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皇上駕崩後,甄嬛說“那年杏花微雨,你說你是果郡王,有些事也許從一開始就是錯的”,怎麼理解?

鳶_戾天


“……有些事也許從一開始就是錯的”。我覺得甄嬛所說的“錯的”分別包含了兩個含義。

錯在“五分相似,五分性情”

記得甄嬛在封妃那天,被皇后設計,導致錯穿了純元皇后的“故衣”,從而惹怒了皇上,罰碎玉軒所有人禁足。

甄嬛頹喪的趴在床沿上暗自垂淚,她萬萬沒想到一件大喜之事最後卻演變成了此時的大悲。一旁寬慰她的瑾夕姑姑卻開口道:五分相似,五分性情,便足以讓皇上動情……

的確,從她入宮選秀的那一刻,皇上就已經為她的樣貌“淪陷”了,因為這個男人在甄嬛身上看到了他曾經痛失的致愛——純元皇后,菀菀的影子。於是賜甄嬛封號“莞”字,但是,對甄嬛而言,她是完全被矇在鼓裡的。

可以這樣說,甄嬛和皇上之間,“成也純元敗也純元”。她若沒有那五分純元的容貌和才情,也就不會得到皇上那麼多的垂愛。

所以,當她即將臨盆的時候,去求見皇上替父求情,卻致龍顏大怒,皇上順手便把面前的筆墨撫棄到甄嬛臉上。甄嬛輕輕拾起最前面的一張,目光所及之處彷彿滿目瘡痍,不忍直視,於是娓娓念道:寄予菀菀愛妻……

最後,皇上直言不諱道,能有幾分像純元皇后是甄嬛的福氣,但甄嬛卻歇斯底里的哭訴著:到底是我的福還是我的孽……。我想,從她口中的這一句話開始,她和皇上便是再也回不去了,那一刻,她才徹底醒悟:這幾年的情愛與時光,到底是錯付了。自己從頭到尾都是別人的替代品,多麼痛的領悟。

錯在和皇上的弟弟相知相愛

果郡王從一開始就是鍾情於甄嬛的,但奈何她是自己的皇嫂,所以只能把她小小的剪紙頭像珍藏在荷包裡隨身攜帶。

他愛嬛兒,為她刀山火海在所不惜。起初,他甚至願意幫助她去討得皇上的歡心,因為他知道,那一刻的嬛兒,滿眼都是皇兄一人,他只能竭盡所能的去成全她。

還有那次,嬛兒被陷害導致小產,也是他果郡王義無反顧的衝上前去拯救她於危難,同時恨自己沒能護得她的周全。

嬛兒去甘露寺出家修行,對於果郡王來說,絕對是一個契機,一個徹底贏得嬛兒芳心的絕佳時機。

雖然中途他的愛情遭遇過種種磨難,但好在嬛兒最終解開了心結,掙脫了倫理道德的束縛,敞開心扉的接受了皇上的弟弟果郡王允禮的愛,從此他們過上了神仙眷侶般的日子……

但後來天意弄人,他們的幸福生活戛然而止,但嬛兒為了保住允禮的血脈,不惜含痛委屈自己,再次回到皇上身邊,重新回宮,當上了“禧貴妃”。

就在嬛兒離開甘露寺的那天,允禮回來了,皇上派他來當冊封官,接禧貴妃回宮。那一幕,真真的讓人肝腸寸斷,嬛兒心裡的苦衷說不得,只能和眼淚一起吞進肚子裡。但允禮沒有恨嬛兒,只恨造化弄人,從此,他於嬛兒又回到了各自當初的位置上,一切又戲劇般的回到了原點。

但允禮還是沒能在皇兄的眼皮子底下隱藏住對嬛兒的愛,家書中的句句“問禧貴妃安”最終將他置於死地。最後,他坦然的喝下了皇兄賜的毒酒,可惜沒能聽見嬛兒口中的最後那句話……

親手毒殺了自己心愛之人,可想嬛兒那一刻的無力與絕望,若是自己一開始就違心的拒絕允禮的愛情,如今他也就不會因為自己而喪命了。

那年杏花微雨,你說你是果郡王……”不曾想,當初皇上的一句戲言,竟一語成讖。不得不感嘆: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