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提灯者”,脚下皆有光 ——山东大学援鄂医疗队一线战“疫”记

最美“提灯者”,脚下皆有光 ——山东大学援鄂医疗队一线战“疫”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山东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自1月25日晚派出第一批医疗队伍飞赴武汉,参与一线战“疫”以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已先后派出四批医疗队奔赴湖北。这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战士们”视病房如战场,全力投入到救治病人、阻击疫情的工作中。他们不仅克服重重困难坚守在岗位上,更是将最新的技术和科研成果应用到战“疫”第一线,取得了骄人的“战果”。


出征:责任在肩,不计生死

从疫情发生以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的医护人员们纷纷主动请战,代表学校加入山东省援鄂医疗队,前往灾区救护前线,全力投入到抗击新型肺炎的“战疫”中。

最美“提灯者”,脚下皆有光 ——山东大学援鄂医疗队一线战“疫”记

脱下白衣,他们是父母、子女;穿上白衣,他们是与所有“逆行者”一起抗击在一线的战士。他们不畏困难,不计生死,争分夺秒赶赴“战场”,只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山大二院呼吸内科护师李玉珍作为第一批奔赴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在前线日记中写下这样的话:“群里说省里需要组建医疗队支援武汉……一位主动请缨的同事一句‘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让我深受触动,我也加入了报名的队伍。我有幸被选中了,成为第一批医疗队成员。”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李颖霞也是山东省首批援鄂医疗队员之一,面对即将到来的艰难险阻,她没有一刻犹豫与后悔:“从报名来湖北的那一刻起,我心里从没有犹豫过、担心过、害怕过。作为一名工作25年的老护理人,我有信心、有能力做好自我防护,同时能够护理好每一位病人。”

得知援鄂的医护人员们即将冲锋在前,没有入选医疗队的同事们、家属以及所有山大师生愿意做他们最坚实的后盾和依靠,为奔赴战“疫”前线的医务工作者们加油鼓劲。

援鄂医疗队员曲仪庆的妻子通过视频叮嘱他“在做好安全防护、注意身体的前提下,尽职尽责,等待凯旋而归”。齐鲁医院内科主管护师于书卷的女儿不仅仔细地为她准备了所需用品,还将妈妈前往抗疫一线的事作为自己作文的素材。


战“疫”: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医护人员到达湖北后,他们面对的,除了疫区严峻的形势、繁复的工作流程等客观问题外,还有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应。首批援鄂医疗队的带队领导去接管医院考察后发现,实际情况比队员们想象的要严峻得多:“条件很艰苦,当地医护人员处于非常疲惫的状态,几乎是在连轴转。”

第二医院援鄂国家医疗队队长马承恩说,在医护人员刚到达所要接管的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1区7楼重症病区时,医护人员在对设备程序不熟悉、防护用品不到位、舟车劳顿的疲惫状态下,仍在到达的当天晚上收治了29名重症病人。领队魏峰涛说,虽然事前做过心理准备,但首批患者短时间内来的数量多、病症重,医疗队同时上了两组医生和护士。在所有队员的团结和坚持下,整个流程十分平稳有序,经过一整晚的忙碌,所有病人都安全顺利地转入病房。

对于每一位队员来说,经过培训上岗后,随着对工作流程的熟悉、收治新冠肺炎病人常态化,越来越多的困难也暴露在眼前。没有暖气空调,不能按时吃饭休息,长时间穿着防护服、佩戴防护器具导致汗如雨下、起疹子、生出压疮,工作任务繁重,每个人都是冒着风险、超负荷运转的状态……

这些在普通人眼中难以忍受的艰苦工作成为了每一位医疗队员的常规工作。

在这些困难和压力下,队员们团结一心,没有人去计较个人的安危与得失,他们互相鼓励、帮助,只为把病人治好。齐鲁医院呼吸专业护师盛东芹在日记中写道:“回想刚来的那几天,每天看到防护服都委屈得想哭,因为太难受了。但是,21天了,我们的工作不再是鸡飞狗跳,而是忙中有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良好运行的团队离不开每一位成员的努力。每次上岗前,魏峰涛会挨个检查每位队员的防护服穿戴,反复确认没有问题后,才让他们进入病房。“防护是一个最大的关口,我要求大家,每个班次的上班人员都要反复强调安全操作的问题,绝对不能掉以轻心。”魏峰涛还说,“我特别感谢队长马承恩,马主任58岁了,身体也不好,但他兢兢业业,事无巨细,为团队树立起一面精神大旗。护理部副主任董红是医疗队联络员,她不仅在工作中要求严格,也很关心护士们的生活,还与当地医院、政府机关做了很多沟通工作。”

在一边忍受艰苦危险的条件,一边克服自身困难的过程中,医疗队员们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救治新冠肺炎患者遇到的工作难题

:面对由与普通话差异巨大的湖北方言带来的沟通不便,队员们制作出“护患沟通本”,与语言不通的患者进行交流。面对病房内没有中心负压装置,只能用感染风险较高的电动吸引装置倾倒痰液的问题,队员们想出办法,使用一次性负压吸引筒,避免了因倾倒痰液而产生的感染风险。齐鲁医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长、齐鲁医院主任医师李玉在接管了病情严重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十七病区后,与病区主任胡昭结合齐鲁医院治疗病毒性肺炎、呼吸衰竭的经验,紧扣诊疗方案,创新了治疗措施,加快了患者的恢复速度。

最美“提灯者”,脚下皆有光 ——山东大学援鄂医疗队一线战“疫”记

山大二院冯昌为病人气管插管建立呼吸通道

在战“疫”过程中,医疗队员们对新冠肺炎患者的精心护理、治疗和鼓励给患者带去了温暖,而患者的痊愈以及表达出的对医疗队员们的感谢与支持也让队员们无比感动。齐鲁医院呼吸科主管护师张静静说:“和年幼的孩子分离我没哭;战场上累到颈椎病复发我没哭;从隔离病房出来,全身衣服湿透我没哭。但是当被患者集体点赞、看到患者治愈出院的那一刻,我没忍住自己的眼泪。我们最渴望的,是患者的平安;我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患者痊愈出院。

在给一位五十多岁的阿姨抽血的时候,因为血管不好找,张静静凑近阿姨寻找血管,但阿姨担心会把肺炎传染给张静静,主动提出让她不要离自己太近。马承恩也提到一位让他印象深刻的患者,尽管他的病情严重,但每次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尽力救治他的医疗队员们,“我们每次过去查房,他都会跟我们开个玩笑,说声谢谢,一边说话一边冲我们笑。那个时候,我们是非常高兴的”。正是这些患者的支持、感激与自然表露出的爱,带给了坚持在战“疫”一线的医疗队员们更多的信心和动力,让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更加坚守内心。


榜样:党旗飘扬,党员冲锋

“共产党人时刻听从党召唤。”这是党对共产党员的要求,也是每一位共产党员的高度自觉。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齐鲁医院和第二医院的广大党员干部同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教诲,紧要关头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为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想信念,化身一面面鲜红的党旗飘扬在战“疫”一线,鼓舞斗志,安慰病人。

最美“提灯者”,脚下皆有光 ——山东大学援鄂医疗队一线战“疫”记

“我是共产党员,请把首批前往武汉的任务分配给我!”“报名!不计报酬,不论生死!请党组织考虑!”“我报名!随时待命!”……齐鲁医院和第二医院广大党员和医疗队员的一封封坚定的请战书、一个个鲜亮的红手印汇成涓涓暖流抵抗疫情带来的“寒流”。山东省首批援鄂医疗队重症组副组长、齐鲁医院首批医疗队队长李昊是一名预备党员,当接到党组织要求赴湖北疫情一线的召唤后,他毅然随队奔赴黄冈,留下“最美逆行者”的背影。齐鲁医院超声科的党员们也在时刻准备着听从党的召唤,奔赴抗疫第一线。他们说:“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护人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冲锋在前,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为党旗添彩,为党徽增光!超声科党支部全体党员众志成城,踊跃请战,申请参加抗疫最前线,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信心百倍,为人民健康而战!”广大党员干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和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和热爱,彰显医者的仁心与担当,他们在危难时刻的坚守与大爱谱成了一曲救死扶伤的赞歌,成为了人民群众最坚实的依靠。

在阻击疫情的黄冈前线,党员干部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在工作中切实践行初心和使命,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精神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与追随。

看到身边的党员们舍身忘我奋力投身防控一线工作,许多一线医护人员深受感动和震撼,他们在一天忙碌的工作结束后都不约而同地递交了“火线入党”申请书,并且在临时党支部进行了入党宣誓。1月30日,在连续上了两个夜班后,第二医院援鄂医疗队医生张鲁利用下夜班在酒店休息的时间,郑重地写下了入党申请书:“写下这份入党申请书,我就更有理由冲在最前面,更有理由承担最艰巨和危险的任务。”同日,齐鲁医院党组织也收到了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李颖霞的入党申请书:“这次,我要求‘火线入党’,最初是源于面对疫情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的那份激情。其次,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再次,我觉得写下这份入党申请书,我就更有理由冲在最前面。”一封封入党申请书是前线医护人员对责任的承担,也体现了他们必胜的决心,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党的凝聚力、感召力与向心力。


期待:“战果”丰硕,平安凯旋

“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是山东大学援鄂医疗队的真实写照。自疫情发生后,齐鲁医院分四批派出了150人医疗队援鄂,其中第四批医疗队即山东省第五批医疗队整建制接管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两个病区;截至3月9日,累计救治患者109人,其中重症67人,危重症10人,累计开展核酸检测386次,治愈出院29人。第二医院第四批整建制派出的医疗队,截至3月9日,累计救治患者85人,其中重症71人,危重症17人,累计开展核酸检测142人,治愈出院26人。

山东大学援鄂医疗队的队员们用精湛的专业技能和仁心仁爱的医者精神,争分夺秒地与死神赛跑,在技术层面充分利用自己的特色专长,取得了丰硕的“战果”,当之无愧地成了危重症患者的“守护神”。据前线传回的好消息,在2月28日凌晨2点,山东省第二批赴湖北医疗队队员、山大二院急诊重症专业副主任医生郝学喜与其团队共14人,为黄冈大别山病区内一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实施卧位通气治疗,患者最终转危为安。这次成功得益于第二医院的自主知识产权——俯卧位通气体位管理垫。该项设备的运用能够为俯卧位通气的患者提供较好的身体的支撑,保护患者的人工气道以及呼吸机管路,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为其提供安全保障。此项专利的主要发明人、山东省第二批赴鄂医疗队队员宋淳如说:“我们研发的俯卧位通气体管理垫能够在疫情治疗期间发挥作用,这使我们感到十分兴奋,这是医疗人员价值的体现。”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主任医师曲仪庆、李玉,主任护师周敏(女);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副主任医师魏峰涛、副主任护师董红(女),共5人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山东大学援鄂医疗队医护人员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他们向“疫”而行,无所畏惧;面对险情,不计生死。有赖于这样一些不辞艰辛、无私奉献的“提灯者”,我们相信曙光就在眼前,再凛冽的寒风也挡不住温暖的阳光。春回大地,花开山大。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可以摘下口罩,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手捧鲜花迎接全体战“疫”英雄们平安归来。


素材 | 山东大学报

文 | 孙栗昕明 张泽 

图 | 资料

最美“提灯者”,脚下皆有光 ——山东大学援鄂医疗队一线战“疫”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