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红在即,银行业再遭重创,又一王牌产品被叫停,究竟为了谁?


开门红在即,银行业再遭重创,又一王牌产品被叫停,究竟为了谁?

以往人潮涌动的开门红活动


2019年已经成为历史,2020年悄然而至,整个银行保险行业也在今天正式开启了“开门红”季度营销。在开门红期间,整个第一季度的业务发展情况往往奠定了一年的基础,银行从存款、贷款、电子银行等各种产品进行全方位的营销,其中存款业务的增长占据了整个任务考评的70%以上,毋庸置疑吸储还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今年的银行“开门红”和往年相比动静略显惨淡。

前几年,一进入12月份,各家银行就开始制定开门红营销方案了,各种产品的营销策略、活动方案、宣传礼品的定价在支行内都热火朝天的讨论起来了。

但是今年,区域内的所有银行和以往相比都显得不甚活跃,甚至可以说有点一片“哀嚎”。究其原因,无非是前几天银行监管机构的一项规定的出台:银行靠档计息定存产品被叫停,从文件出台日起各家商业银行不再允许新增靠档计息类定期存款产品。

何为靠档计息类定存产品?


开门红在即,银行业再遭重创,又一王牌产品被叫停,究竟为了谁?

靠档计息定存规则


所谓“靠档计息类”定期存款产品,主要是指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时不按活期利息计算,而是按照最近一档的定期存款利率计算利息。如此以来,储户提前支取可以将存款利息损失降到最低,最大限度的增加了定期存款的灵活性和收益性。

举个例子:

客户2018年初在银行存款10万元,三年定期存款,利率4%,按照存单约定,每年存款利息4000元,到期后产生利息合计12000元。

如果客户在2019年初有购房需求,急需将10万元定期存款取出,按照传统的计息规定: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按照货期利率计算利息。这样存期一年的话,活期存款利率按0.3%计算,10万元一年只能拿到300元利息,和之前预计的每年4000元利息相比,利息损失太大。

可如果客户当初选择了靠档计息类定期存款的话,提前支取,已存期限满一年,可以按照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计算利息,则10万元一年存款利息按2.1%的标准计算的话利息为2100元,虽说相比于之前的4000元有损失,但相比于传统存款300元的活期利息还是很大一部分弥补了客户的利息损失。

靠档计息类产品对银行吸储影响力有多大?

以四线城市一家普通规模的农商行为例,在2018年“开门红”期间,共完成了2000万的定期存款增长任务,其中活期存款增长300万,主要是一些对公企事业单位的存款;理财类产品增长500万左右,相比以前下滑比例较大;剩余的1200万则是定期存款产品的增长,在这1200万增长中,大额存单占了40%比重,靠档计息类定存占比则达到了50%,可以说占据了定存产品增长的半壁江山。

可以说靠档计息类定存产品一经推出市场就受到了储户的追捧,俨然成为了银行吸储的“爆款”产品。此款产品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定期存款产品灵活性不足的缺点。


开门红在即,银行业再遭重创,又一王牌产品被叫停,究竟为了谁?


央行为啥要叫停靠档计息类定期存款产品?

其实准确的来说,此次监管部门针对靠档计息类定存产品的调整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压缩了发行规模。

此次调整银行靠档计息类存款,主要针对的应该还是一些银行推出的智能存款产品。

智能存款产品最初推出市场,利率最高达到了6%,受到储蓄市场极大关注,已经成为中、小银行,尤其是民营银行揽存的王牌产品!而随着投资者对于智能存款(也就是靠档计息类存款)的追捧,目前市场中类似的存款产品产品有很多,从民营银行、到城商行、农商行,甚至部分国有大银行、也跟风推出了靠档计息类产品!

而靠档计息类的存款过多,必然会增加银行存款端成本,其放贷的利率也会有所提高,这与降低贷款利率,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基本发展趋势相违背,自然会受到监管。

而且根据央行发布的《储蓄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

新存入的定期储蓄存款,全部提前支取和部分提前支取的部分,均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利率计息,未提前支取的部分,仍按原存单所约定利率计付利息。

靠档计息定存产品遭遇调整,已经是近两年来银行业遭遇的第三次“重创”。

为什么说将靠档计息类定期存款产品的调整称为银行业遭遇的又一次“重创”呢?


开门红在即,银行业再遭重创,又一王牌产品被叫停,究竟为了谁?

理财新规出台后,打破刚性兑付,产品收益下降


第一次“重创”:

这就要从2018年5月份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相关规定说起,文件中明确规定:金融机构开支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垫资兑付。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打破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

打破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之后,商业银行在进行理财产品的宣传时,不得再向客户承诺“保本保收益“,虽然理财产品本身的风险和收益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对于一些比较保守型的投资者来说,得不到银行机构的确切的保本承诺,在本就谨慎的他们看来,这就是一款风险极大的投资理财产品。

而且,在理财新规出台后,一些非保本型理财产品的收益也发生了变化,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多家银行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直线下降,很多银行全年都没有发行预期收益率超过5%的理财产品,客户流失严重。


开门红在即,银行业再遭重创,又一王牌产品被叫停,究竟为了谁?

大额存单产品是中高端客户的吸储利器


第二次”重创“:

同样是发生在2018年,很多商业银行大厅内几乎看不到关于大额存单产品的宣传了,不是银行放弃了这款高收益定期存款产品的发行,而是监管机构压缩了一些商业银行大额存单产品发行规模,一些规模较小的农商行甚至出现了全年无大额存单产品获批的情况。

上面说了,在一家小规模的农商行,开门红期间大额存单产品带动的定期存款的增长比例达到了50%左右,没有了大额存单产品的发行,一些小银行的中高端客户群流失严重。

如果接下来的一年,银行还是没有大额存单产品发行计划的话,到了2021年开门红将是一些商业银行存款流失的”噩梦”季。因为绝大多数客户在选择购买大额存单产品时,三年期4.2%的利率是他们选择购买的主要分类之一,在2020年、2021年一大批大额存单客户产品到期后就面临着产品抉择,对于已经没有大额存单产品的银行来说,这些客户很有可能因为没有较高收益且稳定安全的理财产品而流失。一方面没有新客户进入,另一方面老的高端客户在流失,在这种情况下不谈存款规模增长,能否保持住现有的存款规模都是个问题!

从相关机构对这几款产品规则的调整变化能看出什么趋势?


开门红在即,银行业再遭重创,又一王牌产品被叫停,究竟为了谁?

一切都是为了解决小微企业的发展困难


在国家越来越重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情况下,解决这些问题,全面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是不可抗拒的经济发展潮流。

而要求银行降低贷款发放成本,自然而然的要倒逼银行降低吸储成本,这样以来接二连三的关于银行理财产品调整的规定就显得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降低理财产品收益率、打破刚性兑付、压缩大额存单产品的发行规模、叫停靠档计息类定期存款产品的发行,都是旨在迫使银行降低吸储利率,从而给与小微企业较低的贷款融资成本,更好的服务小微经济。

另一方面,央行规定从今年开始的“优化企业开户服务,缩短小微企业开户时限”,在各家银行开通小微企业开户绿色通道,各家银行不准拒绝小微企业的开户诉求,每年不断发放的小微企业创业扶持贷款等,都体现了国家对于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