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雙非,考研是要選擇一個更好的學校呢,還是考本校呢?考本校考上大概有80%的概率吧,好糾結?

GerrardTorres


報211吧,給自己一個努力奮鬥的機會,考上了人生完美,實在不行調劑本校。


老鵬道


說下本人的經歷吧,希望可以給你一些啟發。我也是雙非一本畢業,大三時候複習考研,當時跟我成績差不多的,都保到本校了,而我當時也有資格保本校,但我選了一個211院校參加了統考,最後差複試線9分無緣複試,但我知道我沒考上是因為我複習的不夠,我們考研那年,9月出去實習了一個月,十月在實驗室待了一個月,十一月做課程設計以及課設答辯之類的一些問題。12月複習了一段時間就開始考了,真的是沒多少時間複習。之後參加了春招先去工作了。工作了九個月後還是想考研,於是辭職,也是選了一所211院校,以401分初試第一的成績成功上岸。雖然晚了兩年,倒也從不後悔。本科帶我寫畢業論文的研究生師姐現在畢業半年了一直都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在教育機構幹了一兩個月感覺沒意思就辭了。這個問題,你就自己權衡一下利弊,你想要什麼,從長遠打算,仔細斟酌,再做打算。


草莓味的小姑涼


雙非本科,考研選擇更好的高校,還是保險起見,選擇留在本校?

我的答案是:不要糾結,報考更好的學校。但是如果感覺自己實力不行,頂多考個本校,那就當我沒說。

我的理由如下:

1.報考更好的學校,985/211,給自己不留遺憾。努力一次,成就更好的自己。

2.報考更好的學校,是一次改變身份的機會。考上了,你就改變了你的研究生學校屬性了。再怎麼說,這是一個看學歷的時代。招人的時候,人家就先看這個。

我參加招聘會的時候,沒有一家不看重你的出處。先要985/211,然後普本。

3.哪怕你考不上更好的學校,你還可以調劑回來。再怎麼說,你本校的錄取線是要比985/211低一些的。往會調劑還是比較好調劑的。

總的來說,考研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畢竟學習狀態不如高中。而且也不再是一心一意的投入學習。身邊的事多,身邊的人幹著不同的事,多少都是有影響的。

考研更需要心境。做好準備,別人找工作,你學習,別人玩耍,你學習。


以上便是我的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留言討論!碼字不易,點個贊吧!我是學思而勤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關注我,為您解答更多學習問題!


學思而勤行


本科雙非的大學生,很多人因高考沒考好,導致心理耿耿於懷,因此,考研是很多本科雙非學子洗白自己的最好機會,也是改變自己人生的一次機遇,不管考本校還是外校,一定量力而行,確保考上研究生。


關於題主提到考研選擇更好的學校還是選擇把握更高的本校。老吳覺得怎麼選擇在於自己的實力。實力強,個人自信,而且自我評估實力可行,複習充分的話何嘗不考慮好點的學校,搏一搏,說不定就上去了。如果選擇過的輕鬆一點,一般考本校的學子佔據優勢,按部就班複習基本沒問題,特別專業考試,更是佔有優勢,像雙非本科的研究生,考研錄取分數線基本是國家線,並且在面試方面也是佔據優勢,面試的老師均是自己的教學老師,考前跟導師對接,在面試的時候回充分考慮。一般雙非本科,包括的主要是本校以及比本校更差的學校的考生,因此,相對而言,學校考慮到學生生源,更傾向選擇本校的學生。


如果實力比較強,老吳覺得可以選擇比現有的本科大學要好的大學,不要好高騖遠,選擇錄取分數相對較低的一本院校或者部分211工程大學,特別很多省屬重點大學最近幾年發展很好,學科實力比較強,而且在就業也不錯,像土木專業有長沙理工大學,像211大學分數比較較低的有南昌大學、海南大學等。針對雙非的學子,報考好的學校在競爭上會比較大,畢竟出身不如本校,而且還有其他很多跟你差不多或者比你更好的學校同時競爭,因此,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慎重。老吳覺得,出於你的出身考慮,建議選擇在本學科專業比較有名氣的省屬重點大學,這些學校分數也不低,並且競爭也比較適中,就業十分好;其次,選擇比較地理位置相對不佔優勢的211工程大學,這樣至少比現有的雙非大學要強,在很多的就業單位都限定了211工程大學畢業等,這對以後就業具有較強的優勢。


總的來說,個人建議根據自身實力進行評估,考慮到輕鬆一點,確保能上就考慮本校;如果自身實力可以,期望選擇更好點的學校,可以放低姿態,考慮省屬重點大學專業性較強的大學或者相對處於末位或者地理位置較偏的211工程大學。


老吳跟你談教育


既然是考研,大部分同學的想法自然是將更好的學校作為首選,而不是自己本科時期所讀的學校。當然,不可否認的是,考本校的確要更加容易一些。很多同學之所以糾結在更好的學校和自己的本校之間,其實是對自己的不自信,怕自己考更好的學校時被刷下來,又覺得自己的本校對於自己將來的發展沒有多少優勢。

在每年考研的時候,其實有很多同學都是雙非院校的學生,你可以想象一下,全國近三千所高校,985、211院校的本科畢業生能有多少呢,考研的又有多少呢?所以,考研的學生中,其實大部分都是“雙非”院校的學生。所以,無論是985、211院校的學生考研,或者是雙非院校的學生考研,心態應該放平和一些,自信一些。我個人的建議是勇往直前,選擇一所更好、對自己將來發展更有幫助的學校,可以將自己的本校作為“後路”,實在不行調劑回來!

為什麼推薦你考更好的學校?一句話:高校的層次決定了你將來就業時的平臺和優勢!

在我們研究生畢業的時候,985、211院校能夠給我們帶來諸多便利,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很多企業在招聘的時候,會優先考慮名校的畢業生,甚至有些企業會將招聘門檻直接設置在985、211院校畢業生,這樣的情況下,擁有名校光環能夠為您增添不少成功的砝碼。

在我們將來工作之後的晉升中,自己的“出身”同樣非常重要,如果一個985、211院校的畢業生和一個普通高校的畢業生同時競爭一個職位,兩者在實力相當的情況下,哪一個會勝出呢?答案顯而易見!有著名校經歷,可能會直接決定我們是否會成功。

考研的同學們一定要明白“給自己留後路”這個道理,先選擇一個更高的目標,最後的結果往往不會太差。有一個非常形象的說法,你的目標是清華北大,最終可能會考上一所其他985院校,你的目標是一所一本院校,最後有可能考上一所二本院校,你的目標是本科院校,說不定最後的結果是你只能考上一所專科。更高的目標要求我們更加努力,最後的結果自然會更好。

大學視野為您解疑答惑,如有更多問題,歡迎在下方留言與我一起交流探討!

大學視野


很多雙非的考生希望通過考研衝擊一下重點高校,但也擔心能否成功。畢竟考本校是天時地利人和都有的,專業課複習可以省很多時間,複試的老師也很多是給自己上課的,過線就錄取不是什麼問題,大多數高校都是如此。

可以先看本校的研究生錄取情況,如果近幾年本校的研究生有比較多的調劑名額,那麼你報考重點大學然後再調劑的幾率就很大。這也是很多雙非高校的操作手段,鼓勵畢業生考研,拿本校兜底,畢竟大學也有自己的考研競爭指標。如果調劑名額很少,就選擇本校研究生了,調劑名額少,調劑競爭就會激烈,即使是本校的調劑學生都要神仙打架。

同時還要考慮好大學的壓分情況,並不是每個高校都那麼善良,把專業課的分壓下來調劑的機會都沒有。

考本校也只有80的幾率,說明衝擊重點大學的可能性就更低,穩紮穩打最重要。


大學專業深一度


作為一個考研的過來人,很高興回答你的你的這個問題,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關於你問的這個問題,考研是選擇一個更好的學校,還是選擇本校呢,我個人的感覺是選擇一個更好的學校。


這個具體情況你也要自己考慮清楚,我只能說是如果是我的話,我會選擇一個更好的,既然選擇考研的話,大部分人都會想找一個更好的學校,所以我的看法也是選一個更好的學校。


當然,如果你的本科學校在你目前的專業領域也是排名前列的話,你有80%的概率考上的話,如果你想求穩的話,我覺得你可能考本校也是可以的。

不管是考更好的學校,還是考你本校,首先我覺得你要自己想清楚,對自己的未來職業有一個好的想法和規劃,包括自己以後想去哪些城市工作等,自己的人生理想等。


我覺得你可以從我以上說的裡面進行考慮,我說的選擇也是站在我自己的角度來看的,而最終考研的人是你,所以還是要自己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自己的目標是什麼。


希望以上我的個人看法可以對你有所幫助,加油!


研路有我


首先要正確評估自己的學業水平,如果覺得自己有50%以上希望就衝一下更好的學校,免得將來後悔,衝不上去來年二戰把握性就比較大了。如果自己感覺希望不大就老老實實考自己的學校。

其次要根據自己的人生規劃考慮,如果你的本科學校在一線城市或者家鄉城市,將來也不打算去外地工作,那麼就穩穩地報考自己的學校。當地的學校一般在本地認可度較大,參加工作後有很大優勢。


浪淘沙liu


想搏一搏,就去好的學校,個人覺得既然本科是雙非,那研究生可以搏一搏211。以211類的學校或者你自己覺得好的大學為目標,反正報名都到了每年的下旬啦,到時候如果成績感覺夠不到,再選擇本校吧。


名人解讀


首先,弄清楚你考研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你只是專門為了考研而考研,那麼能上研究生就是最主要的。如果追求學術上的最高峰,畢業之後能夠找個好的工作,我是建議選擇一個更好的學校,那樣平臺更大,結識的同學層次也更高了一個級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