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貴陽是“天無三日晴”?

用戶7757733794305


 在貴州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這麼一句話,就是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為什麼在貴州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這就是老師今天給同學們講解的地理知識點昆明準靜止鋒,民間的諺語不是沒有道理的,下面老師就從氣候和地形這兩個方面為同學們解釋這句諺語,希望同學們可以從這些諺語中發現一些關於地理的小知識。

  貴州地處雲貴高原受到昆明準靜止鋒(也叫雲貴準靜止鋒)影響尤其是在冬季容易形成連陰雨天氣。這就是“天無三日晴”的由來。

  我國有四大準靜止鋒:

  江淮準靜止鋒華南準靜止鋒天山準靜止鋒和雲貴準靜止鋒。

  下面只介紹雲貴準靜止鋒(昆明準靜止鋒)

  雲貴準靜止鋒由來及影響:冬季的時候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南下影響西南地區的冷空氣由西伯利亞進入新疆地區因為受到青藏高原地形阻擋使得冷空氣嚴重青藏高原邊緣繞流,路過河西走廊越過秦嶺山地進入四川盆地南下。接著沿大涼山東側爬升此時受到了雲貴高原地形的阻擋,尤其是貴州是全國唯一一個沒有平原的省份地形更是崎嶇冷空氣在地形阻擋之下逐漸呈現準靜止狀態。又與西南暖流相遇這時候的冷暖氣團勢力相當。

  鋒面特點是坡度很小覆蓋面廣鋒面移動速度較慢可以在同一個地區徘徊很久常伴有連續性降水。

  貴州素有“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的說法,貴州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的省份出門就見山喀斯特地貌分佈廣泛地面崎嶇所以自古就有“地無三里平”的形容。導致貴州天的三日晴的原因有哪些呢?除了氣候的影響最主要的是其地理環境所致。貴州地處西南腹地與四川雲南廣西湖南接壤,其境內地勢西高東低包含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四種類型導致地形極為複雜。複雜的地形導致氣候準靜止鋒也就是冷暖空氣勢均力敵氣團移動緩慢甚至靜止不動。一旦天氣變化極易出現多陰雨天四季不甚分明的情況。

  總結下來就是因為地形複雜就像沒有窗戶的廚房空氣不能形成對流,導致長時間停留在某種氣候下的情況較多故有“天無三日晴”的說法。





熊熊旅行


我是四川來貴陽的,我來解釋解釋這個天無三日晴,冬季說實話不怎麼下雨,下雨幾乎都是晚上,早上起來根本發現不了下過雨,我在青巖開旅館的,遊客問我貴州不是天無三日晴嗎,怎麼沒下雨,我說早上5點過已經下過了啊。相反我老家一到冬季綿綿細雨下個不停,馬路天天都是溼漉漉的;夏季,大家知道的很熱,但貴陽的夏天當你剛剛感受到悶熱的時候,就下雨來了,悶熱沒了,空氣也更清新了,而且夏天的雨都下不了多久,一會就停了,再說說我老家那邊,熱啊,悶熱,室內也像桑拿,也不下雨,來貴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逃四川的夏天


騷眼鏡兒


"天無三日晴"早已走進歷史了!形容貴州的三句話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流傳。貴州由於獨特的山地氣候,水資源十分豐富。"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就是對貴州氣候、地形的形象概括。新中國建立後,大量外省人遷入貴州,尤其北方人最多,從乾旱少雨地方來的人到貴州首先感覺雨水特別多,因此,當時用"無三日晴"來形容。八十年代末開始,全球氣候變暖,昆明準靜止鋒北移至貴州,貴陽也因此有了"春城"的美譽。整個貴州的氣候都有了顯著變化,"冬不冷,夏涼爽"成為貴州新的氣候特徵。爽爽的貴陽,多彩的貴州變得越來越美!




大叔的隱生活


貴州,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分平,人無三分銀。這些都提現了貴州高原,山高地遠,交通不變,天氣多變,貧窮落後的局面。

原因,貴州高原,交通不變,森林生態原始,所以天氣多變。在以前是貧窮的象徵。可是放眼現在,隨著改革開發貴州人民逐漸拜託貧窮 ,但全國大部分地區盲目追求經濟效益環境破環嚴重 ,唯有貴州等幾個少數地區生態保持完好,是當今最適宜居住的環境城市。貴州省會城市有林城避暑之都的稱號 ,而地級市六盤水有涼都美譽。


貴州整形


貴陽地處黔中福地,森林茂密生態好,空氣中負氧離子高,屬城市中的公園城市,天無三日晴只是一個比喻,比喻經常下雨,還有一句地無三寸平,人無三分銀,這是古時人對貴州一種偏見


土家族小鳳


天無三晴,是因為貴州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加上是高原天氣以陰雨天居多。氣候溼潤柔和。也不是想象的天天下雨。


青巖裡


的確沒有三日晴,這個月天天陰陰沉沉,毛風細雨的,二十多天了,還沒有見到太陽。


用戶9176276363559


簡單說,南北暖溼氣流在貴陽上空形成對抗的準靜止鋒,造成頻繁降雨。


佛系小錦鯉


現在就在下雨🙃


劉x平平


好不容易兩天沒有下雨,第三天又下起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