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学生指导”不容错过的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学生指导”不容错过的知识点汇总

前面四期写完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内容

接下来更新“学生指导”模块内容

跟着肖老师一起进入复习吧


第二章:学生指导

第一节:心理学基础知识

一、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二、认知过程

(一)感觉

1、概念: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认知起点)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

感受性(感觉能力):

绝对感受性: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受性:能察觉两个同类别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

感觉阈限(感受性具体值):

绝对感觉阈限: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觉阈限:两个同类别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别量

3、感觉的基本规律

①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视觉的适应:暗适应(明→暗)从光照的室外走入电影院

明适应(暗→明)从电影院出来,开始觉得不适应,但很快就恢复

②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同时对比:明暗相邻的边界上看起来亮处更亮,暗处更暗(马赫带现象)

继时对比:吃完苦药后再吃糖会觉得更甜

③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正后像:看到了白光以后,眼睛里仍保留白光的感觉

负后像:灭灯了,眼睛里还会看到灯泡的形状

④感觉的相互补偿(如盲人失去视觉,听觉变得灵敏)

⑤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了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红色看起来觉得温暖


(二)知觉

1、概念: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2、分类

物本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社会知觉:

刻板效应(定型效应、刻板印象)商人很聪明,知识分子文质彬彬

晕轮效应(光环效应)觉得某个人不错,就认为他一切都好

首因效应(最初效应)注重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最近效应)多年不见的好友,脑海中是临别时的情景

投射效应:“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3、基本特征:理解性(经验)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选择题、简答题)

选择性(背景与对象关系)看笔记先看红字,加下划线的

整体性(绿树上的红花,绿树和红花结合起来,才有美感知觉)

恒常性:从不同距离看同一个人,尽管有大小差别,但依然用实际大小知觉他


(三)注意※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指向和集中是注意的特点)

2、分类

教师资格证“学生指导”不容错过的知识点汇总

3、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

①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广度(一目十行)

②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持久性(两耳不闻窗外事....)

注意起伏(注意反复变化)

注意分散(分心)

③注意的转移→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转移到另一事物上(学生停止记笔记,开始听课)

④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内,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


(四)记忆

1、概念: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2、记忆的分类

教师资格证“学生指导”不容错过的知识点汇总

3.记忆的过程

①识记(开端)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依靠有意识记

根据识记的方法: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②保持与遗忘

遗忘的原因:保持不住,发生遗忘

消退说:亚里士多德、桑代克

干扰说:詹金斯、达伦巴西

压抑说:带洛伊德

提取失败说:图尔文

遗忘的规律:艾实浩斯,绘出了“遗忘曲线”。※简答题

艾实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的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遗忘了。

③回忆与再认(再现)


※利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S、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质量

6、注意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合理组织复习)※


※利用遗忘规律合理组织复习?(防止遗忘的方法?)

1、及时复习,经常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做到分散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6、运用多种感觉参与复习

7、学握复习的量,坚持设立超额(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学习量的150% ,效课最好)过度学习


(五)思维

1、概念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间接的、概括的是特征)

2、思维的基本过程

分析与综合(基本过程、基本环节)、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具体化和系统化

3、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最基本形式)、判断、推理

4、问题解决※2017年考过简答题

①特点:目的性、序列性、认知性

②过程: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③策略:尝试策略、启发式策略

④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

定势和功能固着

迁移(已有的知识经验)

原型启发

情绪与动机


※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⑤创造性培养

创造性特征(发散思维)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影响创造性因素:智力、个性、环境、知识

※创造性的培养方法?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集体讨论又称头脑风暴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尽可能多地寻找答案→不必考虑答案是否正确,教师也不对答案作评论→直到所有可能的答案都找到)


(六)想象

1、概念: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分类

无意想象:无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

有意想象:(有目的)

再造想象:根据词语的描述或符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

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理想、空想)


三、情绪与情感

(一)情绪

1、基本分类: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2、状态分类

心情:微弱、平静、持久的情绪状态(弥散性、长期性)

激情:爆发强烈、持续时间短哲的情绪状态(爆发性、冲动性)

应激: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引起的

(二)情感

道德感:用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

理智感:智力活动中,得到满足感

美感:审美标准去评价事物


四、意志过程

1、基本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准备阶段)→执行决定阶段

2、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

(趋→想、要 避→不想、怕)


五、个性心理

(一)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缺失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成长需要:认知和理解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兴趣

(三)动机需要→引起动机的内部条件 诱因→引起动机的外部条件

(四)能力

1、分类

按能力的构造: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按从事的活动时创造性程度的高低:模范能力、创造能力

根据能力在人一生中不同发展的趋势:流体能力、晶体能力

2、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①语言 ②逻辑→数学 ③视觉→空间 ④音乐 ⑤身体→动觉 ⑥人际 ⑦自知

3、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简答题

①先天遗传因素 ②早期经验 ③教育和实践活动 ④其他个性因素(勤奋、爱好)

(五)人格

特征: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

(六)性格

(七)气质(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

气质类型:胆汁质→兴奋型、多血质→活泼型、黏液质→安静型、抑郁质→抑郁型

※要能区分


学生指导内容较多,今天更新第一节

第二节明天更新哦

关注本号,跟着肖老师一起复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