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只要环境里有病毒就有传染风险!别盯着15秒或1分钟

2 月 9 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又有 12 例患者治愈出院,其中有 9 例为重型患者。

上午 10 点,这 12 位康复者走出了隔离病房,虽然戴着口罩,但可以看到他们脸上带着微笑,他们集体对浙大一院专家组和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表示深深感谢,随后,带着鲜花,带着医护人员的叮咛和祝福,与早已等着他们的家属一起乘车离开。

专家提醒:只要环境里有病毒就有传染风险!别盯着15秒或1分钟

50 岁的出院患者施先生在其他人离开后,特意走到医护人员面前,一个一个地鞠躬致谢。

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教授介绍,今天出院的 12 例患者中,年龄最大 66 岁,最小 25 岁。其中 9 例家住杭州,2 例家住武汉,1 例家住郑州。有 3 例流行病学史不详,其他 9 例或来自武汉,或有武汉(武汉人员)接触史,或与确诊患者有接触。

这些患者平均住院时长为 14 天,最长住院时长为 2 例重型患者:19 天,最短住院时长为 1 例重型患者:7 天。按照国家的相关诊疗标准,12 例患者的病毒核酸检测均达到连续两次及以上阴性的检测要求,其中 9 例患者连续 4 次及以上检测阴性;所有患者体温连续 3 天以上正常,最长一例患者体温连续 12 天正常,肺部影像学表现大幅改善甚至完全吸收。

两次核酸检测都是阴性

50 岁的施先生也是这次出院的重症患者之一,四天前,他的妻子也刚从浙大一院之江院区出院。他回忆了自己发病到住院治疗的全过程。

"我是 1 月 18 日晚上开始发热的,37 度多,不到 38 度,有些乏力,其他也没什么症状,也不咳嗽。"前一天晚上施先生洗了澡,他一直觉得是着凉感冒了。

发热后,施先生去家附近的诊所开了退烧药,三天后体温降到了 37.3 度左右,停了退烧药,又开了一点消炎药。

"当时觉得没什么事了,我和老婆就收拾收拾准备过年了。"年初二这天,施先生再次发热,这次达到了 38.3 度,和上次不同,还有胸闷的感觉,第二天,他去当地县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那个时候,施先生根本不知道新冠肺炎,对这个病的严重程度更是一无所知。

他在当地医院做了两次核酸检测,都显示阴性,又拍了肺部 CT。虽然是阴性检测结果,但 CT 片显示有异样,年初四这天,当地医院将他转运到浙大一院。

"我到杭州后又做了一次核酸检测,是阳性。"

转运到浙大一院后,施先生的体温不怎么高了,但乏力、胸闷、气喘,不想讲话。

"从 CT 片来看,他的肺部已经非常严重了。"盛吉芳说。

专家提醒:只要环境里有病毒就有传染风险!别盯着15秒或1分钟

最担心的是被自己影响的亲人

施先生的妻子,作为密切接触者,也很快到浙大一院收治隔离,随后核酸检测结果显示是阳性。

"我没感觉到什么症状,不发热不头疼也不咳嗽。"因为症状较轻,发现及时,施先生的妻子在住院 4 天后就出院了,她是浙大一院首批出院的患者之一。

在隔离病房的这段时间,施先生感觉到自己的情况在慢慢好转,"医生护士对我们非常好,照顾地无微不至,像对待家人一样。我看着他们每天穿着隔离服,一忙就是一整天,早上很早就来给我们测血压、氧饱和度,非常辛苦。"

施先生说自己在里面一点都不觉得无聊,也没有很强的恐惧感,"作息规律,我每天刷手机,看新闻,看到外面的形势越来越紧张,我感到特别庆幸,庆幸自己和老婆发现得早,住了进来。"

他唯一担心的是被他影响的家人,"有好几位亲友因为我,成为密切接触者,被隔离。听说他们现在也快解除隔离,没什么事情,我松了一口气,非常开心。我觉得自己被传染上也就算了,要是连累了家人,会很难受。"

对于自己是怎么传染上新冠肺炎的,施先生到现在都一头雾水。他说自己没去过湖北,亲戚朋友也没从湖北来的。

夫妻两在当地县城开了家小店,年前每天都守在店里,很少出去,"年底那段时间,也没什么客人。这病是哪里飞来的都不知道。"

施先生的妻子说,她和老公平时身体都蛮好,也不怎么生病,"我们吃饭都是自己在家烧,很注重营养,一般午饭烧三个菜,荤素搭配,总的来说比较清淡。也不会出去吃饭。"

2 月 5 日,施先生的妻子出院回去后,就直接住进了当地政府安排的隔离房间,一日三餐都有人送到门口。施先生这次回去,也要先到同一个地方进行隔离。

"他前一天就给我打电话说,要出院了,我当然很开心了。今天早上起来,就在等。刚才他回来,我打开房门,就远远看了一眼,他人蛮好,我放心了。我们现在就安心隔离,等着时间到了回家。"

只要环境中有病毒,就有传染的风险

短时间内,两批病人出院,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感到很振奋,她表示,这次出院的病人一半多都是重症,基本都有高热、呼吸困难、两肺弥漫性病灶的情况。

"来的时候,有的病程(从发病到医院)已经两三天,有的是三五天。如果是病程越长,就越重,因为他之前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会往重症发展。"

盛吉芳介绍,对这些重症病人,他们是从三个方向治疗:一是抗病毒 ;二是恰当使用激素,控制炎症因子风暴,不要变成白肺;三就是氧疗,鼻导管吸氧或高流量吸氧。

专家提醒:只要环境里有病毒就有传染风险!别盯着15秒或1分钟

"今天这批都没有进 ICU,没有到危重症。我们欣喜的是我们有两位危重症病人已经气管插管脱机了。"

施先生的核酸检测结果两次阴性,盛吉芳说,这可能是和当时的取样深度以及技术设备等原因有关。

对于最近被频频提起的,有患者 15 秒内、1 分钟内被传染,以及气溶胶传播的问题,盛吉芳也讲了自己的见解。

"无论是 15 秒传染,还是 1 分钟传染都是噱头,其实只要环境中有病毒,你进入这个环境,就有传染的风险。"

盛吉芳说,传染病学中对传染病说得很清楚,传染病分呼吸道、消化道、接触、血液注射等途径传播,只要是呼吸道传染的,其实空气飞沫也好、气溶胶也好,都是一个道理,"只要你有病原体吸入,都有感染的机会,这次新冠肺炎的病原体,致病的阈值低,你可能只要吸入少量的病毒就感染了;第二是显性发病率比较高,我们当然希望传染病隐性发病率高,隐性就是你传染后产生免疫,但不发病,这样对老百姓健康比价有益。因为它这个特点,所以需要比较严密的隔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