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味在人間》:豆瓣7.9分我想打9分,人間值得煙火氣

陳曉卿,紀錄片導演,美食家,因拍攝《舌尖上的中國1、2季》被大眾熟悉。2016年1月,廣西出版社出版《至味在人間》,沈宏非作序,豆瓣評分7.9分,我想給陳曉卿這本書打9分。

《至味在人間》:豆瓣7.9分我想打9分,人間值得煙火氣

一個美食家,用15萬字,寫出50年的尋味之旅。讓人生出緊隨他的腳步,嚐盡書中美食之感。文章十分有趣,叫你拿起就不想放下,一口氣讀完,彷彿能真切感受到陳曉卿嚐到的美物,煙火升騰,人聲繚繞。即便坐在書房裡,合上書,也想大讚一聲,人間值得。

《至味在人間》:豆瓣7.9分我想打9分,人間值得煙火氣

1 胃指向家鄉

竇文濤問陳曉卿吃過最好吃的菜在哪裡?他回答家裡。一個人想家通常是從想念家鄉的味道開始。當吃到家鄉菜時,想念就開始生動起來,景、事、人自動組成畫面。

陳曉卿是安徽宿州人,他兒時吃過隔壁鄰居送的西瓜醬,把醬的香甜回憶一直帶到40年後,拍《舌尖2》時才又捕獲。彷彿時間在味蕾裡種下一粒種子,靜悄悄的發芽,重聚時開花。

一個北京姑娘在加拿大生活了15年,回家路上跟媽媽說:“不用擔心我,我生活挺好的,加拿大也挺好,真的,哪都挺好。就有一條不好,沒人會調芝麻醬。”開車的爸爸悄悄抹起了眼淚,姑娘大了,不好意思直接說想家,芝麻醬就是家。每個想念家鄉味道的人,心裡都有一份鄉愁。

《至味在人間》:豆瓣7.9分我想打9分,人間值得煙火氣

2 火鍋統天下

火鍋起源於宋朝,之前全是分餐制,一個人一張桌子吃飯,一家子圍桌而坐吃涮鍋是遊牧民族帶來的習慣。陳曉卿最喜歡吃家鄉火鍋,就是把食材都做好了,放在裡面,有蛋餃、羊肉,普通豆腐和炸豆腐,碼的非常漂亮,叫“一品鍋”或者“閤家歡”。

也喜歡重慶火鍋,重慶牛油火鍋由勞動人民發明,以成本低廉還能吃到葷菜,廣入人心。一個盤子裡放1拖3或者1拖4,非常方便拿。1拖3是1個素菜,3塊葷菜,1拖4是1個素菜,4塊葷菜。九宮格的格子,是一個人一個格子自己涮自己的菜吃,格子下面是通的,第一次去吃的人通常眼睜睜看著別人夾走自己的菜吃掉。講究的吃客是自己只夾自己格子裡的菜。

《至味在人間》:豆瓣7.9分我想打9分,人間值得煙火氣

北方最有名的火鍋是涮羊肉。當時香港有個美食家來北京,請教涮羊肉怎麼涮最好吃,侯寶林先生告訴他,涮羊肉就是一盤羊肉“刷”全下鍋裡,撈出來就吃。他特別不明白,又問另一位美食家,涮羊肉不是一片一片涮著吃嗎?這位美食家告訴他,過去有錢人家都是整盤扔鍋裡,一片一片涮那是因為窮。

《至味在人間》:豆瓣7.9分我想打9分,人間值得煙火氣

南方代表是潮汕牛肉火鍋,牛身上六分之一的肉才能切成涮火鍋用的肉,只有匙炳、匙仁、三花趾,五花趾,這在牛身上都是一細條肉,切下來涮著吃,這是潮汕人特別精細的吃法。

《至味在人間》:豆瓣7.9分我想打9分,人間值得煙火氣

我們這兒以重慶火鍋為主,牛油紅湯,一筷子下去,辣味直接刺激到神經,嘴裡嚼著肉,鼻子裡聞著火鍋升騰的香料氣,每個細胞都透著滿足,真過癮。

3 最好吃的是人

因此,我開始一直想用“最好吃的是人”作為書的標題,也為了懷念那段美好的飯局歲月,用老六的話形容,“你帶來歡笑,我有幸得到。” 這也是美食的真諦。

陳曉卿是個熱鬧的人,在京城飯局裡非常有名,著名的老男人飯局就是他美食專欄的開始,成員有老六、王小峰、王小山、楊葵、牟森、羅永浩、土摩托、全勇先……

陳曉卿一部手機裡有幾千家餐廳資料,餐廳名字地址,點哪些菜,應該提醒服務員什麼,簡直是美食百科全書。只要是他參加的飯局,都是他負責佈菜。他還特別愛去菜市場,每到一個地方,菜市場是必去的,他還總能尋到他記憶中難得的食材,多半是菜攤老闆覺得他懂行、識貨,特地留給他的。

陳曉卿說自己是美食愛好者,美食家得有家族基因,有敏銳味覺,學貫中西還有體系完整的美食著作。他心裡最好的美食文章是汪曾祺先生寫的,只記敘文章,不講道理。

《至味在人間》:豆瓣7.9分我想打9分,人間值得煙火氣


陳曉卿是個性情中人,十年飲啜筆記,四十條尋味地圖,不怕麻煩,不覺辛苦反以為樂,練就掃街嘴。在他那裡吃什麼、在哪裡吃這些問題遠不如“和誰吃”來得重要,人間至味往往醞釀於人與人之間,最好吃的永遠是人。

作者簡介:茉茉如是,心理諮詢師,15歲男孩的媽媽,愛閱讀愛寫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