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贛州累計開行中歐班列560餘列 中歐班列線路達19條

記者11日從南昌海關所屬贛州海關獲悉,目前,江西省贛州市累計開行中歐班列560餘列,中歐班列線路達到19條,當地傢俱、電子產品、鞋服、蔬菜等商品貨物搭載中歐班列,銷往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海關是國際經貿往來鏈條上的重要環節。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贛州海關向企業宣講相關支持措施,給企業吃下一顆“定心丸”,並主動徵求進出口企業、口岸部門意見,制定了戰疫情、穩外貿的“任務書”。


江西贛州累計開行中歐班列560餘列 中歐班列線路達19條

贛州海關工作人員依託“單一窗口”和“互聯網+海關”,開展業務“不見面”在線辦理。


與此同時,贛州海關還依託“單一窗口”和“互聯網+海關”,開展業務“不見面”在線辦理,推行預約通關、彙總徵稅、擔保放行等措施;採取7×24小時工作制全面保障進出口貨物不滯港、不壓櫃,開通中歐班列雙向開行“高速路”。


“贛州海關採取‘硬核’措施來支持中歐班列發展,比如:用商業封志代替海關關鎖,減少了施加海關關鎖這道程序,確保所有班列準時編組發運。”贛州陸港鐵路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立平說道。

在海關等多部門推動下,贛州鐵路口岸恢復了往日繁忙景象。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該鐵路口岸進境板材專列18列,共計1480標箱6.1萬立方米,同比增長2.6倍。


前來贛州鐵路口岸辦理中歐班列發運手續的江西一家公司總經理駱光武稱,“現在海關允許企業自主選擇通關模式,在贛州完成報關和查驗後,中歐班列出境時就可以直接放行了。”


據介紹,除了將江西贛州的商品貨物銷往國際市場,中歐班列還運進了俄羅斯、芬蘭等國家和地區的優質木材,助力當地傢俱加工產業發展。


素有“客家搖籃”之稱的江西贛州是古代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陸海互聯的主要通道。贛州國際陸港是中國第八個內陸開放口岸、首個內陸監管試驗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