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着走着,人就孤独了


来源:绵绵小筑(ID:myliu0219)


<code>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绵绵小筑,属于“自由职业报告栏目”,全文约2800字,阅读约需5分钟。/<code>


如果你问我:

自由职业进入第3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我会说,孤独。

主要是找不到对象倾诉的那种孤独。

白天工作的那个办公室,周围坐满了人,但能说上话的一个都没有,哪怕我们共享了同一个办公室,彼此依然是两个星球的陌生人。

为了避免久不说话导致口头表达能力退化,每天午饭后我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对着讯飞语记说上半个小时。


走着走着,人就孤独了


我还试过在一个9人的写作小群里喊话:你们谁觉得郁闷,可以找我聊天哦!

其实是我想和别人聊聊我的郁闷,最后发现无人回应。

蒋勋在《孤独六讲》里说:

每个人都急着讲话,每个人都没把话讲完。

快速而进步的通讯科技,仍然无法照顾到我们内心里那个巨大而荒凉的孤独感。

为了排解这种孤独感,我约了2个朋友吃饭聊天。


01

坚持长期主义的Daisy


Daisy是我的中学同学,相识十几年的老朋友。

过了30岁后,我发现很多朋友开始呈现一种中年人的疲态,但是Daisy却越活越放松、从容。

我在她身上看到一个词:长期主义。

她大学在广外就读,英语教育专业。毕业后发展路径很垂直,哪怕换了几份工作,一直没离开过英语培训这个行业。

她也有很苦闷的时候,例如:

培训行业没有双休,她总是无法和老朋友周末相聚,也没时间去旅游;

培训机构的授课老师都是外国人,作为学习顾问的她没有上台讲课的机会;

意识到英语口语是自己的弱项,想转行去做文案……


走着走着,人就孤独了

直到工作第四年,她才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做一个以语法为特色的英语老师。

这是她最擅长的领域,讲课得心应手,被很多学生喜欢。

工作第7年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她从上班族变成了自由职业。她弄了一个小小的英语工作室,招生,授课,全部自己来,做得有声有色。

之前我写过一篇《职场最无效建议:做你热爱的事》,文章说的是,没有人天然热爱一份职业,很多人都在经历了从生疏到精通的过程后,才对职业产生了热爱。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需要5到10年甚至更久,很多人往往坚持不到3年就放弃,然后不断换工作,永远都是打工心态。

Daisy选择了坚持,刚开始那几年很苦,越往后却越容易。

现在她每天只需工作4小时就可以赚到比上班更高的工资,多出来的时间用来学乐器、健身、旅行。

这是我眼里真正的自由职业,靠一个技能自雇自足。

我问她,你有过孤独的时候吗?

没有孤独,有时会无聊,但很快被各种安排填满,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自由职业后,才真正感觉到为自己而活。

那你会有危机感吗?

刚开始会有点担心一个人工作跟不上社会的发展,现在相信只要能力一直在提升,其他问题都会解决。


03

靠人际网络开挂的Yolanda


Yolanda是我的旧同事。

7年前,我们都在一家大公司工作,差不多2年后,我们前后脚离职。

离职后,我去了另一家公司继续打工,她摇身一变成了国外某布料品牌的华南区代理,在写字楼里有了自己的办公室。

同是普通学校毕业,同是普通上班族,为什么我们俩的差距这么大?

后来我才想明白,Yolanda是个资源型人才。

当我还在公司里当小透明的时候,Yolanda因为形象出众,英语口语好,得到公司里很多领导赏识,重要的接待场合总能看到她。

她不是花瓶,也没啥心机,相反,她的性格

走着走着,人就孤独了

大大咧咧,敢说敢为,特别真诚。和她接触过的同行、设计师、供应商、甚至CEO等,都成了她的朋友。

她总能把各种人脉经营得很好,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她迅速回应。当她需要别人的时候,总能得到支持。

印象最深的是她30岁生日那天,她在一家高档饭店拿下一个大包厢,邀请了十几个对她30年人生影响很大的朋友吃饭,我是其中一个。

当天吃饭那些人,有的是品牌创始人、有的是公司高管、有的是设计师……大家都很忙,却为了一个人的生日挤出时间。

老实说,Yolanda的朋友,90%我都不认识。奇怪的是,平时不擅长社交的我,那天几乎没感到尴尬,还和几个人交换了微信。

这就是Yolanda最厉害的地方——永远以开放、真诚、利他的心态去面对各种人际关系。

古典老师说过:

好的人际网络不仅仅能帮你获得客户,而且能够利用人际网络做各种事情,因为你不仅仅需要客户,你可能还需要把一些工作外包,需要伙伴一起接很大的单,需要在关键时候获得资讯……这都通过你的人际网络实现——不爱交往的人不会是好的自由职业者。

严格来说,Yolanda不是个自由职业者,但是她已经达到“自由职业态”,不需要上班打卡,但永远不缺业务。


03

生存余力


上周我在《这样读书就够了》一书中看到一个有趣的知识点:1963年,密歇根大学一位叫麦卡卢斯基的教授提出了生存余力理论模型(Margin in Life Theory):

走着走着,人就孤独了

生存力量/生存负载=生存余力


生存力量由外部和内部因素构成,外部力量来源于家庭背景、人脉资源、经济能力等;内部力量就是个人的能力和经验。

生存负载也分两部分,外部负载主要指工作,包括有薪水的职场工作和没薪水的家庭工作;内部负载主要是指个体对发展和生活的期望,例如想买房、想升职、想财务自由等。

这个公式是无法计算的,但是它能帮我们理解“为什么会没时间、没精力”这个问题。

说到底,就是“生存余力不足”。

作为普通的中年人,生存负载几乎是一样的,房子、车子、孩子。在生存负载无法减少的情况下,想要获得生存余力,只能去加强自己的生存力量。

这就是我从前面那两位朋友身上看到的,加强专业能力,同时经营好自己的人际网络,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自由职业者”。

这两项基本的生存技能,可能很多上班族都没有,我也一样,所以现在努力“充值”中。

古典老师在《比[自由职业者]更酷的,是[自由职业态]》一文里说,

为什么我不建议你搞什么自由职业?因为大部分人没达到这个水平,而最好的修炼场,不是辞职,就在你当下,现在的职场里。


04

孤独三讲


回归前题,我为什么会感觉孤独?

主要原因有三个。

首先,写作本身是一件孤独的事情,因为下笔前需要思考,没有人能代替自己去思考。

其次,上班时和一群同事为同一个目标奋斗。自由职业,尤其是写作,只能孤军奋战,有时候想找个人聊聊,发现身边并没有人。

最后,每次都有很多话想写,但写作课老师反复强调“表达欲望太强的人没法帮读者表达”、“写作,就是为读者创造价值”,这些观点让我的表达欲找到了边界,同时加强了我的孤独感。

很久前看过刘亮程写的《寒风吹彻》,里面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

文中,刘亮程回忆14岁那年冬天,天还没亮就被母亲叫醒,一个人赶着牛车进沙漠拉柴禾,路上一个同伴都没有。当时大雪纷飞,寒冷至极,抵达目的地时,他的一条腿已被冻坏,硬撑着捡了些柴禾就往回赶。天黑才到家,父亲一见到就是责备:柴太少,不够烧。

没有人关心一个14岁的少年,在路上遇到了什么困难。

少年也不想说。

就好像现在,大家都很忙,为自己的生活奔波,没有人关心别人在奔波途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更提供不了什么帮助。

痛苦,是最不值一提的事情。

也许我们唯一要做的,是学会享受这种痛苦。

正如蒋勋说的:

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珍惜孤独感产生的瞬间,当我们与孤独共处,我们将更了解自己。

走着走着,人就孤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