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橋邊的孟婆,為何千百年來無人敢惹?看了《山海經》恍然大悟

孟婆雖然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但是在人們的心中對孟婆這一人物卻印象深刻,她常駐在奈何橋邊,為所有前往投胎的靈體提供孟婆湯,以消除前世的記憶。

在民間流傳的故事中,六界之內無人敢惹孟婆,那麼,孟婆的真實身份到底是怎樣的?為何從來沒有人敢惹她呢?

關於孟婆的來源有很多種說法,其中之一便是孟婆在三界分開之時便早已在世上,本為天界的一個散官。

但是當她看到世人即便死了,也放不下世間的恩怨情仇,於是便來到了陰曹地府的忘川河邊,在奈何橋的橋頭立起一口大鍋,將世人放不下的思緒煉化成了孟婆湯讓其喝下,便忘記了生前的愛恨情仇,卸下了生前的包袱,走入下一個輪迴。

這種說法最早來源於春秋時期的道家典籍中,有一番人死如雲散的感覺。

奈何橋邊的孟婆,為何千百年來無人敢惹?看了《山海經》恍然大悟

也有說孟婆是因為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就連屍骨都找不到,之後為了能夠解決自己痛苦,就研製了忘記記憶的湯,離世之後就被安排去奈何橋邊做孟婆湯。

也有傳言說:孟婆其實就是孟姜女,孟姜女為了能讓自己忘掉痛苦的記憶,因此便熬製了能讓人忘掉記憶的孟婆湯,上天被她所感動,因此讓她在奈何橋畔熬製孟婆湯,這在民間是最廣為流傳的一個說法。

以上這些都只是猜測,而關於孟婆的身份,上古奇書《山海經》中還真的就有記載過。

在奈何橋邊千百年來無人敢惹的孟婆,關於其身份,最靠譜的說法在《山海經》中早有答案:

"帝之二女,遊於江中,出入必以風雨自隨,以帝女故曰孟婆。"

也就是說:堯帝有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而孟婆就是他的二女兒,堯帝將女兒都嫁給了舜。

舜位列遠古五帝之一,只不過天妒英才很早便去世了,傳說孟婆和舜之間的感情非常深厚,因此在舜去世後便也選擇了投江自殺,跟隨丈夫去了,而孟婆的形象也由此應運而生。

奈何橋邊的孟婆,為何千百年來無人敢惹?看了《山海經》恍然大悟

很多網友猜測,這記載的可能真的是上古歷史,只是時間太過久遠,而那時人們也有很多事情有誇張嫌疑,所以才還有現在所謂的神話。

雖然《山海經》的真實性,以現在的科技想證明還是有些難的,畢竟年代太過久遠。但不可否認的是,《山海經》是一本包羅萬象的書,是非常值得我們研究的。

一代文豪魯迅先生在我們讀到的《百草堂與三味書屋》這篇文章中,也提到了《山海經》,被收錄我們的語文課本中。

在文中,魯迅先生寫到的"長媽媽"就買過一本,就是在這本書裡面,魯迅先生知道了"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江和執干鏚而舞的刑天",雖然聽起來有些荒誕,但是卻給魯迅帶來了極大的好奇心和無窮的想象力,讓他終生難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