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撕機帶你看國寶--陶鷹鼎-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真的只靠萌?


本期的主角不是青銅器,而是陶器。


首批64件禁止出境展覽文物之一,國寶中的國寶,仰韶文化陶鷹鼎,中國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之一。


今天陶鷹鼎陳列在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陳列-遠古時期展廳一進門的左手邊,有一個獨立展櫃,你一進去就會看到,位置顯眼,地位尊貴。

老撕機帶你看國寶--陶鷹鼎-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真的只靠萌?

陶鷹鼎的陳列位置


國博的一級文物接近6000件。什麼概念?簡單說大概就是你看到的全是國寶。重要的如利簋,婦好鴞尊,杜嶺方鼎等,雖然有獨立展櫃,但是全部挨著角落靠牆站,燈光昏暗。


能和陶鷹鼎的陳列位置相提並論的,只有後母戊鼎,子龍鼎,大盂鼎等知名已久的國之重器。能在強手如雲的古代中國展廳裡搶到如此重要的位置,足以說明它的重要。


很多人覺得陶鷹鼎很可愛,這可能是因為照片角度的問題,當你有機會站在它面前時,你會被它的體量和厚重感所震撼。


老撕機帶你看國寶--陶鷹鼎-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真的只靠萌?

陶鷹鼎雙目圓整,一身腱子肉,粗壯的大腿肌肉力量感十足,雙翼向後貼著身子,托起了背後的的鼎身,尾巴作為鼎足起到支撐的作用。


老撕機帶你看國寶--陶鷹鼎-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真的只靠萌?

相聲裡經常有如下描述:“刀砍斧剁一般齊,腮幫子努著,太陽穴鼓著,胳膊四稜起筋線。”這不正是陶鷹鼎嗎?再套用周星馳《破壞之王》裡達叔的外號“魔鬼筋肉人”,這難道不貼切?


老撕機帶你看國寶--陶鷹鼎-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真的只靠萌?

5,6千年前我們沒有筆,沒有紙,沒有辦法先畫一個草圖然後照著圖做,這對工匠的觀察力,想象力和業務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老撕機帶你看國寶--陶鷹鼎-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真的只靠萌?

陶鷹鼎的命名經歷了很多階段。最早的命名也許是罐,也許是盆,後來逐漸升級成尊,最後被定名為鼎。一次次改名的背後,代表著60多年來一代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使得我們對這件文物的認知和重視的一次次加深。


發現


1957年,華縣太平莊的農民殷思義在平整土地的時候,挖出來一個物件,正是陶鷹鼎。五十年代的農民沒啥審美,只知道這玩意挺大能裝東西。於是拿回家裝雞飼料。


這裡我要槓一下,很多資料都說這東西是雞食盆,陶鷹鼎高35公分,比人腦袋還大兩圈,雞怎麼夠得著?我相信它只能拿來起到今天米桶的作用,不可能直接拿來餵雞。


老撕機帶你看國寶--陶鷹鼎-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真的只靠萌?

1958年,黃河水庫考古工作隊陝西分隊華縣隊在華縣發現了泉護村遺址,泉護村和太平莊相鄰,殷思義聽到了考古隊的宣傳,遂把陶鷹鼎捐給考古隊。


1959年,陶鷹鼎應徵入藏剛建成的中國歷史博物館(國博前身),成為今天國家博物館最資深的藏品之一。


老撕機帶你看國寶--陶鷹鼎-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真的只靠萌?

當時根據殷思義提供的線索,考古隊在陶鷹鼎的出土地發掘出了一座距今5300年左右的仰韶時期墓葬,編號為M701,墓主人為一名30-40歲的成年女性。推測陶鷹鼎的出土位置在墓主人腳部的區域,正對著自己曾經的主人。


太平莊僅發現這一座墓葬。在當時對比資料缺乏的情況下,陶鷹鼎也沒有第二件類似的物品可供比較。對陶鷹鼎的研究一度陷入沉寂。



太平莊M701


這裡我們要補充一下背景知識。


山東的大汶口-龍山文化文化和中原的仰韶文化本是並駕齊驅的兩個不同的文化,後來仰韶文化消亡了,龍山文化統治了黃河中下游,是我們今天中華文明最直接的祖先。


但是仰韶文化的消亡並非一夜之間,而是和大汶口-龍山文化不斷融合後最終被兼併,簡單來說,就是仰韶被龍山吃掉了。這個過程長達1000多年(6000-4800年前),這一千多年的融合時期,恰恰是仰韶文化從興盛到消亡,龍山文化逐漸出現的過程,被稱為廟底溝類型(文化)。


老撕機帶你看國寶--陶鷹鼎-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真的只靠萌?

太平莊M701墓陪葬品


陶鷹鼎所在的M701屬於泉護村一期三段(5300年前),雖然受到了廟底溝類型的影響,比如對鳥的崇拜,但仍然屬於平行關係。過了500年,泉護村二期(4900年-4400年前)部分被半坡四期和廟底溝類型同化,再過500年(4000年前),仰韶文化被龍山文化兼併,泉護村三期文化最終成為龍山文化的一部分。


近幾十年來,陝西,河南,山西等省大量和M701同時期的遺蹟被發現,通過對比,這些地方不約而同的出現了鳥元素,灶君,陶祖,斧鉞等高等級文物,還有高級的房屋和墓葬:


女性灶君掌管一切飲食炊具,代表著吃飽和生育,而陶祖即是男根,象徵著力量與多子多孫。斧鉞象徵著權利,鳥元素代表著圖騰崇拜。更大的房屋和墓葬代表了階級和權利。


老撕機帶你看國寶--陶鷹鼎-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真的只靠萌?

陶祖 新石器時代 高陵楊官寨遺址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老撕機帶你看國寶--陶鷹鼎-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真的只靠萌?

新石器時代 人面形桶狀陶器 山西吉縣溝堡遺址出土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兩個數字:5300,4700


5300年前,是中華文明的一條分界線。在此之前沒有發現象徵權力或特殊身份的物品。除了太平莊M701象徵著權利分化的陶鷹鼎,中國最早的城市湖南城頭山進入了鼎盛期——屈家嶺文化。浙江良渚文化已經萌芽,他們的文化上限同樣都是5300年前。


老撕機帶你看國寶--陶鷹鼎-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真的只靠萌?

中國最早的城市——湖南城頭山遺址


經過幾百年的發展,4700年前又來到一個節點:山東的龍山文化,製作了今天都無法複製的精美蛋殼陶。良渚已經進化成為國家,反山墓地著名的玉琮王上細密的神人獸面紋匪夷所思,中原呢?黃帝的傳說到處都是。


從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轉變,社會組織開始複雜和多元化,私有制的產生和貧富差距,權利的集中和禮器的出現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影響中華文明後世五千年的諸多要素,從太平莊M701開始出現。


老撕機帶你看國寶--陶鷹鼎-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真的只靠萌?


為什麼偏偏是M701呢?因為在其他地區的墓葬沒有發現比陶鷹鼎更有代表性的文物,更因為泉護村遺址非常連貫,我們可以在這個遺址清楚的看見一個地區2000年來到底是在哪一個節點從無到有的,而其他地區都沒有這個條件。


至於為什麼太平莊只有M701一個墓葬,中國國家博物館綜合考古部副主任、研究館員戴嚮明認為此處原先應該是一片墓葬群,但是由於人類活動,埋得淺的低等級墓葬可能都在歲月中被破壞殆盡,M701能保留下來完全是因為等級高,埋得深,儘管如此,陶鷹鼎還不是被挖出來了,整個墓室也只留下最底下的部分,上半部分早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為什麼是鷹的形象?


古今中外對鷹的崇拜持續了幾千年,內蒙古博物院鎮館之寶——鷹形金冠飾,遼金時期遊牧民族的海東青,樣板戲林海雪原裡的座山雕,象徵美國精神的白頭鷹,中東土豪現在還流行養鷹,都代表著人類對力量的崇拜和敬畏。


老撕機帶你看國寶--陶鷹鼎-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真的只靠萌?

鷹頂金冠飾 內蒙古博物院 圖片來自官網


我們提過,農耕文化的產生導致了生產方式的轉變,有了餘糧的地主自然而然產生了私有制,私有制催生了階級和信仰,階級催生了藝術,藝術又輔助了信仰。


早期的圖騰崇拜崇拜的大多是些人力所不能及的動物,比如力量如熊虎,多子如青蛙和魚,振翅高飛,搏擊長空如鷹鴞等。


除了生育,就是力量。這是人類繁衍的基本保障。


從新石器時期到青銅時代,天上的鷹,地上的虎一直都是權利階級鍾愛的題材。陶鷹鼎,很可能就是這種崇拜體現在實物上最早的實證之一。今天我們通過對比,能夠證明廟底溝類型的鳥紋飾的變化過程是從寫實到抽象,再到寫意。這是一個符合邏輯的進化過程。


老撕機帶你看國寶--陶鷹鼎-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真的只靠萌?

泉護村一至三期出土彩陶上鳥紋的變化 圖片來源於網絡


陶鷹鼎是孤例,但在泉護村同時期墓葬中,鷹作為器物上的元素並不罕見。陶鷹鼎並不寫實,它也許正是先民的藝術創作從寫實到抽象的轉變過程。到了青銅時代後,青銅器從器型到紋飾再度完成了從抽象到寫意的轉變。大量的紋飾充滿了想象力,往往一個紋飾糅合了幾種不同的動物。陶鷹鼎,正是這一系列改編的最早實證。


老撕機帶你看國寶--陶鷹鼎-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真的只靠萌?

冬簋 西周 扶風縣博物館


可以想象,陶鷹鼎在墓主人生前的時候可能陳列於自己家最重要的位置,在她死後,也放在她墓葬陪葬品最中間的位置在地底沉睡了5300年。周邊其他的墓葬早就不復存在,它幸運等來了殷思義和黃河考古隊。


助力奧運


1993年6月23日,瑞士洛桑奧林匹克博物館開館。時任奧委會主席,中國人民的好朋友薩馬蘭奇先生親自挑選了七件文物送往瑞士展覽,輔助中國申辦2000年奧運會。很多資料都會告訴你這一點,但是這七件文物到底是什麼呢?


老撕機帶你看國寶--陶鷹鼎-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真的只靠萌?

薩馬蘭奇宣佈2000年奧運會申辦結果 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別是:1.古蜀國三星堆青銅大面具,2.戰國古中山國四龍四風銅方案座,3.秦兵馬俑,4.中山靖王劉勝金縷玉衣(獅子山漢墓94年才發掘),5.何家村窖藏唐代鎏金飛廉紋六曲銀盤,6明定陵鳳冠龍袍,以及本文主角——7.仰韶文化晚期陶鷹鼎。很可惜當年北京最終2票之差惜敗給悉尼。加上年代久遠,此展覽自然資料難覓。


老撕機帶你看國寶--陶鷹鼎-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真的只靠萌?

結果宣佈時的中國代表團 圖片來源於網絡


1993年早已過去,我們的國力和我們對陶鷹鼎的瞭解早已今非昔比。


陶鷹鼎以最矯健的姿態揹負著一個國家的期待,從中華文明曙光初現開始穿過5300年時光一路走來。直到今天,仍然在這個國家最重要的博物館中佔據著最顯眼的位置,見證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下期我們專門說說鼎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