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墊底辣妹》:比起勵志的故事,你更該看到普通人的底層逆襲之路

《墊底辣妹》帶給我們的,絕不只有差生逆襲的勵志故事,還有一條普通人實現人生破局的路,你看到了嗎?@共央君

一事無成的一年快要過去了,你年初立下的flag還剩幾個沒有倒下?

回首2019年,明明給自己制定了一整年的計劃和目標,可為什麼達成的寥寥無幾?

今天閒來無事,我又把以前的一部電影《墊底辣妹》看了一遍,發現問題的終極答案,就藏在了這部電影裡。

《墊底辣妹》:比起勵志的故事,你更該看到普通人的底層逆襲之路

《墊底辣妹》講訴的是一個年級墊底女高中生沙耶加,在坪田老師的指導下覺醒,用一年時間將偏差值提高40,並考入國內知名高校的勵志故事。

這個電影沒有什麼天才的光環,有的只是一個普通人,通過自己極端的努力改變命運的故事。

《墊底辣妹》:比起勵志的故事,你更該看到普通人的底層逆襲之路

我一直在想,日本勵志電影這麼多,為什麼偏偏是這一部,破了日本真人電影在中國的票房紀錄,成為最受歡迎的電影。

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它太真實了,沙耶加的身上,有我們太多人的影子。

但如果你只看到了電影的勵志故事,那真是太可惜了,比起沙耶加努力拼搏的精神,更值得我們學習的,是故事裡從底層逆襲的思維,當你掌握了這種思維,才能找到人生破局的路,成為下一個開掛的沙耶加。

《墊底辣妹》:比起勵志的故事,你更該看到普通人的底層逆襲之路

接下來我就給大家分析分析,沙耶加的故事,究竟能帶給我們什麼啟示?墊底辣妹逆襲的背後,不是什麼高深的成功秘訣,而是一套人人都可以學習並踐行的方法。

一、認知突圍:開啟動機系統

在開始分析之前,我們先來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每年年初立下的flag,到年末就容易變成一個個巴掌打在臉上?

總是陷入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的狀態,上班如上墳,稀稀拉拉地把工作做完,下班之後各種吃喝玩樂,沒有規劃,沒有思考。

就像剛開始的沙耶加,每天得過且過,只顧著和朋友吃喝玩樂,從沒想過自己的未來,將來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墊底辣妹》:比起勵志的故事,你更該看到普通人的底層逆襲之路

為什麼會這樣呢?

本質原因上來說,是沒有找到那個可以為之奮鬥一生的人生使命和目標,或者說,現有的人生使命和目標還不足以產生持續的興奮感和使命感。

正如剛開始的沙耶加,成績年級倒數,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將來會怎麼樣,沒有目標,也就沒有努力的方向,每天“走一步算一步”的生活心態,成了她自甘墮落的理由。

而真正讓沙耶加開始發生改變,幫助她找到自己目標的,是她的輔導老師坪田。

坪田老師告訴她,慶應大學是國內頂尖的私立大學,那裡人才匯聚,成為模特和女主播的概率特別大。

雖然現在看來,這樣的說法有些膚淺,但是卻讓作為高中生的沙耶加開始萌生了對大學的嚮往。同時,由於父親重男輕女,看不起沙耶加,更進一步堅定了她想要通過讀書改變父親的看法、改變命運的決心。

有了考大學的目標,沙耶加學習也開始變得積極主動了。

正如亞里士多德曾說過:“好的生活是有意義的,帶著目的和使命。”

其實人人都有獨特的使命,只是有的人已經找到,有的人還在尋找,但一定有那麼一件事,是能夠讓你熱血沸騰、感受到濃厚的使命感的。

對於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使命和目標,開啟動機系統呢?這裡給大家提供兩個建議:

1、保持極度的開放心態,成長型思維

斯坦福大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寫過一本書《終身成長》,裡面提到了兩種思維:

  • 成長型思維:相信智力和能力是可以不斷提高的
  • 固定型思維:相信智力和能力是固定不變的

而許多人的成長停滯不前,恰恰就是受固定型思維的干擾,容易患上“大人物-小人物綜合症”:如果我贏了,我就是一個了不起的人,如果我輸了,就是一個無足輕重的人,固定型思維的人總是靜態地看待問題,成功時看不起別人,失敗時看不起自己。

但倘若擁有成長型思維,那麼關注的焦點就不再是當下的好壞,一昧地拒絕所有的新改變,而是聚焦自己的成長。

《墊底辣妹》:比起勵志的故事,你更該看到普通人的底層逆襲之路

放下過去的慣性思維,以空杯心態來重新看待自己和這個世界,大膽地去嘗試,在不斷地試錯中,才有可能找到自己的目標和使命。

就像喬布斯所說的經典名言:“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渴,虛心若愚)

2、積極主動,聚焦影響圈

史蒂芬·柯維曾提出過一個重要概念:關注圈和影響圈。

關注圈指的是自己關注的東西的總和,比如你的工作、生活、朋友等等。影響圈就是指通過自身努力,可以影響或者改變的東西,比如學習成績和工作表現等等。

一般來說,關注圈是大於影響圈的,因為人的精力有限,只能夠集中在自己能夠影響的一定範圍裡。 “關注圈和影響圈”的概念,就是提醒我們關注自身能控制的方面,坦然接受影響圈外無能為力之事。

尋找目標和使命,一定要在影響圈的範圍裡找,即那些自己可以通過積極的行動改變的東西,而不是在影響圈外盲目抱怨。

沙耶加雖然成績很差,但她從來沒有去抱怨過教育制度或者學校老師不好,因為她知道這一切都是無法改變的,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勤勤懇懇地認真複習,努力地擴大自己的影響圈,哪怕作為高中生的她,從小學四年級的知識重新學起。

二、行動破冰:開啟行為系統

當開啟了認知層面的動機系統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付諸於持續的行動,這樣才能實現對混亂生活的破冰,開始真正的逆襲之路。

不得不說,坪田老師不僅善於發現學生亮點,還善用管理學的知識來指導學生學習。

OKR工作法(目標與關鍵成果法),不僅僅適用於企業管理,也適用於個人,當你把“自己”當成企業的CEO時,你的所有思考、行動、創新,最終目標都是希望“自己”這家企業發展壯大。

坪田老師恰恰是運用OKR工作法,來幫助沙耶加開啟行為系統。

1、首先,對目標(0)的確定

為了讓沙耶加儘快開始學習,坪田老師讓她寫下自己的目標大學——慶應大學。

《墊底辣妹》:比起勵志的故事,你更該看到普通人的底層逆襲之路

為什麼是慶應大學呢?這裡就涉及到了OKR目標設定的三要素:

(1)少即是多

在一段時間內,目標設定不要太多,最多設定3個,只有精力集中,才能更好成事,而且這3個目標,都必須是大方向上關鍵要務,而不是“每天背10個單詞”“每週給父母打一次電話”這種小事。

俗話說“將軍趕路,不追小兔”,所以我們的OKR,一定是你作為一個將軍要做的重要的事。

“考取慶應大學”,就是作為高中生沙耶加的關鍵大事。

(2)富有激情

制定目標的時候,不要過於平淡,要讓人看到的時候能夠產生興奮和激動。

比如 “考取慶應大學”,這只是乾巴巴的6個冰冷的字,可在坪田老師口中,慶應大學不僅是一所頂尖高校,還是帥哥集中營,模特和女主播的聚集之地。

這樣聽起來,是不是更具誘惑和激情?

(3)具有挑戰性

慶應大學對於墊底的沙耶加來說,是個非常難達到的目標,甚至在剛開始的時候,她的爸爸和弟弟都在嘲笑她不可能考上的。

《墊底辣妹》:比起勵志的故事,你更該看到普通人的底層逆襲之路

可他們卻忽略了,沙耶加還有一年多的時間可以去改變。

如果當初坪田給沙耶加制定的是一個最符合她當下水平的普通大學,即使沙耶加最後能考上,那也遠遠沒有如今的勵志和傳奇。

高挑戰的目標優勢在於,可以最大程度地激發出人的潛能,讓我們去挑戰自我,擴展自己的能力邊界,這才是真正有趣且有意義的。

2、其次,找出目標(0)對應的關鍵結果(KR)

所謂KR,就是指為了完成這個目標我們必須做什麼。

拿沙耶加想要考取慶應大學來說,KR有哪些呢?

  • KR1:重新學習重要科目:英語、小論文、日本史
  • KP2:偏差值提高20%
  • KP3:每週保持3天的補習課程,後期增加為6天

有了KR的設定,就會像一個提示器,提醒我們真正要完成的任務是什麼,避免迷失在瑣碎的小事中,反而忽略了自己最核心的目標。

《墊底辣妹》:比起勵志的故事,你更該看到普通人的底層逆襲之路

3、根據OKR進行任務分解並執行

確定好OKR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行動了,這裡的行動就包括周計劃、月計劃,然後按步驟實行。

雖然電影中我們沒辦法明確看到沙耶加的複習是按照周、月進行,但她是按照模塊來進行的。以英語為例,先是攻克語法、再拿下閱讀,最後是大作文。

再舉一個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例子,比如我們計劃一個月內要讀完10本書,這個計劃是需要進一步分解的,分解到我們每一天的讀書計劃之中。

比如:

  • 考慮哪個時間段可以拿來整塊學習;
  • 考慮哪個時間段可以利用碎片化學習;
  • 哪個時間段閱讀什麼樣的書籍效率最高;

這些都需要我們對目標進行深層次分解後才能做出的決策行動。

但我們在執行的過程中,要經常性地對照OKR去思考,現在手上的工作是不是和OKR有關,如果是非核心的OKR,要及時砍掉。

三、結果破局:開啟成就係統

為什麼沙耶加的故事那麼鼓舞人心?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她是一路堅持到看見黎明曙光的那一個人,而很多其他競爭對手甚至包括我們,都死在了黎明前的晚上。

那為什麼沙耶加能堅持到最後?

這裡就涉及了一個成就感的藝術。

《墊底辣妹》:比起勵志的故事,你更該看到普通人的底層逆襲之路

就像為什麼我們很多人刷抖音視頻不需要堅持就刷了三四個小時,這也是因為短視頻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不斷地給予我們刺激,產生大量的多巴胺,讓我們有成就感和愉悅感。

我們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破局的過程,很多時候我們在半路上就放棄了,並不是我們累了,而是看不到希望。

所以不管做什麼,一定要讓自己有成果、有成就、有里程碑,也就是正向反饋,這樣才能讓我們重拾信心,一點點向大目標前進。

那麼坪田老師又是如何幫助沙耶加開啟成就係統的呢,這裡我們來做進一步的分解。

1、言語鼓勵,從淺層次上肯定

在沙耶加的第一次測試,毫無意外滿江紅,沒有一個做對的,但坪田老師並沒有勃然大怒,而是認真地和沙耶加探討錯誤的原因,並誇她雖然題目做錯了,但是學習態度很好,把所有的答題欄都填滿了。

《墊底辣妹》:比起勵志的故事,你更該看到普通人的底層逆襲之路

找到能誇獎的角度,幫助沙耶加初步建立學習的信心。

對於我們而言也一樣,在最開始著手做的時候,重要的不是事情做得完不完美,而是對接下來要做的事充滿信心和希望,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勇敢地踏出開啟成就係統的第一步。

2、打造遊戲化氛圍和獎勵機制

開啟一項挑戰,一定要有個反饋和獎勵機制,這樣我們才能有動力對標成長進行改進。

像坪田老師採取的做法是制定一個賭約,在規定時間內,如果沙耶加能夠按時完成學習任務並順利回答出問題,他就給她年輕時的照片,滿足她的好奇心。反之,如果不能完成,那麼愛美又時尚的沙耶加就要卸掉臉上精緻的妝。

為了能夠保持自己精緻的妝容,同時拿到老師的照片,沙耶加在約定時間內拼命學習,犧牲掉大部分睡眠時間,終於贏得了賭約。

通過一次又一次的遊戲化挑戰,沙耶加慢慢鞏固了學習的信心。

3、用專注來增加幸福總量

沙耶加在第一次測試的時候,偏差值依然還停留在較低水平的40+,這讓她非常沮喪,感覺即使再努力,自己的人生也無望,一度想要放棄。

《墊底辣妹》:比起勵志的故事,你更該看到普通人的底層逆襲之路

但這時坪田老師給她的建議是,暫時不要去理會成績多少,專注地學習,如果總是想著成績不好,就會干擾複習的心情。

所以在遭遇挫折的時候,千萬不要陷入困境的泥潭無法自拔,而要讓自己專注於當下,保持正念的覺知,努力讓當下的時間發揮最大的價值,而不是做無謂的糾結。

正如中國功夫巨星李小龍所說:“專注是一切更高能力的根源。”

唯有學會割捨和放棄,才能專注於極致的追求。

《墊底辣妹》:比起勵志的故事,你更該看到普通人的底層逆襲之路

結語:

《墊底辣妹》這部電影,激勵了許多身處低谷的人,就像電影海報上寫的那樣:世界上最大的謊言是“你不行”。

但比起故事的勵志和熱血,更值得我們學習的是一個普通人從底層逆襲的思維路徑,從認知突圍到行動破冰,再到結果破局,成功並不只是屬於主角人物的,只要我們掌握了正確的方法,一樣可以成為自己人生的主角,成為下一個開掛的沙耶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