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中被李雲龍吐槽的“漢陽造”,來自於1896年,德國人對河北人的忽悠

縱談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歷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歡迎關注“青史觀”,每天為您帶來新鮮、有趣、乾貨滿滿的歷史故事。


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關於《亮劍》電視劇中屢次被吐槽的槍械“漢陽造”的故事。


《亮劍》中被李雲龍吐槽的“漢陽造”,來自於1896年,德國人對河北人的忽悠


“漢陽造”,顧名思義,就是漢陽兵工廠所出產的步槍。這類槍械的大批量製造得追溯到公元1896年。19世紀默契,河北南皮人張之洞在湖北武漢奉命建設漢陽鐵廠,並以之為資源,建設了近代著名的漢陽兵工廠。但是大家知道,中國軍工業落後,當時的武器製造技術只能依賴進口。


而當時完成統一的德國成為新興的歐洲強國,加上當年毛瑟兄弟所建設的兵工公司聲譽很大,清末的洋務派非常迷信德國的技術,就打算從此進口槍械技術。


《亮劍》中被李雲龍吐槽的“漢陽造”,來自於1896年,德國人對河北人的忽悠

德國的毛瑟兄弟


當時就有德國商人看準了這一點,“忽悠”清廷的負責人,將技術賣出。當年毛瑟公司有一款1888式步槍,商人就謊稱這是德國目前最先進的步槍樣式。聽信了對方的負責人沒有多打聽,就花高價買下了這款槍械的技術。


《亮劍》中被李雲龍吐槽的“漢陽造”,來自於1896年,德國人對河北人的忽悠

漢陽造步槍


清末洋務派雖然醉心國外技術,但是很多人都不是專家,對國外技術的實時動態也不瞭解。拿負責漢陽鐵廠和兵工廠的張之洞來說,他儘管提倡西學,但是卻對近代工業一竅不通。當年還鬧出了購買來的鍊鋼爐不合適,煉出的鋼材不合格的笑話。


實際上,這款1888式步槍存在很多缺陷,比如易於炸膛、裝彈退彈困難等,在問世後就遭到了德國軍方的嫌棄。而德國也很快在1898年研製出了更靠譜的1898式步槍。這款落後的槍械被德國人賣往了中國、土耳其和非洲。


《亮劍》中被李雲龍吐槽的“漢陽造”,來自於1896年,德國人對河北人的忽悠

漢陽兵工廠舊影


換句話說,當初德國商人高價賣給清政府的,其實是一款落後且性能不佳的槍械。


不過,閉目塞聽的清廷官員對此一無所知,這款槍於1896年開始生產,因為是漢陽兵工廠出產,所以又被稱作“漢陽造”。而江南製造局也於1899年開始批量生產這款槍。


《亮劍》中被李雲龍吐槽的“漢陽造”,來自於1896年,德國人對河北人的忽悠

三八大蓋


在中國近代史上,這款落後的槍械被漢陽兵工廠以及其他各地兵工廠大量仿造,數量達到了百萬級。這款槍也在清末和民國時期的中國軍隊中廣泛使用。因為中國工業水平落後,這款槍的中國版甚至還達不到德國原本的性能。在實戰中它的弊端也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在抗戰時期,漢陽造的有效射程、精準度、可靠性都不及日本軍隊裝備的“三八大蓋”。這也無怪乎《亮劍》電視劇中的日本將領筱冢義男會吐槽,八路軍還拿著上個世紀末的武器和我們作戰。這所謂的武器中的一種,就是這漢陽造步槍。


《亮劍》中被李雲龍吐槽的“漢陽造”,來自於1896年,德國人對河北人的忽悠

張之洞


而在當時的雜牌武裝和地方作戰部隊和八路軍、新四軍中,這款槍還是被大量應用。而以如此落後的武器,中國軍隊最終取得了抗戰的勝利,也足見先輩們當年的條件是多麼的艱苦!


好了,今天我們的故事就說完了,歡迎關注我們下次發佈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來說您想聽的故事,想了解的歷史,我們儘量滿足您的要求,講給您聽。


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簽約,本號內文章未經許可,嚴禁轉載、抄襲,違者必究!請您文明評論,杜絕謾罵、攻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