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原生家庭的爛牌打出王炸”明星裡的房似錦是如何翻盤?

01

在職場劇《安家》中,孫儷飾演的房似錦,話題十足。

出生於農村,畢業於名校,後在上海紮根,成為了一位房產經紀人。

工作細緻認真,時刻為顧客著想,得到領導的賞識,成了一家門店的小領導。

事業有成的房似錦,在同事面前一直都是女強人形象,直到自己的親媽潘貴雨出現,徹底讓她柔軟的一面暴露無遺。

“一手原生家庭的爛牌打出王炸”明星裡的房似錦是如何翻盤?

“你弟弟還有100萬的房貸,你幫她付了吧?”

“我又不是提款機,哪來那麼多錢?”

要錢不成的潘貴雨,在公司撒潑耍賴,讓房似錦在同事面前丟人。

之後,又在房似錦的出租房門口打地鋪,算是賴上自己的女兒了。

性格好強的房似錦,在顧客面前受多大委屈都不曾掉淚,可面對自己的母親徹底沒轍,被折磨得苦不堪言。

“一手原生家庭的爛牌打出王炸”明星裡的房似錦是如何翻盤?

內心再強大也有脆弱的地方,娛樂圈很多光環籠罩的明星,其實跟房似錦一樣,他們也深受原生家庭的影響。

有人因為父母的失敗婚姻害怕結婚,有人花了20年打破原生家庭魔咒。




02

在《安家》中,房似錦深受原生家庭影響,而她的扮演者孫儷同樣如此。

12歲那年,孫儷的爸爸媽媽離婚了。

從法院回來,孫媽媽拿著一紙離婚書剛進門,就抱著小孫儷大哭。

“2000塊錢的撫養費,我們接下來的日子該怎麼過?”

“一手原生家庭的爛牌打出王炸”明星裡的房似錦是如何翻盤?

為了維持生計,把孫儷撫養成人,孫媽媽在商場當售貨員,一個月一百多塊錢,勉強能夠生活。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即使收入拮据,但孫儷的媽媽依然把女兒送去學舞蹈,望有朝一日女兒能出人頭地。

至於學費,則是孫儷媽媽每天從商場下班後做保潔掙來的辛苦錢。

生活的艱辛,媽媽的辛苦,一幕幕都印在孫儷的腦海裡,那時她就發誓要讓媽媽以後過上好日子。

為什麼他要拋棄我和媽媽?為什麼讓我從小失去父愛?

對父親的不滿,自小就在孫儷心裡埋下種子。

“一手原生家庭的爛牌打出王炸”明星裡的房似錦是如何翻盤?

多年後,當孫儷出演《玉觀音》小有名氣時,聽聞父親和繼母相繼下崗,她的內心竟然閃現過一絲快感。

因為從小缺少父愛,又親眼目睹母親失敗的婚姻,孫儷一度對婚姻抗拒。

“我害怕有一天落到我母親的下場。”孫儷當時的內心大抵如此。

幸好後來遇上了那個幽默有趣的男人——鄧超,孫儷心中一直緊鎖的婚姻大門這時才敞開,於是成就了一對娛樂圈模範夫妻。




03

與孫儷一樣,陳坤幼年時也經歷了父母離異,在11歲之前一直是跟外婆相依為命。

後來回到母親身邊,陳坤的生活並沒有多大改善,在高中時開始半工半讀,靠酒吧駐唱之類的兼職補貼家用。

直到遇上生命中的貴人,陳坤的命運才從此改寫,以專業課第一名的成績考進北電錶演系,與黃曉明、郭曉冬、顏丹晨成為同學。

“一手原生家庭的爛牌打出王炸”明星裡的房似錦是如何翻盤?

多年後,陳坤在電影《火鍋英雄》中塑造的劉波一角,總給人一種熟悉感,一種說不出來的感受。

影片中的劉波,自小在單親家庭長大,與外公一起生活,跟陳坤的童年經歷頗為相似。

或許正是因為有同樣的遭遇,陳坤演的劉波才給觀眾一種渾然天成的感受吧?

“原生家庭的烙印如影隨形,是所有人一生擺脫不了的枷鎖。”

結婚後的陳坤,關於他兒子母親的身份,一直是娛樂圈的未解之謎。

鏡頭前,陳坤鮮少提及自己的妻子,就連兒子也都是被保護到成年才曝光。

“一手原生家庭的爛牌打出王炸”明星裡的房似錦是如何翻盤?

外界不解,為什麼其他明星都喜歡秀恩愛,立好丈夫的人設,曬親子照,樹好父親的形象,可陳坤卻始終沉默呢?

“給他最好的環境、最好的教育,這是我要做的。”

面對媒體的一次次逼問,陳坤給了這樣的答案。

回看陳坤的童年,不難理解他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回應。

從小經歷了父母離異,11歲與母親生活,父親這個角色一直缺席,幼年時的陳坤因為窮常在學校裡遭到同學排擠、孤立。

甚至在《藝術人生》的訪談中,陳坤連提都不想提自己的父親。

“一手原生家庭的爛牌打出王炸”明星裡的房似錦是如何翻盤?

而當自己為人父時,陳坤肯定不願看到兒子有同樣的童年遭遇,所以內心對孩子的保護意願格外強烈。

可能,這是為數不多的例子,因為原生家庭給自己帶來正面影響吧?




04

鏡頭前,面對原生家庭,其他明星這樣答。

馬薇薇說:“我不知道該怎麼說我跟家裡的關係。”

“一手原生家庭的爛牌打出王炸”明星裡的房似錦是如何翻盤?

高曉松說:“二三十歲的時候,有長達二十年的時間,因為對原生家庭的不滿,尤其是我跟我父親之間極為不好的關係,從來沒問過他一個問題。”

“一手原生家庭的爛牌打出王炸”明星裡的房似錦是如何翻盤?

足足20年,才讓高曉松打破原生家庭魔咒。

電視劇《安家》光顧著用原生家庭撩撥觀眾情緒,卻沒深入探討原生家庭對個人的成長影響。

熒幕上,從房似錦到蘇明玉再到樊勝美,個個都事業有成;熒幕外,諸如孫儷、陳坤、高曉松,都是當下人氣火熱的大明星。

本是一手原生家庭的爛牌卻打出王炸,難道,原生家庭這樣的環境有利於成長?

就像房似錦,從小被親媽潘貴雨拿著掃帚追著跑,長大後成了長跑健將,莫非得感謝潘貴雨的棍棒?

“一手原生家庭的爛牌打出王炸”明星裡的房似錦是如何翻盤?

在社會學中,有種邏輯謬論叫倖存者偏差,指的是只能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信息。

舉例來說就是,看到一個小學學歷的人成了企業家,然後提出“讀書無用論”,這就叫倖存者偏差。

如果認為原生家庭有利於成長,那真是莫大的悲哀,誰願意從小經歷父母離異失去父愛,那誰就支持去吧!

娛樂圈的房似錦們,他們的人生翻盤,不是因為原生家庭獲利,也不是去逃避而是像電視劇《都挺好》裡說的一樣:“原生家庭欠你的,得靠你自己找回來。”

孫儷遇上了鄧超,重拾對婚姻的信心;陳坤為人父後,把父親對自己的虧欠在兒子身上彌補。

其實,每次電視屏幕上出現這個話題時,我們都在探尋走出原生家庭的方法,有些觀眾會代入地去想:如果自己是房似錦、蘇明玉、樊勝美會如何做?

“一手原生家庭的爛牌打出王炸”明星裡的房似錦是如何翻盤?

可最終會發現,我們盡力走出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越努力越失望,因為你會發現自己突然在某個時刻成了像父母一樣的人。

“原生家庭的傷害有多大,有的人用一生來治癒童年。”

可能,這句話確有道理。

END

本期話題:對於原生家庭,你怎麼看待父母對自己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