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屋:夜宿黃龍溪


白屋:夜宿黃龍溪


過年七天高速收費免費結束,我們才從西安出發,一路飈來成都,到了黃龍溪鎮。

該鎮屬四川省歷史文化古鎮及省級著名旅遊風景區,不僅風光秀麗、環境優美,還是馳名中外的天然影視拍攝基地。同行的夥伴告訴我,這裡曾是著名的電影《芙蓉鎮》的拍攝外景地,便真的信以為真,還在朋友圈分享了一組照片,說我將要夜宿芙蓉鎮。

可上網一查才發現,它倒是國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國家級環境優美小城鎮,素有影視城“中國好萊塢"”之稱,先後有《卓文君與司馬相如》、《海燈法師》和《秦淮世家》等100餘部影視片在此拍攝,卻就是沒有《芙蓉鎮》。大學時聽過謝晉導演做過一次講座,也是謝粉,倒是很想在此邂逅胡玉音,可惜,它的拍攝地卻在湖南。

白屋:夜宿黃龍溪


黃龍溪古鎮主要的特色是:古街、古樹、古廟、古水陸碼頭、古建築和古樸的民風民俗。一條溪流從鎮的中間貫穿而下,兩岸人家密佈,商賈羅列,很是熱鬧繁華。據《仁壽縣誌》載:“赤水與錦江匯流,溪水褐,江水清,古人謂之黃龍溪清江,真龍內中藏。”黃龍溪古鎮就因此得名了。

沿著溪流順水而下,商家遍佈,讓人想起柳永的“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的美妙詞句來。各種小吃,各種玩藝兒,各種工藝品,應有盡有,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四川人多是吃貨,各家吃鋪裡賣的焦皮肘子、珍珠豆花、野菜炒蛋、魚腥草、紅燒黃辣丁等美食,一路嘗過去,就已經吃飽了。

雖然是淡季,雖然已經是過年後上班第一天,可成都人好像都來到了這裡,車子把公路擠得滿滿當當,水洩不通。

沿街走著,許多商家看我們是外地客,都想兜攬去她家住,我們也想早點把行李放下,於是就找了家客棧,上到頂樓,可以俯瞰小鎮臨街房,算是安頓了住所。

扔下行李,又順著溪流,走到河邊。站在岸邊,可以看到河上修築的攔河圍堰引水灌溉的水利工程。河水平靜地在眼前流過,據說黃龍溪的萬畝良田今日由是灌溉,它恰似一座小型“都江堰”。街道上,樹齡在數百年以上的古榕樹有好多株,盤根錯節的樹根和濃廕庇日的樹蓋,增添了古鎮的濃郁的古貌古趣。許多人都買了紅布條掛在樹上,以祈求自己的平安發達。

走的累了,來到一家寺廟邊的茶舍,要了碗叫飄雪的茶,慢慢地品了起來。

忽然想,如果能在這樣的古鎮上安度晚年,的確是件不錯的事。品著茶水,聽著當地人的故事或者戲曲,有空了搓搓小麻將,真也是一種慢生活。向店家一問,連吃帶住一個月,每人一千三百塊,感覺真的便宜。

見過一些終南山的隱士,但我以為,那樣的生活方式於我並不切合實際。一則脫離了現世,咱還有老人孩子的責任沒有盡完,故於我不合適;二則,我還沒有足夠的錢財支撐我做隱士的。在此倒是可以的,一二個月,躲進小樓,可不就成一統了。

白屋:夜宿黃龍溪


天快黑的時候,走在街上,見許多店鋪已經關門了。雖然說是淡季,但以四川人的性格,現在遠不是打烊的時候的。

想想剛才走過的小街,許多地方都是空空落落。

都市人在熱鬧中憋的久了,總要找個地放釋放,總要有個發洩的地方。所以,小鎮的確是個不錯的去處。但都市人晚上都要回去的,住在這裡的人畢竟是少數。可這裡的住宿店家,少說也有幾百家。

近年來,去的古鎮也不少了。但中國的多數古鎮,都是抄襲照搬,沒有創新,沒有獨特的構想。而且,即使眼前的這個古鎮,也在無限地自我膨脹。它不斷地向四周擴大,結果,原本就那麼一點生意,被更多的人搶,弄得大家都沒錢賺了。

在一個全民旅遊、全域旅遊的時代,有些古鎮的建設,真的應該好好規劃一下了。


白屋:夜宿黃龍溪


另附:

草稿打完,忽然感覺肚中飢空,抬腕一看已經快到九點鐘了。跑到街上,發現許多店鋪面早已關張。好在還有當地特產“一根面”有賣,花十五塊,買得一碗,狼吞虎嚥,盡興而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