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后怎么防感染?电梯间、餐厅、办公室三大高危区要当心


上班后怎么防感染?电梯间、餐厅、办公室三大高危区要当心

返岗人员如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来自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给出的防控知识。

尽量选择步行、骑车、自驾上班

要推迟、减少会议和大型活动,切实用好“视频会议”和“掌上办公”。如果因为实际原因,一定要去办公室办公,建议尽量少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选择步行、骑车、自驾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务必全程佩戴口罩。

电梯间、餐厅、办公室三大高危地带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一般范围在1米左右。所以空气不流通,人员密度较大,人员来往较频密的地方,都是高危地带。在办公场所,按危险程度高低,分别是电梯间、餐厅、办公室。

搭乘电梯务必戴好口罩

建议能不搭乘电梯,尽量不要搭乘电梯;如果所在的办公室楼层实在太高,爬楼梯不现实,那么搭乘电梯时一定要戴好口罩。即使是去餐厅吃饭搭乘电梯,也不要着急摘下口罩。

对有条件的单位来说,一定要频繁为电梯间消毒,特别是接触最频繁的按钮区。

有人咨询,如果和武汉回来的人乘坐过同一个电梯,要不要执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乘坐同一部电梯,如果没有密切交谈等接触,并且确认该人未有发病,一般风险较低,不需要过度担心。

坐下吃饭最后一刻才可以摘口罩

餐厅是次高危地带。戴着口罩吃饭不现实,但千万记住,别着急摘口罩,坐下吃饭最后一刻才可以摘口罩。

避免面对面就餐,避免就餐说话。避免扎堆就餐,有条件的单位可实行分时段就餐。如果单位没有这个条件,大家尽量打包后单独用餐,也可以自带便当。

建议在办公室也尽量戴口罩

返岗的单位,即使大家都没有去过疫区,没有跟感染或疑似感染的人接触过,但考虑到近期也是流感高发期,大家在办公室尽量都戴上口罩。特别是一些服务型行业,工作中难免会与人产生一定接触,所以戴好口罩很有必要。

同时,建议彼此说话的时候,尽量保持一米远的距离,减少飞沫传播的风险。

办公室建议每天通风3次

开窗通风是一个良好的预防呼吸道疾病的方法。所以办公室要勤开窗常通风,建议每天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如办公室无法开窗,则要增加新风量。

可以用75%的酒精对办公场所公共领域内高频接触部位进行消毒,比如门把手、话筒等。

个人物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来消毒,同样可以用75%的酒精拭擦鼠标键盘,工作证,文具,椅子、办公桌面等。酒精要喷洒覆盖物件,自然晾干即可,不用擦拭。

勤洗手!勤洗手!勤洗手!

多数传染病都会通过接触传播,因此保持手部卫生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勤洗手。到单位,第一时间洗手;吃东西前,先洗手;到过电梯间、饭堂高危区,回来洗手;外出回来,马上洗手;要接触自己面部,特别是鼻孔与眼睛前,先洗手。

洗手时,要注意用流动的水和使用肥皂(洗手液)洗手,整个过程持续30秒,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

可使用七步洗手法:

(1)搓掌心。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搓手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清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 揉搓;

(4) 洗指腹。双手成弓形,彻底清洗指腹;

(5)洗拇指。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

(6) 洗指尖。指尖摩擦另一只手的掌心;

(7)洗手腕。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转动搓洗。

集中办公不建议使用中央空调等设备

这段时间,天气还比较冷。有人问开工后,单位能不能使用中央空调?

不建议写字楼、大厦启用中央空调等设备,如果有一个确诊患者在大厦里工作,那中央空调系统就很可能成为传播的高危因素,而对于中央空调的消毒,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来源:宁波晚报 记者 贺艳、现代快报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在一个月内与本公号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