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密山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兼重症醫學科主任王佳

原標題:巾幗抗“疫” 醫者擔當——記密山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兼重症醫學科主任王佳

記密山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兼重症醫學科主任王佳

  消費日報網訊(記者 佟強 張楠)她叮囑同事注意身體,自己卻堅守崗位日夜操勞;她勸導群眾不要外出,自己卻不顧安危戰鬥在ICU;她安撫患者恐慌情緒,自己卻“輕傷不下火線”……她勇擔責任,熱血“逆行”,在戰“疫”一線做重症患者的守護神。她就是黑龍江省密山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兼重症醫學科主任、市人民醫院新冠肺炎診療專家組組長王佳。

  王佳,1996年畢業於佳木斯醫學院臨床醫學系,主任醫師。通過中國重症醫學科重症資質5C認證。現為黑龍江省重症醫學會委員,省慢病醫學會重症醫學會基層主任委員,獲國家級專利2項,參編著作4部,發表論文20餘篇。她成為雞西地區知名的重症醫學專家,練就了日常臨床搶救工作中的“火眼金睛”,使一個個“不可能”成為現實,取得了搶救成功率90%以上的良好效果,於2019年榮獲密山市 “巾幗建功標兵榮譽稱號”。

  疫情就是命令,從事臨床工作24年的密山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兼重症醫學科主任王佳臨危受命,被任命為密山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承擔全市新冠肺炎疑似病人會診和確診及重症患者救治任務。同時也肩負著本院的醫療救治小組的組長、藥械保障組長的任務。接到命令,迅速投入到抗疫前沿。因為她知道,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一場血與火的考驗。

  年關將至,臘月二十八、二十九,王佳連續2天前往雞西市衛健局參加新冠肺炎診治培訓,領會上級精神,回來時天已經黑了,但她沒來得及回家吃口飯就回到醫院組織召開專家組會議 ,研究分析疫情,制定診療方案,並對醫院如何收治突發傳染病做了仔細研究。每天都是到深夜才回家。

  大年三十,正是全家團聚,其樂融融的時候,可她仍然奔赴在抗“疫”前沿,組織全院人員診療培訓、安全防護培訓、查看藥品、物資,保障庫存,抓住每個細節,時刻準備投入戰鬥。她說,這場與病毒的戰”疫“中,醫務工作者是衝鋒在前的戰士,要堅決打贏這場戰役。

  大年初一凌晨,密山收治了一名外地回來的發熱患者,王佳從早晨開始,一直忙到深夜22時才獨自開車回家。不幸的事情難以預料的發生了,在她回家的路上發生了車禍,造成她左腰部軟組織挫傷,左髖關節損傷,不能走路。

  即使在家,王佳也沒有放下一名醫者的擔當,她利用手機網絡開展工作,瞭解密山疫情進展情況,形成網上會診,調整科室重症患者的治療方案,確保醫療救治工作科學有序的進行。

  在家短暫休息數日後,走路一瘸一拐的王佳又重新回到崗位,大家都勸她再休息幾日,她搖搖頭說:“現在正是需要我的時候,我要克服困難,和同志們一起戰鬥。昨天,一位在ICU住院多日的老人康復出院。當老人雙手合十感謝的時候,我覺得這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我不禁想起了特魯多醫生的一句話——“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我的專業技術加上給予患者關懷和照顧,在特殊時期會更有意義。就是這樣簡單而樸素的話語,彰顯了一名醫務工作者醫者仁心。

  回到工作崗位後,她不顧身體的疼痛,全身心投入到抗”疫“工作中。她既是一名先鋒戰士,與同事們一起衝鋒陷陣,又是一名核心成員,帶來科學合理的診治方案。她一次次參加會診,一次次和省級專家溝通,24小時隨叫隨到,經常是飯都來不及吃,沒睡一個安穩覺。為了方便工作,保護家人,主動要求住在醫院,連續工作了近10天。在她的帶領下,密山市人民醫院完成了階段性的新冠肺炎病人的診斷及救治工作,無一紕漏。

  2月11日,當全省組織醫療隊馳援湖北孝感的消息傳來,王佳毫不猶豫報了名。武漢的疫情讓她特別的揪心。“作為一名親歷過SARS戰役的老將,我比別人更懂得疫情意味著什麼,我有責任和義務去為武漢同胞做點什麼。”第一時間,王佳同志就向黨組織請纓。她說:“我是重症醫學科主任,在國家和人民有危難的關鍵時刻,就要衝鋒陷陣,哪裡有危險,哪裡有困難,我就更應該衝向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