醜,這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

這個媽媽到底做了什麼?讓孩子成為努力逃離家庭的樊勝美

我剛好認識高姐的兒子,好吧,我承認,高姐的兒子也就比我小七八歲。可是公司裡不都是這個哥、那個姐麼,不能因為高姐年齡大點就叫她高大媽吧?我跟跟姐的兒子曉松聊了聊。

曉松告訴我,他的母親,也就是高姐,從小就常跟他說,如果不是為了曉松,怕曉松被後媽欺負,她早就離婚了。有時甚至會說,你小時候,我好幾次想喝藥、上吊,看著你那麼小,那麼可憐,為了你,我才沒有死。

說真的,聽到這些話,我真不敢相信是高姐說出來的。曉松告訴我,他小時候,聽得多了,就心裡暗暗發誓,我一定要離開這個家。我問曉松,難道沒有和高姐溝通過嗎?曉松告訴我,溝通是沒用的,她口口聲聲都是為了我,她怎麼就不為了自己活著呢》她給我的壓力很大很大,讓我喘不過氣來,我不想待在這個家裡。

這個媽媽到底做了什麼?讓孩子成為努力逃離家庭的樊勝美

我並不知道高姐和曉松的家庭中存在什麼問題,讓高姐一度那麼悲觀的尋死覓活,以至於給曉松帶來了太多的壓力,讓曉松對這個本來充滿溫馨的家庭,敬而遠之。

但是曉松也告訴我,也正是因為他的母親,他才可以考上名牌大學,才可以離開這個家。母親給了他太多壓力,讓他揹負了很多,有一點他母親沒有說錯,知識改變命運,好好學習,考上好大學,才能離開這個小地方,去外面闖闖。

這大概就是曉松一直努力學習的動力吧。

這個媽媽到底做了什麼?讓孩子成為努力逃離家庭的樊勝美

我還是希望,曉松可以解開心結,好好的跟母親溝通一下。畢竟是親人,有沒有仇恨,何必呢?俗話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養兒方知父母恩,比等以後後悔。

高姐和曉松的經歷也告訴我們,一個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這個影響可以是正面的、積極的,也可以是負面的、消極的。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持久的,對一個人性格的塑造也是非常重要的。

說到這裡,突然想起一個生物學知識點,基因並不能完全決定性狀,外界環境也很重要。說到這裡,我就特別的佩服一個人,"孟母三遷"的故事,我們都知道,孟子的母親雖然沒有文化,但是也深知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為了給孟軻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和學習環境,不惜三次搬家。

這個媽媽到底做了什麼?讓孩子成為努力逃離家庭的樊勝美

對我們影響最大的外部環境大概就是我們的原生家庭了,如今我們已經為人父、為人母,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原生家庭環境是有必要的。

但是換個角度來說,出生在一個什麼樣的家庭中,是無法改變的,但是想要什麼樣的未來,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原生家庭的影響是巨大的,但是,卻並非決定性的,命運就依舊掌握在自己手裡。

樊勝美其實是可以掙脫命運的枷鎖的,但是她卻表現出了自己最懦弱的一面,自己希望逃離,卻沒有足夠的勇氣。

這個媽媽到底做了什麼?讓孩子成為努力逃離家庭的樊勝美

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在留言區評論,我們一起討論。

我是今日頭條育兒領域創作者"小糖果爸爸的育兒經",分享親子故事,解決撫養孩子的過程中遭遇到的那些困惑,讓我們一起探討育兒心得。點擊【關注】不迷路,我在頭條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