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難當頭,竟臨陣脫逃?他們終將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中華民族之所以綿延不絕,皆是因為無論時局如何艱難,總有人挺身而出,救民族於危難之際。但也有一小部分人,國難當頭,卻臨陣脫逃,真是枉為炎黃子孫。

我們今天就來談談甲午戰爭中的一些事情。

國難當頭,竟臨陣脫逃?他們終將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拿朝鮮開刀

其實在日本的規劃中,選定朝鮮作為中日戰爭爆發的地點,有其偶然性,但也有其必然性。

在明朝時,日本就企圖通過吞併朝鮮,達到征服整個中國的目的。但被英勇的明朝聯軍擊敗後,這在日本人心中留下了陰影。

所以他們在中日甲午戰爭準備之初,將魔爪伸向了琉球群島和臺灣島。

但當時登島作戰難度較大,且清朝也已開始洋務運動,中日之間差距非常細微。日本吃了敗仗,只得轉而攻向朝鮮,最初也未能獲勝,但是日本獲得了在朝的駐軍權。這為後來的甲午戰爭埋下伏筆。

國難當頭,竟臨陣脫逃?他們終將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1894年,朝鮮國內起義,其政府向清朝求援。日本藉此機會,介入此次事端,隨後突襲漢城,又在豐島海面炮擊清政府的軍艦。

在日本的多番挑釁之下,中日之間正式宣戰。

判若兩人的葉志超

甲午戰爭分為陸戰和海戰,陸戰主要是平壤戰役,海戰主要是黃海海戰。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先說平壤戰役,當時的最高統帥葉志超,見玄武門等制高點相繼失守,軍中最會打仗的左寶貴陣亡後,便命令清軍撤退,狂奔五百里,回到中國。

當然,關於這段記載,是有爭議的。

國難當頭,竟臨陣脫逃?他們終將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早年葉志超同太平軍作戰時,被人取外號為“葉大呆子”,是說他雖然作戰水平一般,但是勇往直前,毫不畏懼,跟呆子一般。

怎麼前後反差如此之大,是何原因?

不著急,我們先來解另一位逃跑將軍。

海歸方伯謙

當時李鴻章制定的戰略就是,陸戰只要拖住日軍即可,決戰放在海戰。

為何他對水軍這樣有信心?

當年《美國海軍年鑑》搞了一個戰力榜排名,北洋水師的實力排到了世界第九,亞洲第一。

而且,不光硬件上過得去,當時還有學成歸來的海歸,方伯謙就是其中之一。

但這位英國皇家海軍學院畢業的高材生,在黃海海戰中卻臨陣退縮,被李鴻章以擾亂軍心的名義斬首示眾。

這事在當時就有很多人幫方伯謙叫冤,在方伯謙被殺的第二年,就有人寫了一本《冤海述聞》。其許多內幕情況,外人難以杜撰,可推測應該是艦上人員。

還有一些文人也為方伯謙叫冤,比如杜德輿就認為”指三字而成冤,壞長城而失傍”。

國難當頭,竟臨陣脫逃?他們終將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事實的真相我們已無從推測,需要有更多的史料來證明,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北洋水師內部是有矛盾的,方伯謙跟丁汝昌關係並不好。

丁汝昌沒有讓方伯謙有辯解的機會,呈報李鴻章後,要求立即問斬。若是有交情,怎麼行動的如此迅速?

而且在指揮過程中,按丁汝昌的部署,方伯謙的艦隊與廣甲號同在陣型的左側,但不知怎麼回事,濟遠號遲遲沒有就位。後面方伯謙沒有丁汝昌的命令,擅自撤退(至於是不是第一個走的還存在疑問)。

但這是戰爭,軍人的使命就是服從,這樣不聽調遣,殺了也不冤。

原因

不光北洋水師內部有矛盾,在整個清廷也是矛盾重重。

前面我們提到,葉志超為何不敢像鎮壓太平天國起義那般浴血奮戰。原因在於,朝廷內山頭林立,若是淮軍拼得只剩一兵一卒,就算慘勝,李鴻章中堂位置可能不保。

葉志超已經不僅僅只代表他一個人了,想法越多,越是畏手畏腳。

所以他為保存實力,一見情況不妙,馬上帶兵逃回家來。

國難當頭,竟臨陣脫逃?他們終將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逃兵按律當斬,但由於李鴻章極力保他(這也證明我們的推斷),讓其得以坐幾年牢後,沒被殺頭。但出獄僅一年,他也被老天奪走了性命。

結語

在和平年代,你好我好大家好,矛盾都埋於深海之下。一旦進入戰時狀態,矛盾全部顯露。而每個人都只為自己著想,到最後,清朝怎能不亡?

國難當頭,當放下矛盾,為國挺身而出。不管是什麼原因,臨陣脫逃之人,終將遭到萬民唾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