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人不淑,總看錯人怎麼辦,送你一雙識人的慧眼

我們一生中會接觸很多人、經歷很多人,我們對這些人中的大多數都會有一個評價,比如:這個人是好人;那個人不錯;這個人品不行;那個人水平不行;這個人言過其實愛吹牛;那個人是片兒湯(說話沒有準譜)…。

如果問起是如何得出這些結論的,很多人會先是一愣,然後理直氣壯的說,當然是從他們的實際行動中得出的判斷。誰都不願被人說成對某人有偏見,有成見,看問題想當然。

遇人不淑,總看錯人怎麼辦,送你一雙識人的慧眼

而很多時候,實際情況卻讓我們大跌眼鏡,平時看好的一個人,到了很關鍵的時候,在你認為他會出手給你支援的時候,卻躲躲閃閃;而恰恰相反,你平時私交一般或者並不看好的人,卻能慷慨相助。

有的人善於識人,看錯的時候少些;有的人卻一錯再錯,總被傷害。

“看錯人”,其中的原因很複雜,牽扯到很多具體的情況,但很多時候遇人不淑,是因為我們識人的方法論存在一些問題。

對一個人的認識過程,大致是這麼一個過程:第一印象、聽其言觀其行、共事、得出結論。

而隱含在這些步驟下面的方法是什麼呢:分類歸類、單一視角觀察、信號過濾、情緒左右判斷、不完全歸納…

遇人不淑,總看錯人怎麼辦,送你一雙識人的慧眼

下面我們具體看看。

1.分類。對身邊的人,我們往往會進行歸類並貼標籤,這樣做的好處是省事兒,這是大腦一種偷懶的辦法,不用每次具體的選擇打交道、應對的方法,而是按照既有的一套辦法來執行。分的類會很多,比如:有權利的人,中國人,外國人,有品位的人,值得拉攏的人,沒有用的人,無聊的人,軟弱的人,惹不起的人等等。而為什麼會將某人歸於某類,往往來得很簡單,有可能就是第一印象,也可能是個別言行。這種分類的調整和改變,往往是遇到某件能讓你產生顛覆印象的事情,正如上面所說,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去求助那些你認為靠得住的朋友時,他們的態度可能會促成你改變那些分類。

2.單一視角觀察,始終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別人,從來沒有考慮對方的視角或立足點。有的領導幹部在位多年,秘書對他忠心耿耿,任勞任怨。而一旦領導退休,大權不再,以往恭順有加的秘書往往換了一副嘴臉,變得冷漠高傲。在位的時候,領導根本沒有站在秘書的角度去看自己,不覺得對方對自己的態度是因為自己的地位,反而錯認為是自己個人魅力或者是因為自己善待對方換來的回報。

3.情緒左右判斷,由於一個人的容貌、舉止、說話的方式等導致對TA的好惡,從而影響一個人的判斷。或者是由於對方做的某些事情對自己的利益產生了影響,就直接得出對方是一個品質有問題的結論。

4.信號過濾。當你對一個人得出判斷結論以後,往往會有一種,“越看越對,越想越對”的感覺。這就是自我證實的過程,你捕捉的例子都是能夠證明你結論的,那些不能證明你的結論或者能夠反駁你結論的證據,往往被你有意無意的忽略了。你覺得一個人像壞蛋,他的面目都是邪惡的,他的笑是獰笑,他的言語充滿欺騙…,也許實際上並非如此。

5.不完全歸納,給你一個四分之三的圓弧,你往往會自動的畫出剩下的四分之之一。我們在擁有部分證據的時候,往往會趨向於得出只有在擁有全部證據下才能得出的結論,這就是不完全歸納。但做的幾件小事讓你覺得舒服的人,不一定能經的起大事的考驗。

以上分析了在認識一個人的時候會犯的一些錯誤,那識人的時候,如何獲得一雙不被浮雲遮望眼的“慧眼”呢?

遇人不淑,總看錯人怎麼辦,送你一雙識人的慧眼

兩個字:多、變。

多,是要多視角觀察,站在對方角度看問題,要儘可能收集更全面的信息,避免基於僅僅有限的證據就得出結論。打個比方,你要想真正聽懂《二泉映月》?那你可要跪著聽。

另外,相信人的多樣性,不要進行簡單的歸類和貼標籤。在恐怖分子的眼裡,世界上的人可能就是兩類:異教徒和教友。簡單的分類導致看問題的單一性,愛憎分明;類別的劃分導致了殘酷的鬥爭;膚色的劃分造成種族歧視…

變,相信人是會隨著時間、境遇發生變化的。不要用靜止的眼光看待別人。10年前的友人,10年後不一定就是可以託付的人。記得有個很老的電視劇叫《努爾哈赤》,裡面有這樣一個情節,努爾哈赤年輕的時候,有一次被明朝官兵追殺,一個漢人小夥子把他救了。幾十年後,努爾哈赤已成為後金大汗,攻略明朝的城池,殺害漢族百姓。他來到故地,尋找當初救過他的小夥子想要報恩,後來還真找到了。當然,小夥子也變成了老翁。恩人請他喝茶,恩人自己一飲而盡,當努爾哈赤也準備喝下的時候,他手下的一個大臣卻搶過去喝下。正當努爾哈赤正為手下人的“無禮”而怒目而視的時候,恩人卻已經坐在椅子上溘然長逝了,而那位替飲的大臣也毒發身亡。

幾十年前的救命恩人,因為時代、事態、身份、行為的改變,竟然成為索命殺手,這的確讓人深思。

人總是會成長,會變化。刻舟求劍,用僵化的眼光去看一個人是非常危險的。要與時俱進,用發展的眼光看一個人,不被經驗左右。

當你左眼看“多”,右眼看“變”時,你就接近擁有一雙識人的慧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