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樸家風永流傳,厚德載物耕讀安


淳樸家風永流傳,厚德載物耕讀安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歷史和現實反覆證明,端蒙養、重家教,良好的家風、家教和家庭建設有利於引導家庭成員遵守家庭道德規範,形成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順、勤儉持家、和睦友善的家庭氛圍。

“厚德載物、耕讀之家”一直是我們家的追求。奶奶1917年9月2日出生,不識字,會背千字文,百家姓。母親1937年7月28日出生,上過一年學,些許認識幾個字。但是她們對於文化、對於知識,就是一句話--敬字惜紙!奶奶體現的特別形象,哥哥小時候的一百分卷子,都被奶奶小心翼翼的存放在放鞋樣兒的小包袱裡,那估計是奶奶最寶貴和機密的所在,因為我記得包袱皮的一角上拴著一個特別大的乾隆通寶銅錢,後來才知道,那是銅錢模子,應該是很珍貴的(因為嫂子過門後,包袱皮放鞋樣的時代早結束了,但是那枚乾隆通寶的銅錢卻傳到了嫂子手上)。估計那時候我們家沒有存摺,如果有,哥哥一百分的卷子也定會跟鞋樣兒、存摺放在一起,被奶奶寶貝著!

從小,最不怕丟的就是帶字兒的東西!因為不管是什麼,只要上邊有字兒,奶奶見到,總要拿著挨個問,是你的嗎?這個有用嗎?都問完了我們,仍然仔細的放起來,哪怕是地上撿起的廢紙,只要上邊有字兒,也丟不了。我是個邋遢人,但是這點兒卻秉承了奶奶,只要是有字兒的東西,我都捨不得扔,包括和親友的信件,尤其是各種證件,都一張不少的整整齊齊放在床裡邊。

姥爺是北京輔仁大學畢業,解放前在北京通州教書。父親從天津楊柳青會計學校畢業後,在我們縣水產局工作。姥姥家家境優渥,在那個講究成分的年月裡,姥姥一家人尤其是母親,曾經深受孃家成分高的傷害(母親十來歲的時候,鬧平分,全家被掃地出門,被迫要飯吃。姥爺是舊式的知識分子,會教書、喜養花、作詩寫字,不會種地,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面對只會吟詩作賦的姥爺,姥姥少不了抱怨。但這並沒有影響到母親,反而更激發了母親對知識、對文化的景仰和渴望,母親掛在嘴邊兒的一句話就是:砸鍋賣鐵要飯吃,也要供你們讀書,一直讀到學校不要為止!我們家兄弟姊妹五人,真的驗證了母親這句話,都是讀到了自己的能讀的最高階段,這在當時的農村是非常罕見的。

幹部下放時,父親主動回鄉,當上了村裡的支書,對教育工作特別重視。他說,看一個村怎麼樣,就看村裡的學校就行,如果一個村裡的學校,是村子裡最好的房子,這個村子肯定差不了。我小時候,每到逢年過節,大喇叭都廣播,教師、醫生、退伍軍人、知識分子、知名人士到大隊集合開茶話會,共商我村明年發展大計!有知識有文化,在我們村是受尊重的!

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得以在我們村傳承下來,感覺老父親做出了突出貢獻!說到這一點,不得不說說我們村的關老師!

我們村裡的第一個老師,是縣城的首富出身,奶奶輩兒的人都尊稱--關先生,是我們父輩的老師,村子裡把最好的宅基地分給關先生。關先生曾經調到過別的村子,因為成分高,捱過打。我們村子裡人聽說後,直接把關先生接回來,從那以後,關先生再也沒有離開過我們村。村裡只有張、李兩大姓,村風非常好。我們上學時,就叫關老師了,我們村沒有校長,我一直以為關老師就是校長。關老師管學生,從不看家長是誰。關老師不打學生,只是用手指點學生的腦門,關老師的學生家長也都是他的學生。

七十年代,我們村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家家都遵守執行,有倆孩子就不再生了。但是關老師的獨生兒子生了倆閨女,村裡決定,他們家可以再生一個,沒有一家不服的,所以關老師有兩個孫女一個孫子。關老師退休了,村裡有5家集體企業,馬上聘請關老師負責收發工作,就是看報紙,寫寫大字兒--就是想給關老師再發一份工資。

關老師去世的時候,成立了以村支部書記為主任的治喪委員會,並對外發訃告,舉村治喪,堪稱村喪。我們村裡,不管你在哪裡工作和生活,能接到訃告真的是一種榮耀!因為村子裡凡是有文化的、混得好的,沒有一個不是他的學生!扶棺的人,得是我們村最有出息的,才有資格入選!關老師的祖墳在縣城,從我們村到縣城15華里,用了整整八八六十四槓扶棺,場面非常壯觀,沿途百姓嘖嘖稱歎!

老爸除了重視教育,還有一個閃光點,就是對待金錢的態度!老爸給村裡創建了5個企業,每年向村子裡繳納幾百萬元的承包費,但是所有權是村集體。村裡感念老爸,每年村裡分紅的時候,多給我們家一份,僅此而已。我們曾經逗他老人家:“爸爸,為什麼不自己辦廠?您給集體辦了那麼多廠子,如果自己開廠子,錢不都是自己的嗎?”。老爸說他一輩子不缺錢,但是一輩子不是為了錢。我自己的客觀評價,老爸這種思想,至少影響了我們村三代人!尤其是在小他十多歲的子侄輩兒中,受景仰的程度,讓我們感動到想哭!村裡很多跟他叫叔叔的,都跟他叫爹,他們經常開玩笑說,沒被我老爸罵過的怎麼當村幹部?逢年過節,村裡有大事兒,甚至沒事兒的時候,經常有人去看望老爸,請老爸回村。

我的老太爺、奶奶、老媽、老爸都是非常善良的人,對我們的家教很嚴,在村子裡人緣特別好,跟鄰居們都處的特別好。正是這樣一個非常溫暖、充滿了人情味兒又光明磊落的環境,深深的滋養了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