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出嫁的女子為何叫黃花閨女?有什麼來歷?已出嫁的女子又叫什麼

黃花閨女,是指還沒婚嫁的女孩子,而且能保持貞節。古時未婚女子在梳妝打扮時,喜愛"貼黃花",就是婦女們根據自己的愛好,用黃顏色在額上或臉部臉兩頰上畫成各種花紋,也有用黃紙剪成各種花樣貼上的。"黃花閨女"這種稱謂在我國十分盛行,民間常把年輕姑娘稱為"黃花閨女"(或"黃花女""黃花幼女")。

未出嫁的女子為何叫黃花閨女?有什麼來歷?已出嫁的女子又叫什麼

"黃花"又指菊花,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來比喻人有節操。在閨女前面加上"黃花"二字,說明這個女子還沒有結婚,而能保持貞節。"花黃"就是用黃色顏料在額頭、兩頰畫成花紋,或用黃紙剪成花樣粘貼,或用黃色花瓣裝飾。《木蘭辭》中就有"對鏡貼花黃"一句。"黃花"代表高潔的菊花,引申女子的貞節。

未出嫁的女子為何叫黃花閨女?有什麼來歷?已出嫁的女子又叫什麼

古代女子梳妝

關於"黃花閨女"的說法,民間廣泛流傳這樣一個故事:南北朝劉宋時,宋武帝有位女兒壽陽公主,生得十分美貌。一天,公主與宮女們在花園中玩耍,玩耍後公主覺得有些累了,便躺臥在含章殿的簷下小憩。這時恰好有一陣微風吹來,將臘梅花吹得紛紛落下,其中有幾朵碰巧落到了壽陽公主的額頭上,經汗水漬染後,在公主的前額上留下了臘梅花樣的淡淡花痕,拂拭不去,使壽陽公主顯得更加嬌柔嫵媚。宮女們見到都驚呼起來,皇后看到十分喜歡,讓壽陽公主保留下來,三天後才洗掉。

未出嫁的女子為何叫黃花閨女?有什麼來歷?已出嫁的女子又叫什麼

從此,壽陽公主便經常採些梅花貼在額頭,宮女們紛紛效仿起來。流傳到民間後,受到了女孩子們的喜愛,特別是那些官宦大戶人家的女孩子以及歌伎舞女們,更是爭相仿效。傳到民間,許多富家大戶的女兒都爭著效仿。但梅花是有季節性的,於是有人想出了法子,設法採集其他黃色的花粉製成粉料,用以化妝。這種粉料,人們便叫做"花黃"或"額花"。由於梅花妝的粉料是黃色的,加之採用這種妝飾的都是沒有出閣的女子,慢慢地,"黃花閨女"一詞便成了未婚少女的專有稱謂了。

未出嫁的女子為何叫黃花閨女?有什麼來歷?已出嫁的女子又叫什麼

梅花妝

而出嫁的女子,稱為"出閣"。《詩經·國風·周南·桃夭》:"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指女子出嫁。古人認為,女子嫁到夫家,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回到了家,夫家才是一個女子的最終歸宿。文人用"于歸"作為"嫁人"的替代語,用在婚禮、婚宴上,表示對新人,特別是新娘子的祝福。或稱之為"于歸之喜、出閣之喜、添妝之喜"。

參考文獻:

《詩經·國風·周南·桃夭》《木蘭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