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千古人傑:王安石的傳奇故事(六)

五.王安石二次被罷相

一代千古人傑:王安石的傳奇故事(六)

王安石


王安石雖離開了朝廷,卻也對後續的人事安排做了部署,他讓呂惠卿出任參知政事,繼續推行新法。因此,朝廷裡的新法領袖變成了呂惠卿。

呂惠卿這個人是有問題的,儘管他有才能,對新法也熱衷,只不過他的人品有問題,他是個嫉賢妒能之人。

他執政以後,立刻打壓反對派,非但如此,他還排擠革新派人物。這就完了,要知道,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現在你革新派內訌,自亂陣腳,這豈不是對大局不利?

他先將同是革新派核心人物的曾布踢出了革新派陣營,並破格提拔自己的親信,甚至包括七大姑、八大姨在內。他想獨攬大權。

呂惠卿的人品自然不能與王安石相比,王安石在的時候尚且有人捱罵,更何況你呂惠卿?一時間,朝野上下紛紛彈劾他呂惠卿,也就是說,罵呂惠卿成為了當時的一種時尚,是每個朝臣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呂惠卿若無其事,依然故我。這期間他還迫害過大文豪蘇軾,也就是那場著名的文字獄案“烏臺詩案”。

神宗皇帝覺得時機成熟了,是時候調王安石進京了。

熙寧八年二月,宋神宗再次召王安石進京出任宰相,繼續推進新法。經歷過革新派內部的鬥爭之後,王安石二話不說,立馬捲鋪蓋進京了。

呂惠卿排擠王安石的計劃落空了,他的心情很失落。

自打王安石回來之後,呂惠卿的工作積極性就不高了,每天還隔三差五地在神宗面前遞小話,拐彎抹角地說王安石想專權。此時的神宗皇帝已年近三十了,已經深諳朝廷的人員爭鬥,他至始至終都沒有懷疑過王安石的人品。王安石沒有想專權的意思,那麼自然而然是呂惠卿在搬弄是非了。神宗皇帝開始看穿呂惠卿的人品了。

王安石將呂惠卿踹出去的人又都召了回來,但離開京城一段時間之後,他也意識到革新派內部人員太過複雜,其中有不少投機分子,加上呂惠卿這件事情的影響,都使王安石對政治感到深深的厭倦。這時的王安石已經56歲了,身體已大不如從前了,他又想到了辭職。

由於呂惠卿的一份奏章,將王安石與御史之間扯上了某種聯繫。要知道,御史就是監察朝政得失的,尤其是糾正宰相的過錯,一旦發現御史與宰相之間有勾結的話,那麼其後果是相當嚴重的。

王安石自然沒有與御史勾結,與御史“勾結”的是他的兒子王雱。王雱的身子骨本來就弱,被父親大人一頓臭罵之後,竟一病不起了,後來不到幾個月就去世了。

老來喪子,王安石心中的悲痛可想而知。王安石也病倒了。神宗皇帝非常擔心王安石的身體狀況,曾一天之內十七次派人來探望他。

王安石病癒之後,對政治、對新法都已心灰意冷,堅決要求辭職。其實,關鍵問題是,這時的宋神宗已到而立之年,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對王安石不再像以前那樣言聽計從了。

神宗皇帝在王安石的一再懇求下,最終還是答應了他的辭呈。這一年是熙寧九年十月,公元1076年,王安石第二次被罷相,再次出任江寧知府,當然這只是個虛銜。

這時的神宗皇帝剛滿三十歲。

一代千古人傑:王安石的傳奇故事(六)

宋神宗


六,可憐人間四月天

回來了,一切似乎都結束了,政治的紛爭,官場的相互傾軋,案牘之勞形,都一步一步遠離了王安石。

宋神宗對王安石可算是沒的說,他保留了王安石的宰相待遇,儘管王安石百般推託。在王安石過生日的時候,有一次,神宗皇帝派他的女婿蔡卞送去了很重的禮物。

這位昔日雷厲風行的宰相大人,昔日的“拗相公”,自打回了江寧之後,竟完全變了一個人,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簡單說來就是隨意。

王安石本不是個貪圖富貴之人,以他的地位和資歷,大可以在江寧擺譜,可是他沒有這樣做,他完全退化成了一個平頭老百姓,與民同樂。

他也很有錢,大可以在江寧蓋一間很大的豪華別墅,他也沒有這樣做,只是在離江寧城七里之外的半山腰上蓋了一間很簡陋的屋子,將其命名為“半山園”。

在退休的這一段日子裡,很少看到王安石坐著八抬大轎四處揚威,他總是騎著他那頭小毛驢,並讓一個小卒在前面牽引著,他則騎在驢背上看書,可以說驢到哪他就到哪。通常情況下,在他外出時,他的身上總是懷揣著許多燒餅,餓了時就拿出來吃,吃不完再拿給小卒吃,或者乾脆就給那頭毛驢吃。

在此期間,王安石還結交了不少奇怪的朋友,其中一個名叫俞秀老的就頗有意思,這個傢伙曾偷騎過王安石的小毛驢,還曾在王安石那裡蹭吃蹭喝,搞得是不亦樂乎。王安石也隨性簡單,任他去。

晚年的王安石還創作了一種“詩體”,名為“半山體”,此類小詩寫得是新穎別緻,完全不像是昔日權傾天下的宰相所寫,我們試舉一例:


一代千古人傑:王安石的傳奇故事(六)

梅花

梅花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在這裡,王安石以梅花自喻,說明自己淡泊名利,追求高潔的品質。

難道王安石果真已完全忘卻了政治、忘卻了新法,只一心一意過他的平淡生活?答案是否定的,我們從王安石寫過的一首《六年》的小詩中即可看出端倪:

六年湖海老侵尋,千里歸來一寸心。

西望國門搔短髮,九天宮闕五雲深。

西望國門都城開封,內心焦躁不安,不時還急得搔短髮,那滿頭的短髮是越搔越短。

不錯,王安石仍時時刻刻都在惦記著他的新法,只是事與願違:

一代明君宋神宗由於積勞成疾,與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去世,年僅38歲。

宋神宗的去世對王安石的打擊特別大,在王安石離開朝廷後,宋神宗依舊以其頑強的毅力在執行著新法。可是現在他離去了。

元豐八年,其子趙煦即位,是為宋哲宗,由於其年幼,便由高太后輔政。不用我說,這位高太后極其厭惡新法。她先將司馬光召回了朝廷,出任宰相一職,隨後將那些新黨人物個個貶謫。

在司馬光當政期間,他盡廢新法,甚至將那效果良好的“免役法”也給廢掉了。對王安石來說,這又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宋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一代名相王安石去世,終年66歲。

由於當時正值舊黨人物當政,故而王安石的葬禮淒涼無比,昔日的那些門生故舊都避嫌躲開了。司馬光到底是個正人君子,他覺得朝廷應該給個說法,於是就上奏朝廷。隨後,朝廷便贈予王安石“太傅”的諡號。

千秋功過任評說,但無論如何,王安石的一生都是輝煌的一生,其歷史影響也不僅限於北宋一朝。所謂古來聖賢皆寂寞,在王安石歷經百般辱罵之後,事過近千年,王安石那偉大的變革思想才被後世所肯定。只是這千秋萬歲名,早已是寂寞身後事了。

世間再無王安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