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侗仁有哪些有名的美食?

123zcd


銅仁地區是貴州省一個重要的轄區,這裡居住著有漢、銅、土家、苗族、仡佬等29個民族;在歷史上銅仁就以後融合了來自江南、巴蜀、荊楚等地的移民,也薈萃了各地的飲食習俗和烹飪工藝,銅仁美食以其獨特的包容性備受食客喜愛。


銅仁地區的特色美食包括有:社飯、涼拌折耳根、刨湯肉、盤信豆腐、松桃滷鴨、滑肉、江口豆腐乾、江口米豆腐、德江旱鴨、酸扎魚、紅燒板栗鴨、侗鄉醃魚、松桃爛糊橋米豆腐、思南羊肉粉、泉口豆腐絲、羊肉燜豆腐、米蝦等,這些都是銅仁地區既傳統,又美味的美食哦。刨湯肉是貴州省銅仁地區的傳統風俗習慣,在殺年豬、迎新年的民俗活動中,用新鮮、肉嫩、熱氣尚存的鮮嫩豬肉,經過精心烹製的美食,是非常的美味。肉質鮮嫩,連那口湯的味道都是異常的鮮美。所以親朋好友圍坐在一起,熱熱鬧鬧的吃著刨湯肉,那氛圍猶如辦大喜事一般。
松桃滷鴨,也叫做蓼皋滷鴨,它是松桃地區民間流傳已久的傳統食品,至今為止已有數百年曆史,在長期的飲食文化累積中,美味的滷鴨不僅僅是在當地備受廣大群眾們的喜愛,而且也隨著旅遊網絡的不斷髮展下,更是名揚海內外地區。蓼皋滷鴨,色澤金黃誘人、氣味芳香濃郁,皮酥肉嫩味道鮮。來到松桃,滷鴨是不得不嘗試的美食之一哦。


祥子大作戰


1、社飯 銅仁市城鄉“春社日”有吃社飯的傳統習俗。社飯的主要原料青蒿、鮮嫩野蔥,洗淨切細,擠出苦澀,用茶油入鍋炒熟出鍋,再擠出炒出的苦水。臘肉洗刮乾淨,沸水煮熟後切成蠶豆大的顆粒。大米、糯米按6:4的比例, 大米淘洗後入鍋煮片刻,筲箕濾去水分;糯米淘洗後溫水浸泡半小時,筲箕濾去水分。按米總量配15%的臘肉,20%的青蒿,15%的野蔥及適量食鹽,主料、 輔料拌勻後,鬆散地入蒸蓋好,蒸熟,即可食用,是銅仁小吃中的主要代表。

2、鍋粑粉 其正宗製作乃以優質綠豆、大米為原料,經浸泡、磨漿、沿鍋燙熟,外表呈黃綠色、內起蜂窩狀,有綠豆清香,再佐以姜蔥、油辣椒、肉哨等配料,食之脆香酥爽,更有清熱去火之功效。

3、米蝦 米蝦為銅仁的米豆腐,外型獨特且別具風味。其外形如河蝦,味道爽滑。在其上放上切碎的榨菜、酥花生、酥黃豆、鹽菜、蔥花等配菜,再淋上用紅油、薑汁、醬油、麻油、花椒油、醋、蒜水等調成的汁。紅白綠相間,酸辣可口,養顏開胃,對夏日中煩燥的胃也是一種保養。

4 、糖麻圓 形如雞蛋,色澤紅褐,以芝麻裹面,色香味俱佳。其製作方法以糯米加少量大米打粉,加水揉成麵糰,捏成圓狀,放入加有紅糖(或白沙糖)的油鍋裡炸制而成。有色鮮香郁、粘糯適中、味甜不膩、外形美觀等特點,老少咸宜。

5 、糖醋芝麻冰涼粉 主要原料有:涼粉籽( 又名冰粉籽),鹼水、石灰水、白(紅)糖、香醋、芝麻等。製作時將涼粉籽裝入布袋內,置於一定比例的鹼水、石灰水和冷水中揉製出漿發生化學反應而成。其形如冰塊,晶瑩透明,食之滑刷爽口、清香酸甜、透涼沁脾、解熱止渴等特點,老少喜食。

6 、餈粑 銅仁餈粑,亦有“年粑”、“壽粑”、“拋梁粑”之稱,其用途一是逢年過節贈親友,素有“拜年拜年,餈粑上前”的習俗,二是招待客人,三是農村建房上樑時用於向眾人拋灑,謂之“拋梁粑”,有喜慶吉祥之意。傳統的銅仁餈粑,選用本地糯米,經過淘、泡、蒸之後,用人工捶打使米粒完全粘合後揉成圓狀,可直接食用,也可燒烤、油炸,其味香、軟、糯,再配以用優質黃豆炒熟後研磨成細粉的調料,實是人間一大美食。

7 、泡酸蘿蔔 泡菜是銅仁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它不僅製作簡便,原料充足,經濟實惠,省時省力,便於保存,而且還脆嫩鮮香,花樣多變,清涼爽口,富有營養,增進食慾,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而其中以酸蘿蔔為其經典之作。泡酸蘿蔔主要以蘿蔔為原料,浸泡在加有多種調味料和香料的鹽水中,經發酵製作而成的。蘿蔔在鹽水中發酵,主要是在乳酸菌的作用下進行。乳酸菌是利用原料中的糖分發酵生成,乳酸能抑制有害微生物活動而起到保存泡菜的作用,並使蘿蔔產生酸味,清脆涼爽,質地清脆,香氣濃郁,成酸甜鮮,稍帶辣味,便於貯存。

8 、油粑粑 (又名為馬泡) 油而不膩的油粑粑,常常會是銅仁人民早餐中的一部分。它以大米、糯米、黃豆三種主料分別以3:4:3的比例分別浸泡半天,再一起磨漿,可依個人口味加入蔥絲、蒜苗絲和糟辣椒,再以小勺盛滿倒入特製的盒中,放入加熱的菜油鍋裡,至變成焦黃色後控掉油即可食用。其口感香脆,色澤黃亮,糯香純正,粘度適當,不粘牙。

9 、折耳根 又名魚腥草,白色草根狀,有須,風味獨特且香味濃郁,是銅仁市民餐桌上的常客。盛夏時節,挑選嫩而脆的折耳根掐成小段,用醋、醬油、油辣椒、小蔥、味精、鹽等調料涼拌,不但美味,還可清涼消暑。也可以用來炒臘肉,是市民待客的一道佳餚。

10、綿菜粑 相傳有上百年曆史。最初用於中秋、重陽兩個節日,有喜慶豐收之意,後逢年過節亦有食用習慣。其主要原料為糯米、大米、白蒿,經過浸泡、混合、濾幹、磨粉、篩細、打芡、揉捏、蒸熟而成,也可根據需要包入各種餡子。銅仁綿菜粑具有軟綿和柔糯,香甜爽口等獨特風味。

選用http://www.sohu.com/a/167162828_422697


誰讓你幹活


貴州的銅仁是我的家鄉,我對家鄉的小吃還是比較瞭解的。

給大家介紹一下豬腳紅薯粉,紅薯粉,即是銅仁印江的特產,也是必不可少的小吃。

米豆腐色澤嫩黃口味絕佳非常好吃。。很出名。

牛肉鍋巴粉家牛肉湯,加鍋巴粉,營養口味絕佳。是銅仁這邊小吃必吃的,

雞蛋片包肉,咋好的雞蛋,片兒包著肉蒸熟了,吃再加一點自己調的辣椒粉,讓人看著就流口水。

神仙豆腐具體做法,我不知道怎麼做的,但是色澤翠綠光看著就有食慾的小吃。

油滋巴巴用糯米漿包裹著,紅豆蔥花兒,早晨原型是一到物美價廉的很便宜的小吃,老少皆宜。

鍋灰粑粑,用韭菜雞蛋糯米將做成的一種薄餅好吃。開胃是家喻戶曉的小吃。

甜米酒吃多了不會醉,但是又有酒味讓人愛不釋手!

馬屎漢一種野菜經過煮熟,涼拌以後很有口感,是每家美和都會做的小吃。

絲娃娃口味多種換來換去吃都吃不利。

罐罐牛肉紅薯粉有很隆重的本土特色土家秘製好吃營養開胃一消化就是有點貴。

還有很多的小吃介紹不完呢,給下次留一點吧。 想吃的看客想要吃的,可以回覆我給你們打五折罐罐牛肉紅薯粉。








黔味佳


銅仁市,貴州省轄地級市,有“中國西部名城”之稱。位於貴州省東北部,武陵山區腹地,東鄰湖南省懷化市,北與重慶市接壤,是連接中南地區與西南邊陲的紐帶,享有“黔東門戶”之美譽,聚居著土家、漢、苗、侗、仡佬等29個民族,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70.45%。想去銅仁的小夥伴,是不是好奇少數民族佔比那麼高的城市,有什麼特色小吃美食呢?少數民族聚居地,各種特色小吃美食是不說的了,小編在此給大家推薦一下銅仁十大特色小吃美食,跟著本地人吃準沒錯!每個地方最好的味道,只有本地人才知道,跟著我的推薦,讓你美食之路上不踩雷!

1.銅仁社飯

銅仁市城鄉“春社日”有吃社飯的傳統習俗。社飯歷史久遠,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做法: 社飯的主要原料青蒿、鮮嫩野蔥,洗淨切細,擠出苦澀,用茶油入鍋炒熟出鍋,再擠出炒出的苦水。臘肉洗刮乾淨,沸水煮熟後切成蠶豆大的顆粒。大米、糯米按6:4的比例, 大米淘洗後入鍋煮片刻,筲箕濾去水分;糯米淘洗後溫水浸泡半小時,筲箕濾去水分。按米總量配15%的臘肉,20%的青蒿,15%的野蔥及適量食鹽,主料、 輔料拌勻後,鬆散地入蒸蓋好,蒸熟,即可食用,是銅仁小吃中的主要代表。

2.銅仁鍋粑粉

做法:

其正宗製作乃以優質綠豆、大米為原料,經浸泡、磨漿、沿鍋燙熟,外表呈黃綠色、內起蜂窩狀,有綠豆清香,再佐以姜蔥、油辣椒、肉哨等配料,食之脆香酥爽,更有清熱去火之功效。

3.銅仁米蝦

米蝦為銅仁的米豆腐,外型獨特且別具風味。其外形如河蝦,味道爽滑。在其上放上切碎的榨菜、酥花生、酥黃豆、鹽菜、蔥花等配菜,再淋上用紅油、薑汁、醬油、麻油、花椒油、醋、蒜水等調成的汁。紅白綠相間,酸辣可口,養顏開胃,對夏日中煩燥的胃也是一種保養。

4.銅仁糖麻圓

形如雞蛋,色澤紅褐,以芝麻裹面,色香味俱佳。其製作方法以糯米加少量大米打粉,加水揉成麵糰,捏成圓狀,放入加有紅糖(或白沙糖)的油鍋裡炸制而成。有色鮮香郁、粘糯適中、味甜不膩、外形美觀等特點,老少咸宜。



5.銅仁餈粑

銅仁餈粑,亦有“年粑”、“壽粑”、“拋梁粑”之稱,其用途一是逢年過節贈親友,素有“拜年拜年,餈粑上前”的習俗,二是招待客人,三是農村建房上樑時用於向眾人拋灑,謂之“拋梁粑”,有喜慶吉祥之意。傳統的銅仁餈粑,選用本地糯米,經過淘、泡、蒸之後,用人工捶打使米粒完全粘合後揉成圓狀,可直接食用,也可燒烤、油炸,其味香、軟、糯,再配以用優質黃豆炒熟後研磨成細粉的調料,實是人間一大美食。


6.銅仁泡酸蘿蔔

泡菜是銅仁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它不僅製作簡便,原料充足,經濟實惠,省時省力,便於保存,而且還脆嫩鮮香,花樣多變,清涼爽口,富有營養,增進食慾,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而其中以酸蘿蔔為其經典之作。泡酸蘿蔔主要以蘿蔔為原料,浸泡在加有多種調味料和香料的鹽水中,經發酵製作而成的。蘿蔔在鹽水中發酵,主要是在乳酸菌的作用下進行。乳酸菌是利用原料中的糖分發酵生成,乳酸能抑制有害微生物活動而起到保存泡菜的作用,並使蘿蔔產生酸味,清脆涼爽,質地清脆,香氣濃郁,成酸甜鮮,稍帶辣味,便於貯存。

7.銅仁油粑粑

(又名為馬泡) 油而不膩的油粑粑,常常會是銅仁人民早餐中的一部分。它以大米、糯米、黃豆三種主料分別以3:4:3的比例分別浸泡半天,再一起磨漿,可依個人口味加入蔥絲、蒜苗絲和糟辣椒,再以小勺盛滿倒入特製的盒中,放入加熱的菜油鍋裡,至變成焦黃色後控掉油即可食用。其口感香脆,色澤黃亮,糯香純正,粘度適當,不粘牙。

8.銅仁綿菜粑

相傳有上百年曆史。最初用於中秋、重陽兩個節日,有喜慶豐收之意,後逢年過節亦有食用習慣。其主要原料為糯米、大米、白蒿,經過浸泡、混合、濾幹、磨粉、篩細、打芡、揉捏、蒸熟而成,也可根據需要包入各種餡子。銅仁綿菜粑具有軟綿和柔糯,香甜爽口等獨特風味。

9.銅仁鍋貼

鍋貼,是銅仁特色小吃,屬於煎烙餡類的小食品。製作精巧,味道可口。根據季節配以不同鮮蔬菜。鍋貼包制時一般是餡面各半,呈月牙形。鍋貼底面呈深黃色,酥脆,麵皮軟韌,餡味香美。從某種意義上說,日本人所謂的餃子都是鍋貼。鍋貼是大眾風味小吃。稻香居鍋貼以其選料嚴謹、製作精細、品質優美而聞名古城。成品灌湯流油,色澤黃焦,鮮美溢口。東北也稱水煎包。鍋貼跟煎餃不能混淆。兩者並不一樣。






常曉舟


沿河沙子空心李

沙子空心李因果肉與核分離而得名,產於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沙子鎮,以南莊、永紅兩村為佳,是區域性特色水果。果色青灰鮮豔,果肉脆嫩,酸甜適度,營養豐富,芳香可口。2006年,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沙子空心李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據沿河縣誌記載,沙子空心李從1858年起在沙子鎮沙壩村一帶開始栽種。

江口蘿蔔豬

江口蘿蔔豬是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的特產。“江口蘿蔔豬”的發展歷經數百年,所產蘿蔔豬皮薄、肉嫩、味美而遠近聞名,因其形狀像蘿蔔,長不大,稱為蘿蔔豬。江口蘿蔔豬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江口蘿蔔豬又叫“鑽子頭”。該品種是江口縣人民在長期的放牧飼養過程中,通過人工選育選配和自然選擇形成的特有品種。

玉屏茶油

玉屏茶油是貴州銅仁玉屏侗族自治縣的特產。玉屏茶油產地範圍為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平溪鎮、大龍鎮、田坪鎮、朱家場鎮、新店鄉、亞魚鄉共6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小奇君


銅仁最好吃的應該是羊肉米粉還有冰粉,那個感覺爽,剛從哪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