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天下有民勤人,民勤人沒天下”這句話?

開著吉普的西涼大俠


中世紀的“鎮番”人

(一)

民勤在明初到民國稱呼為“鎮番”,共經歷3朝約600年,民國28年改成“民勤”。

“天下有鎮番人,鎮番沒有天人”是在民勤及廣大河西地區流傳的一句俗語。這俚語大約在明末、清代、民國時被世人廣為傳播。“天下有鎮番人”與民國(1928年前稱鎮番)的人口向外遷徙有直接關係;“民勤沒有天下人”是說從明末到民國時很少有外地人到民勤的。為什麼現在社會會出現“天下有民勤人,民勤沒有天下人”這種說法呢?大概主要是由於當年的民勤環境遭到破壞,人口不能和環境、資源相協調發展的緣故。

為了概括論述此命題,不得不從中世紀的鎮番衛說起。

明洪武五年(1372),朱元璋派徵虜大將軍馮勝平定河西,在民勤設置臨河衛,駐紮官兵2500多人,奉命戎邊屯田 ,並從山西、河西等地移民2000多人,實行民屯,次年軍民墾田就達340宗頃。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臨河衛為鎮番衛,再次大舉移民,境內人口增至5500多。至永樂十五年(1417)全縣已有2313戶人家,65170口人,耕地面積近3000頃。縣境內民多相望,城廓儼然,紅稻飄香,駝馬盈野,享有“塞上江南”的美譽。

當時,馮勝部將和粘木廓貼爾部隊在河西走廊相逢,粘木廓貼爾大敗逃出戰場,後勤部隊遺60000頭牛、羊,為明軍俘獲。明軍將領派人將這60000頭牛、羊作為戰利品送往南京。信使先期一個月到到南京,朱元璋一看物資明細目錄,考慮安徽、湖北、蘇浙人不會飼養牛羊,就下令讓把這些牛羊在原地養殖。朱元璋認為這支部隊征戰多年,俘獲又多,初期一直很少安排補給。50年後,當年部隊裡面的18-19的後生都已經白髮蒼蒼、彎腰駝背,朱皇帝這才想起,這支部隊50年來從沒換防。這時,這支軍墾隊伍在鎮番當地已經兒孫滿堂,長江北岸的故鄉他們已經無精力回去了。他們只好留居在鎮番。

這是現在民勤人的第一代祖宗。

不過,說“蒙古貴族統治的殘餘勢力經常寇邊犯關,綠林大盜肆意燒殺虜掠,再加上頻繁的洪水,颶風、地震等自然災害的頻繁,明朝中後期,民勤人口大量外流”,這個措辭是不準確的。

鎮番環境惡化,主要是因為前期國家供給使得鎮番的戰略物資比較豐富,軍墾逐步變成農墾,人口劇增,過度開墾荒地,當地又瀕臨沙漠,土地沙化速度驟然加快,人均口糧嚴重不足,才逐步向外遷移。到嘉靖二十年(1541)只剩下1871戶,3363人了,人口比100多年前的永樂年間減少了52%。

說“明末的民勤籍‘氓流’就很多了”是可以說的。李自成部隊從陝北一路直取甘南和漢中,行軍路線擦武威而過,避過了鎮番,而清軍滅南明而後西進,鎮番是獻關投降了的。戰爭並沒有讓鎮番的人口減少。清朝268年時間裡,康熙西征葛爾丹叛亂、左宗棠徵阿古柏,鎮番都不是前線,人口減少依然和戰爭無關。值得一提的是發生在19世紀70年代的陝西流民西撤新疆和20世紀20年代的河州少年馬仲英在從寧夏平原往新疆撤退時,是從寧夏中衛向西跋涉騰格裡沙漠而去的。兩次鎮番都是必經之路。而此時,鎮番仍然沒有改名“民勤”。陝西流民和“嘎司令”馬仲英退卻路過鎮番,少不了搶掠,這可能是鎮番人的2次創傷。

史料談及的軍隊路過的時間節點還有一次,那就是1935年冬天的西路軍征戰河西,所有史料都沒有提到民勤,說明陳昌浩、徐向前是因為時間緊迫和軍事壓力兩原因,仍然未進入民勤。

民勤人最後一次“自毀家園”,不能不提1958年的“大躍進”。大躍進是全中國範圍內的經濟行為,民勤逃脫不了。

民勤人外出四散謀取生路,是從明朝中期就開始發生的民間行為。在與外鄉人交談的過程中免不了介紹自己、介紹自己的故鄉。聽過民勤人講話的人都有個印象,民勤口音很繞,詞彙中有湖南、江蘇、安徽各地的常用詞。他們或許把自己的故鄉描述的“黃沙遍地”,而他們的父母,由於語言表達能力侷限、外鄉人言語溝通的不便,在他們的口中最終的形象,就像在沙子中“刨食”的老鼠。故而,隨著歷史車輪向前滾動,民勤人在外鄉人的稱謂中,簡單、直接地有了“民勤沙老鼠”這麼個綽號,有蔑視之意,也算是統稱。

在明、清、民國3朝出現的鎮番地方誌中,我們統計出,謝、李、王、胡、何5個姓氏在鎮番地區屬於大姓。

歷史,像滾滾黃沙,卻又像滾燙的沙子。

(待續)


秦磚漢瓦777


我是民勤人,看到這個提問有種想回答的衝動,所以不請自來。

準確地說,這個問題應該是“怎樣理解天下有民勤人,民勤沒天下人這句話。”

在這裡有必要對民勤這個地方有個大概的瞭解。

民勤縣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東北,石羊河下游。南依武威,西鄰金昌,東北、北、西北與內蒙古左、右旗相接。民勤過去叫鎮番,1928年才改為民勤。單從縣名就可知這裡的百姓是多麼勤勞質樸。本縣處.於騰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的包圍之中,東西北三面環沙,環境十分惡劣。冬冷夏熱,晝夜溫差大。年均降水量僅127毫米,而年均蒸發量高達2623毫米。乾旱缺水風沙大是民勤最顯著的特徵。

建國前有一首民勤民謠說:舉目四望全是沙,大風一起不見家,沙逼人退埋田園,流離失所走天涯。

民勤小曲戲《二瓜子吆車》中臺詞道:爹死了,娘嫁了,哥哥嫂子賊殺了,二畝田地沙壓了。這些都是舊民勤的真實寫照。

我們拋開乾旱缺水單說風沙,舊民勤就是一個不適宜人居的地方。一場大風颳過,青苗被埋,再次耕種,雖然有違農時,減產歉收不可避免,還不至於顆粒無收;一場大風過後,快要成熟的莊稼變成一地黃草,貧苦農民將怎樣度日?舊中國內憂外患,政府自顧不暇,遑論救災!螻蟻尚且貪生,人又怎麼能坐以待斃呢?於是扶老攜幼外出逃荒就成了不二選擇。限於當時條件,交通不便,更無交通工具,徒步逃荒自然以周邊地區為首選。於是逃往新疆,內蒙,寧夏的難民最多,其他地區較少。這就是天下有民勤人原因在。

既然舊民勤是個不適宜人居的地方,外地人也就很少來了。即使來了,也不會在民勤紮根,自然就是民然沒天下人了。

當然這是舊民勤。建國後黨和政府大力推行植樹造林,封沙固沙,近年又調水解決乾旱缺水問題,民勤已是舊貌換新顏。現在來民勤務工的做生意的外地人越來越多,民勤沒天下人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願民勤的未來更美好,願民勤人熱愛自己的家鄉,願民勤能吸引更多外地人!


餘一得


民勤縣位於河西走廊東端,由武威市管轄,縣域三面被沙漠圍困。在歷史上,民勤的生態比現在好的多,處在石羊河下游,水資源充沛,土地廣袤,糧草豐盛,養育了眾多的人口,不得不說,在農耕時代,民勤是人類生息的天堂。但由於近代生態環境的惡化,民勤的一方水土不能養活一方人,人口出現了大量外遷。多數去往內蒙、寧夏、新疆等地。由於遷出的人太多,在新疆、寧夏、內蒙等地總能見到民勤人的身影,所以有“天下有民勤人”之說,事實上民勤人遍佈各地;說“民勤人沒天下”這句話可能在代代相傳中有口誤,感覺是個偽命題,倒是有的人說“民勤沒天下人”,該說法更符合實際,近代以來民勤失去環境資源優勢,嚴重缺水,沒法吸引天下的人遷徙和謀生。我再按“民勤人沒天下”勉強解釋一下,不致跑題;在中國、甚至在我們甘肅,知道有個叫民勤縣的人都很少,過去出版的地圖上幾乎都沒有標註過,民勤默默無聞,人們不知道有個民勤存在,除了鄰近的幾個縣區,民勤沒有知名度。“民勤人沒天下”,就是說,天底下,人們不知道民勤在哪裡,也不知道這個地方,那兩句話還告訴人們:民勤人的知名度高於民勤這個地方。當然,隨著地質調查的發現或者能解決水資源問題,民勤也許能迎來一個發展的春天,到時候民勤會被更多的人知道。我是武威人,我是這樣理解的,不排除有其它解釋,您有什麼見解,歡迎在下方討論!😄😄



鄉音石


“天下有民勤,民勤沒天下”這是說很早以前,民勤這片土地上生活的民勤人,他們自認為:這塊土地是屬於自已的,在民勤這地方只許他們生活發展,不許外來人管理、生活、發展。這是一個傳統的自私的排外陳規,解放後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勤勞上進的民勤人民打破了陳規,轉變態度,對外地去工作,做生意,安家生活人們都能和諧相處,共同發展了。


靜心禪419


民勤 歷史上每遇瘟疫、饑荒、回亂之年就有大批民勤人流落天下。

民勤 自古生態環境惡劣,只有民勤人像紅柳像駱駝一樣堅守這片熱土,外地人來得到體驗就走人。

所以舊志有載:天下有民勤人,民勤冇天下人。(冇:沒有)


王福明198


民勤人是那個地方特定的地理環境,特殊的氣候環境,和一些古人生活習性,造成了現在的民勤人氣,天下可以容下民勤人,因民勤人特能吃苦,容忍性特強,特能幹,。而天下人到民勤待不長,待不住,拔腿就走,故民勤人沒天下。留下了世世代代的老民勤人,他們獻了祖宗,獻後人,把民勤改造的現在的良好民勤縣。得來的不易,他們特珍惜水,土地,綠色,糧食。人們都說民勤人財迷,小氣等。就是這樣而來的。我認為,到民勤生活的每一省的人,如果你能待得下,生活一些時候,如果不跑得話,久而久之,也會像民勤人一樣,小氣,財迷,因為一切的一切都來之不易,容不得浪費,不信你去試試


偉人善山


主要是甘肅民勤縣生態環境惡劣,風大沙多,乾旱少雨缺水,不能適應光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經濟來源。從5,60年代民勤人為了生存就大量外出逃荒遷徙,並定居。以新疆,內蒙古民勤人居多。

民勤無天下人主要是民勤縣地處偏僻,經濟不發達,礦產資源少,投資辦廠無利可圖。所以只有民勤人走出去,到全國各地打工維持生計,可想而知,外地人到民勤縣來幹什麼呢!


烏斯太印象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一起來讀甘肅那些事。(約500字,閱讀需2分)

這句話的正確說法是:“天下有民勤人,民勤沒天下人”。

這是一個歷史環境變遷與人類社會相互關係的生動案例。

民勤歷史上也是有“天下人”的。

明洪武年間,平定河西之後,設軍屯以守邊疆,民勤這裡就設置了臨河衛。駐紮官兵近三千人,後又招募內地民人前來屯田,從河西、山西、陝西等地招徠民人兩千餘人。之後不斷移民實邊,到永樂十五年時候,這裡的人口已過萬。

這時候的民勤,還是和赫連勃勃建都統萬城時候一樣,水草豐茂,駝馬遍野,城郭相望,有“塞上江南”之美譽。

然而隨著人口的增加,對於周邊環境的壓力逐漸增大,半乾旱區的屯田也造成了沙漠化的倪端,最致命的是大量人口與農業對水資源的消耗,使得本就缺水的民勤發展堪憂。

正如史料所載:“以生齒日繁,兼風沙據,上游移丘開荒者沿河棋佈。因河水細微,澤梁亦涸,土活澤饒成往事矣”

人口增加破壞了環境,環境反過來也影響了人類的生存生活。綠洲萎縮,無法承受巨大的人口負載。風沙,缺水,這些對於民勤的發展是致命的打擊,無法生存的居民,只能舉家遷徙。

從此天下開始有民勤人。

為求生路,民勤人遷往濟木薩爾、吉昌、烏魯木齊,爭相奔走新疆、內蒙等地,至今民勤人仍稱新疆為第二故鄉,由此可知自清代開始遷過去的人數之多。

至今說起“天下有民勤人,民勤沒天下人”這句流傳幾百年的俗語,仍然可以想見不畏艱險的民勤人勇闖天下的豪情,但是也需要反思人類與自然的緊密關係,採取合適手段逐漸恢復民勤這類地方的生態環境,爭取讓民勤再次成為一個容納天下人的好地方。


兩分鐘走近歷史現場,更多歷史類原創內容,歡迎右上角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這些句語都是歷史書上的話了,從八、九十年江浙商人就有人在民勤定居兒子娶了民勤故娘生兒育女了!當年出外的民勤人也對家鄉的發展變化有了新的認同,變化真大啊,連從今年的老天爺也變得有雨給臉了!


虎威51786416


我一直在新疆打工,15年了,車開回來,房子賣了一套。剛回老家民勤,目前開一家超市,火鍋店正在裝修。從打工仔轉變成個體,希望一切順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