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三怪之——餚肉

風光無限數金焦,更愛京口肉食饒。不膩微酥香味溢,嫣紅嫩凍水晶餚"。這是300多年前,鎮江詩人讚美家鄉美食餚肉的美麗詩篇。在民間的傳說中,還流傳著張果老騎毛驢吃餚肉的故事,入於仙家之口,唇齒留香,餚肉之美味可見之甚。建國以後,由於曾被選為"開國第一宴"的冷菜主碟,故又有"國宴第一菜"的美譽。而今,餚肉早已作為“鎮江三怪”之一馳名國內外。來到鎮江,不試試鍋蓋面,不嚐嚐餚肉,不聞聞香醋,你就不算是到過古京州。


鎮江三怪之——餚肉

作為淮揚菜,餚肉雖是涼菜,但非同於一般燻臘之類。它精肉緋紅,雖涼但酥嫩易化,食不塞牙;肥肉去脂,食之不膩;膠凍透明晶亮,柔韌不拗口,不肥不膩。此菜爽口開胃,色雅味佳,頗振食慾。若配上薑絲,略加香醋,更有一番滋味。喝早茶若配以鎮江餚肉,茶香肉美,在久飫甘肥之後,得此茹之,舌感為之一振,另歷一番佳境,更令人感到口福不淺。


鎮江三怪之——餚肉

照餚蹄的不同部位,可切成多種餚蹄塊:前蹄上的部分老爪肉,切成片形,狀如眼鏡,其筋纖柔軟,味美鮮香,叫"眼鏡餚";前蹄旁邊的肉,彎如玉帶形,叫"玉帶鉤餚";前蹄上的老爪肉,肥瘦兼有,清香柔嫩,叫"三角稜餚";後蹄上的一塊連同一根細骨的淨瘦肉,叫做"添燈棒餚",其肉質嫩香酥,最為食瘦肉者喜愛。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餚肉的做法,讓大家能夠有機會嚐嚐自己親手做的餚肉

食材:豬前蹄、硝、粗鹽、滷、八角、桂皮、花椒、香料


步驟:

1、把蹄膀拆骨修齊洗淨,用細木簽在蹄膀的肉面上均勻地打上一些小孔。

2、用硝、鹽拌和,擦在肉上,再抓住肉來回揉透,使硝、 鹽餚肉通過小孔滲透到肉的內部。再抹上預先用粗鹽、八角、桂皮、花椒、香料均拍碎一起炒香的香料,待揉勻搓透

3、揉好後放著醃,冬天約須醃三天,春秋天約須醃兩天,夏天約須醃一天。

4、醃過後,再把肉放放冷水內泡兩小時,取出用刀把肉上的硝末、雜質輕輕刮淨,至皮肉呈現白色停止。

5、刮淨後,將肉放入鍋內,倒上做餚肉老滷(注)起火煮,煮前須用木板加石塊將肉壓緊,同時把鍋蓋扣緊,使肉煮成後不發鬆.

6、煮好後,把肉取出,將沾在肉上的油用滷衝淨,稱在瓷盆內放好,再把鍋內的滷撇清,倒在餚肉上,用木板加石塊把肉壓緊,等到冷透後切片,上桌。

注意事項:

1.醃製豬蹄膀隨著氣候的變化,用鹽量和醃製的時間也有所不同,夏季每隻用餚肉鹽125克,醃6~8小時;冬季用鹽95克,醃7天;春秋兩季用鹽110克,醃3~4小時。

2.按餚蹄不同部位,切成各種餚蹄塊,豬前蹄爪上的部分老爪肉(肌腱)切成片形,狀如眼鏡,叫眼鏡餚,食之筋纖柔軟,味美鮮香;前蹄爪旁邊的肉,切下來彎曲加玉帶,叫玉帶鉤餚,其肉極嫩;前蹄爪上的走爪肉(肌腱),叫三角稜餚,肥瘦兼有,清香柔嫩;後蹄上部一塊連同一根細骨的淨瘦肉,名為添燈棒餚,香酥肉嫩,為喜食瘦肉者所歡迎。

注:此菜需約需硝水300毫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