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秀:沒有維持現狀這回事,不進則退,

【方秀:沒有維持現狀這回事,不進則退,而有些時候,靠冒險獲勝的機會要比謹慎大得多】

中企思智庫,企業家第一智庫:

3月8日,中企思智庫進行了首次“雲”直播,於彥忠秘書長在直播中提出的很多思想和精彩觀點得到企業家的高度認可和讚賞。

中企思智庫企業家理事會候補主席、福建閩威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方秀在直播後,感受頗深地寫下了一篇感受。他說,於彥忠秘書長對企業家概念的闡述給了我很大啟發。

今天,我們就與您一起分享這篇文章。


3月8日,聽了於彥忠秘書長的演講(直播),感覺非常好,特別是他對企業家概念的闡述,給了我很大啟發:企業家是一個自由的群體,自由不是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你不想做什麼可以不做什麼。

為什麼這麼講?我理解,因為企業家的本質是創新、是“無中生有”的創造者;是能夠承擔風險與擔當責任,對市場具有靈敏的判斷力的一群人;同時也是社會資源的高效組織者。要以企業家需要自由的市場環境,去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創造社會價值。

一、創新要付出代價,求穩也要付出代價,不進則退

熊彼特說,企業家的本質是創新,沒有創新也就不能稱為企業家。要創新就必須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而不是跟著別人去做,或者聽從別人的,讓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

因為市場從不是給定的,技術更不是外生的,而是由企業家“無中生有”創造出來的。每一個重大的技術發明背後都有企業家的身影,所有的新產品、新產業都是企業家創造出來的。即使是客戶需求、新市場內同樣是企業家可以創造出來的。

正如亨利·福特就曾創造出大眾汽車市場。彼時,汽車價格昂貴,只有有錢人才能擁有。直到亨利·福特出現,生產出T型車,使車的價格下降,才開拓了大眾汽車的市場。

重點是,由於這個新市場的創新能夠創造更多客戶、更多產品,同時也能夠創造就業。換句話說,這個新市場創新往往是經濟能夠由衰轉盛的關鍵。

因此,市場運行的核心就是企業家,特別是熊彼特講的創新企業家,而企業家創新需要自由的市場。

方秀:沒有維持現狀這回事,不進則退,


方秀董事長參加中企思智庫首次“雲”直播

二、如果你想知道既冒險而又不招致失敗的技巧,你只需要記住一句話:大膽籌劃,小心實施

市場瞬息萬變,稍一不小心就會血本無歸,而發現市場是企業家的核心才能之一。所以無論是政府、社會組織以及其他人,都要尊重企業家自己的選擇和判斷!換句話說,我們不能強迫企業家改變管理方式、增加產能、政策優惠等,我們只需要創造更加自由的市場環境。

而且企業家憑藉其冒險意識,總能在靈敏地捕捉到市場機會時,快速出擊。娃哈哈集團創始人宗慶後曾說,很多年過去了,自己依然清楚記得那一天的情景:1987年夏天的一個下午,天氣悶熱,杭州的小巷子裡見不到人影。自己騎車出了家門,去幹一件有些冒險的事情——靠借來的14萬元錢,去接手一家連年虧損的校辦工廠。

正是由於宗慶後的冒險精神與敏銳的市場判斷能力,才使他能離開常人的競爭領域,發現新的藍海——兒童營養液的市場,創建了娃哈哈集團,積累財富。

三、過去28年,我付出了代價,贏得的卻是自由和光輝的未來

企業家是各種生產要素的組織者,沒有企業家的組織,各要素分散,不能產生價值,更不能創造更高的價值。所以讓企業家有一個自由的市場、自由的空間,才能組織起來生產中各要素,創造最大的價值。

市場是生產者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過程。消費者決定生產什麼,生產多少,生產者只是服從消費者的指令。消費者是怎樣對生產者發號施令的呢?

在自由市場中,解決這個問題的人是企業家。企業家憑藉自己的警覺,發現消費者的需求,然後評估自己能夠使用的生產要素,進行計算,包括估計未來的價格和銷量。如果他認為有利可圖,就組織生產要素進行生產。

德魯克講過一個案例,說到印度賣輕型摩托賣不掉,後來發現農民把摩托車上的發動機拆下來,做抽水機澆他們的稻田。後來這個廠家就不做摩托了,直接做抽水機。企業家總會低價購進一籃子的生產要素和原材料,最後以產品的形式高價賣出同樣這一籃子東西(物理形態不同)。高價賣出意味著他滿足了消費者迫切的需求,為消費者增添了價值,為社會創造了財富。

總之,我從事創辦和管理企業28年來,經歷很多失敗和挫折,如今面對新的快速變化的市場,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在自由的市場中翱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