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倫坡詩《帖木兒》:與其互為人間,不如自成宇宙


愛倫坡詩《帖木兒》:與其互為人間,不如自成宇宙


這是一首特別的詩,單從字數和格式上就顛覆了我對詩歌的所有認知。啟迪心靈的同時給人以強烈的刺激;長篇大論不僅精煉如畫,還融神入畫;他做到了,果真不負我的期望!

以前從未讀過如此牽人心魂、透徹至髓的詩歌。一首帖木兒讀了兩個多小時,卻依舊意猶未盡、回味無窮。雖心緒萬千卻又不知從何處開始抒發~(我沒有學過寫作,我想駕馭文字的能力我還需要提高)

這首詩首先讓我萌生了一個有趣的聯想整合的畫面:

哲學家深窺人心,洞察萬物,站在頂峰低吟:“與其互為人間,不如自成宇宙。”

帝王南征北討、彌撒喪音,站在荒蕪的國土上宣稱:“一個驕傲的靈魂連年征戰,與整個人類作對而戰無不勝。”

(西方的愷撒,東方的成吉思汗)

而那詩中的主人恰完美的融合了這兩種特性。

病榻之前,仁慈寬厚的神父為這個生前充滿殺戮的男人禱告。彌留之際,我看見他依舊自信。他自信人間的力量無法赦免他的罪過,自然也不需要神父的安慰。

他沒有時間去昏聵或者夢想,因為人們所言的希望只不過是慾望的誘惑罷了。

但有時他也寄託希望,只是他所希冀的是人間那最為聖潔的愛和至高無上的權。彌留之際,他在冥想的空間裡繪完了他的一生。

少年時,是溫順的羊。與同樣年少的她熱烈而深切的相愛,兩個年少的孩子手牽著手在森林中漫步,在原野裡飄蕩,漫步高山之巔把下界俯瞰,看那潺潺小溪把村莊圍繞。在風和日麗,天空湛藍的草地上,她看天,他看她的眼。因為她的眼裡有美麗而迷人的光,她無需言語,只需用她那明淨的眼眸輕柔把他看,就能撫平少年所有的憂傷。

愛倫坡詩《帖木兒》:與其互為人間,不如自成宇宙


從熱烈的慾望點燃胸口那團微弱的紅光,從勃勃野心蔓延出山谷開始,毀滅統一的熱血便在他的身體裡暗湧如潮,終於在他褪去稚嫩的那一刻得到了火山一般熱烈而急切的噴發。從此,半個大地與他的身軀相融。

他聽見山川,海洋,大陸的召喚,正是這種召喚使得虛無不在虛無,飄渺揭開面紗。於是他興高采烈的向他心愛的姑娘講起了權勢與榮耀。從不可思議到漫不經心,他窺見了姑娘眼中一閃而過的悲喜交加,她臉上的紅暈像王后的鳳冠一般璀璨。與此同時,他為自己戴上了一頂假象中的王冠。

在卑賤的窮人堆裡生長,雄獅被戴上了枷鎖鐵鏈,對一個看守人也卑躬屈膝。可在 荒野大漠卻不必如此。因為它會在那裡把高貴、兇悍與恐怖合謀 ,讓這一簇火,照耀整片荒漠。

它即是他。光所普照之處,皆為他的統治。而他的她則是世界的女王,她腳下的每一塊青石都是一代王朝的誕生,她的高貴優雅勝過世間一切古老的美。可她的主宰是他———帖木兒。

他們的愛純潔無上,比清泉更甜美,比清釀更醇烈,它沁人心田就如春雨潤澤大地,它比繞樑三尺的仙樂更為動聽,它是一種令天使也為之沉溺陶醉的愛。

他問神,世間可有永恆之物?神不說話,卻給他指示。翱翔的雄鷹垂下雙翅,因為前面在沒有阻隔的險峰峻嶺。伴隨著這一指示,他的一生終於迎來了黃昏,不久將徹底融入暗夜。

白色的月光揮灑皎潔的聖光,為黑暗的深谷披上冷氳。帝王的芳華已然消逝,權力的烈火即將平息。一切榮耀就要歸還大地,把曾經的輝煌留在歷史的長河中。記憶中的故鄉早已物是人非,門前長滿的青苔傾訴著昨日的孤單。

他躺在那病榻之上,在濃厚的香火焚香的包裹中悄悄消亡,迴光返照之際,他投入了愛神的懷抱,看到了那個唯一知他良善可親的姑娘。從優柔寡斷,貪戀兒女情長的翩翩少年到鐵石心腸,暴戾乖張的高傲孤王,他走完了他輝煌而傳奇的一生。

謝幕。這就是那首詩所描繪的畫面,而我之所言,不過一二。

愛倫坡詩《帖木兒》:與其互為人間,不如自成宇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