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不專注,也許才能更專注

暢銷書《異數》這一本書有提到一個觀點:任何人,只要專注練習長達1萬個小時,就能夠專精於某個特殊的技巧,或者是藝術。

估計你們也可能也聽過這個「1萬小時法則」。雖然這個說法還有一點爭議,但它至少符合我們直覺的認知,就是「專注」才能夠成功。當我們越專注,吸收資訊或者是知識的速度,就會越快。

刻意不專注,也許才能更專注

這一點,從學習心理學角度來說,是沒有問題的。所以我們也會認為「專心」是能夠讓自己的心智保持在開機的狀態,而這樣的狀態才是好的。

當我們脫離專心的狀態,轉而去做一些無關的事情,旁人甚至自己就會覺得自己不夠專注;可是真的是這樣子嗎?

美國有一個學者,對這樣的現象,做了一些研究。

他和他的研究團隊發現:當我們進行一項富有挑戰性的任務的時候,先放空自己,比如是去散散步;或者是去做一些發散式的思考,甚至於發散式的不思考。

經過放空之後,再進入正式的挑戰;會比那些從一開始就絞盡腦汁的人表現的比較好。

研究都告訴我們,如果我們能夠在放空,跟專注這兩個之間達成平衡,我們就能夠得到更有效的生產力。

刻意不專注,也許才能更專注

相反,如果我們的心智,一直要忙著不斷的去處理很多的信息,一刻都閒不下來;那麼我們將永遠不會有這個機會,讓我們的心智裝上想像力的翅膀。

其實這樣的現象,可以得到很多支持跟證明,比如「阿基米德」的故事。

阿基米德苦思了半天找不到答案,於是去泡澡。你不能說他因為泡澡而得到答案,他前面必須要先苦思;可是他一路苦思下去,我也相信他也想不出答案。

只有在真正經過苦思之後,適時的放鬆,才能夠有靈光乍現的那一刻。

刻意不專注,也許才能更專注

當你回頭看看自己的工作,跟自己工作的效率跟結果;不知道會讓你想到什麼?

你是那種一直要逼迫自己,埋頭苦幹到底呢?還是你懂得適時的放空,懂得讓自己換檔?

還是你走到另外一個極端,就是一路放空下去?

我想不管是哪一個極端,都不是一件好事。人生要能夠活得有效率、活得自在,達成你想達成的,關鍵在於「平衡自在」!

刻意不專注,也許才能更專注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夠給你帶來一點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