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廠95歲“胡漢三”劉江的養生之道

[導讀:劉江——男,原籍遼陽,1925年生於哈爾濱,八一電影製片廠資深演員,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家。1946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歷任部隊文工團員、分隊長、副隊長等職。1958年起調入八一電影製片廠,擅長塑造反派人物。參加拍攝的影片主要有《地道戰》、《閃閃的紅星》、《突破烏江》、《譚嗣同》、《屠城血證》等;還曾在《考場》、《賣蟹》、《西遊記》、《小神仙》等影視片中扮演角色。]

八一廠95歲“胡漢三”劉江的養生之道

飾演胡漢三的劉江今年已經95歲了,但他中氣十足,對角色塑造和家庭生活更是侃侃而談。說起現在的演藝圈,他說:“現在很多演員吸毒、嫖娼,把這個隊伍搞得不乾淨了,現在一說我是演員,我都感覺丟人。”關心時事的劉江特別喜歡看電視新聞,但對現在的電視劇並不感冒:“那些垃圾電視劇我不看,演得太假了,我看不下去。”

“我胡漢三又回來了!”“高,實在是高!”——這兩句臺詞幾乎成了影壇老藝術家劉江的藝術名片。而中國電影史上,葛存壯、陳強、陳述、方化以及劉江,也因出神入化的“反派”形象,被戲稱為中國影壇“五大壞蛋”。

八一廠95歲“胡漢三”劉江的養生之道

反派演得像 源於生活經歷

或許現在的年輕觀眾對劉江這個名字並不熟悉,但提到那句經典的臺詞“我胡漢三又回來了!”,恐怕就連80後也耳熟能詳。他是《地道戰》裡的湯司令,《閃閃的紅星》裡的胡漢三,《西遊記》裡的閻羅王……之所以能塑造出這麼多形形色色的大反派,劉江說,這和他豐富的生活閱歷密不可分。

1925年,劉江生於哈爾濱一個城市貧民家庭。在他6歲的時候,日本人打進了東北。14年的抗戰血淚史,劉江全都經歷了。不管是日本人在東北的殖民統治,還是那些漢奸狗腿子乾的傷天害理的壞事,劉江都耳聞目睹,“他們的故事一抓一大把,所以我在參軍以後塑造這些人物的時候,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1946年,哈爾濱解放了。在國共內戰爆發之際,接受過不少進步思想的劉江不顧身邊朋友的警告,毅然選擇了參軍,進了文工團。隨著戰事的緊張,劉江很快被編入野戰軍主力部隊的文藝宣傳隊。

  “戎馬生涯啊!”談到這段經歷,劉江特別激動,“三年解放戰爭,最重要的遼瀋、平津戰役,保衛長春,攻打四平,解放瀋陽……東北大小數百場戰鬥我都參加了。”可能有人會認為宣傳隊的工作都在後方,其實不然,“戰鬥一旦打響,送傷員、抬擔架、教育俘虜……什麼都得幹。一到休整就演出,可以說是一邊戰鬥一邊做文藝宣傳工作。”

  那時候正好趕上全軍展開訴苦教育,劉江演的最多的角色就是地主惡霸“黃世仁”。“從1946年到1952年,《白毛女》成了我的保留節目。有一次演出結束,團長找到他說,“你小子夠幸運的,差點命都沒了。”原來,有一名戰士看戲過於投入,氣憤之下衝著臺上就舉槍,幸好被人摁倒了。在臺上演出的劉江當時並沒有看到這一幕,“後來想想還真有些害怕”。從那以後,部隊有了規定,看演出可以帶槍但不準帶子彈。

  幸運的是,三年的戰鬥生涯中,劉江只受了一次傷,還不是在作戰中。“有一次我正在睡覺,飛機來扔炸彈了,很多房子都塌了,玻璃也都震碎了,有一塊碎玻璃正掉在我嘴唇上。”說到這裡,他把人中旁邊的一小塊傷疤指給記者看,“當時醫療條件不好,留疤了,不過不仔細看看不出來。”


  演《地道戰》 自己做了副假牙


  1952年部隊整編,很多人都轉業了,領導希望劉江轉做文化教育工作,讓他當文化科副科長兼軍人俱樂部主任。沒想到,劉江對當官一點興趣都沒有,三個多小時的談話中他始終堅持,“我只會演戲。”就這樣,劉江被調到中南軍區藝術劇院,成了一名專職話劇演員。

  1958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從拍攝軍事教育片、紀錄片為主轉型拍故事片,並從各大軍區抽掉業務尖子進廠,劉江就在這時和大銀幕結了緣,和他同一批進廠的還有田華、王心剛、王曉棠等。劉江笑著說:“我們這幫人帶著一身火藥味兒,都是從戰爭年代過來的。”

  “高,實在是高!”劉江在《地道戰》裡的這句經典臺詞至今還被人們常常用到。就是這樣一部經典作品,當年在籌拍時卻沒人看好。“當時《地道戰》是軍事教育片,所有演員都不願意演,大家都想演藝術片、故事片,影響力大。但我當時的嗅覺不知怎麼那麼靈敏,一看劇本就覺得戲好,我一定能演好。”

雖然是軍事教育片,但導演任旭東希望《地道戰》兼具故事性,強調觀賞性,因此他告訴劉江,湯司令這個角色越誇張越好。這個思路和劉江的想法不謀而合,他決定把這個人物搞醜一點,“讓觀眾一看到就噁心”。於是,他自己偷偷做了副假牙去見導演,把對方嚇了一跳,“你怎麼這樣了?”劉江咧嘴一笑,任旭東立刻反應過來了,連聲稱讚:“就這樣!這樣好!”

劉江還透露,其實“高,實在是高!”這句臺詞,原本並不是劇本里的,而是他在和別人閒聊時無意中聽到的。後來劇組排練時,劉江不知從哪就蹦出這句“高,實在是高”,效果非常好,當即就被導演採用了。後來電影火了幾十年,總有人在見到劉江時對他豎起大拇指,說上一句“高,實在是高”!

  除了湯司令,劉江最經典的反派形象當屬《閃閃的紅星》中的“胡漢三”。“我演的胡漢三比任何人都兇、都狠。”在影片中,他對胡漢三形象設計是:面容和善,內藏殺機,甚至睡覺也在想殺人。除了查閱大量資料,劉江還把自己打土豪的經歷融入其中,使得這個形象格外真實生動。

八一廠95歲“胡漢三”劉江的養生之道


現在的演員 烏七八糟的事兒太多

“演不了大紅花,演反派也得演反一號。”這是劉江給自己定下的規矩。“說句不好聽的,那些二三流的演員就是溫吞水,往那一站,拍100部戲也不知道你是張三李四王二麻子,這樣的戲我不演。我演就得讓人記住,有特色,所以我演的全是大壞蛋。”

  但是反派演得再好,很少有得獎的,尤其是在上個世紀。“誰不願意當紅花?廣大觀眾都對紅花有嚮往、崇敬,誰願意當壞蛋?表演藝術和別的行業不一樣,它和名利結合得非常緊,演紅花容易出名、得獎甚至提級,可是做綠葉更難。”

  劉江認為,在深入生活方面,反派演員付出的往往更多,“比如演首長,領導可以派你去部隊體驗生活,但是演壞蛋,難道到監獄去體驗?演國民黨高級將領,在位時趾高氣揚的,又怎麼體驗?演反派,更需要很好的自律,要經常淨化自己。”

  在他看來,一個演員演一個角色,反映的不僅是演員對人物的理解,更反映這個演員的人生觀、世界觀、美學觀和道德觀。“什麼水平的人,演什麼水平的角色。”人們常說的“五大壞蛋”——葛存壯、陳強、陳述、方化包括劉江本人,用他的話來說,“口碑都不錯,一生中都活得很正直,沒有什麼烏七八糟的事兒。”

  聊到這裡,劉江憤憤地說:“現在很多演員吸毒、嫖娼,把這個隊伍搞得不乾淨了,現在一說我是演員,我都感覺丟人。”關心時事的劉江特別喜歡看電視新聞,但對現在的電視劇並不感冒:“那些垃圾電視劇我不看,演得太假了,我看不下去。”

  

80多歲還騎著電動車 滿城溜達

很多媒體都報道過,劉江曾兩次患癌。愛好菸酒的他1995年被查出管狀腺胃癌,手術後瘦了四五十斤。七年後他放鬆了警惕,在一場小酒之後又被查出前列腺癌,再次入院治療。

  幸運地躲過了這兩次劫難,就在三年前的一次體檢中,醫生又發現他的肝上長了一個4釐米多的腫瘤。過了三個月,腫瘤已經長到5釐米多,但不清楚是良性還是惡性。醫生出了幾套治療方案,但劉江的兒子都不敢簽字。甚至還有朋友悄悄對他兒子說,“讓老爺子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最多一年。”沒想到,按醫囑服藥一年後,劉江說,自己不但沒有“嗝兒屁”,腫瘤還縮小了。“頭兩個月再一檢查,沒了!”

  如此神奇的康復過程,劉江總結,不要忌諱去醫院,該吃藥就得吃。而當記者向他打探保養秘方時,他哈哈一笑,“沒什麼保養,就是沒心沒肺的。”

八一廠95歲“胡漢三”劉江的養生之道

前幾年,80多歲的劉江還買了輛電動車,騎著到處串門,相當瀟灑。“後來兒子騙我,說他的汽車限號,找我借車。結果一藉藉了4個月,我問他怎麼還不還,他說,你還想騎啊,算了吧。全家都反對我騎。”說起這事兒,劉江還有些生兒子的氣,“騙子!現在我沒車了,走路也不方便,哪也不願意去了。”

  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劉江偶爾也過過戲癮,客串一把。2011年,朱時茂請他在《戒菸不戒酒》裡演自己的父親,“就是在輪椅上坐坐,演完了還把輪椅送我了,一直用到現在。”有些戲劉江卻不敢再演了,“《康熙微服私訪記》裡,我演一個大臣,見了皇帝老得磕頭,我這一磕頭都起不來了,從那以後承受不了的戲再也不演了,得對別人的戲負責。”

  劉江的兩個兒子都沒有子承父業,反倒是孫女從小喜愛文學,現在考進了八一廠文學部,成為一名編劇。如今,劉江沒事兒喜歡寫寫字、看看書、養養花,和老朋友見面瞎侃侃,有時候遇到好看的電視節目還會熬熬夜,但大魚大肉他早就不吃了,米粥配小鹹菜才是他吃得最順口的。至於酒嘛,已經是徹底戒了。“我這輩子沒什麼遺憾了,說實在的,現在就是享受安逸幸福的晚年。好多人跟我開玩笑說,這麼好的日子,你還得多活兩年,不然太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