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國家的入門級教練機就其本身而言,就是二戰戰鬥機的水平嗎?

Me88451


不是這樣的,各國空軍航校在校飛行訓練模式一般分成三類不同的層次:

第一、初級教練機訓練階段

在這一階段一般使用螺旋槳式飛機對學員進行最為基礎的飛行操作技術訓練,包括最基本的起飛、降落、五邊、四邊飛行,飛行儀表使用、空地指揮基礎訓練等、通俗的說,這一階段就是好比駕校裡面操作手動擋的桑塔納那樣,主要的目的是確保這些學員能夠掌握上路的最基本操作。

因為這一個階段對於教練機的要求就是六個字“便宜、耐操和皮實”。不要求高大上的飛行性能,速度還是慢點好用,免得這些菜鳥操作不慎導致事故。目前國內基本上使用初教-6飛機來承擔這一任務。

初教-6這種活塞式螺旋槳飛機,飛行速度280km/h,升限5000米,飛行時間3.6小時,操作簡單,低空飛行性能比較穩定,是一款非常優異的活塞式教練機。這款飛機目前也是國內第一種出口、並且是大量出口美國的飛機,對外報價好像是7-8萬美元/架。

從數據上就可以看出,雖然也是活塞式發動機+螺旋槳的動力方式,但是初教-6的飛行性能和二戰時期的活塞式戰鬥機還是有很大差異的,當時的戰鬥機一般航速在500-600km/h之間,P51野馬戰鬥機都達到了700-800km/h的速度,航程一般在3000-4000km,機動性能更是超越初教6,畢竟一個是戰鬥機,另一個是教練機,不具備可比性。

第二、中級教練機階段。

這一階段一般開始接受最初步的噴氣式飛機飛行訓練,受訓機型國內基本上以教練-8型(也就是K-8)為主,

第三、高級教練機階段

經過前兩個階段的學習,這些飛行學員完全掌握了噴氣式飛機的操作,並具備了一定空戰技術,接下來就要開始接受正式噴氣式殲擊機的機型訓練。國內一般採用殲教-7/8等機型來進行訓練,這種雙座型的高級教練機,具備和同類型號戰鬥機的相似飛行性能和儀表,在後座教練的帶飛下,如果順利通過這一階段的飛行訓練,尤其是順利放單飛之後,那就算是一名合格的戰鬥機飛行員了。

從航校畢業之後分配到各個作戰部隊,在那裡還要接受具體型號戰鬥機的飛行訓練,尤其是空戰訓練,這時使用的機型就很多了,比如雙座型的蘇-27、殲-10等等。

所以總的來說,飛行訓練基本上都是從低到高,從簡單到複雜,循序漸進的過程。

這個問題呢就回答到這裡吧。

想了解更多軍事、航空知識,請關注“老鷹航空”;

老鷹航空堅持原創回答,不做任何文字性抄襲;回答中引用的部分圖片素材來自互聯網,如侵則刪;他人請勿抄襲,發現必舉報。


老鷹航空


入門教練機都是螺旋槳飛機,學會飛機駕駛技能,叫初級教練機。噴氣式教練機面前分兩種,中級教練機和高級教練機。

中級教練機要糾正一些螺旋槳飛機上的習慣。中級教練機相當於一代機,都是亞音速飛機。美國的T-33就是P-80戰鬥機改型的。中國現在主要是用K-8。比如國際上使用比較廣泛的有英國隼(鷹Hawk)。很多國家都可以研製這種小型教練機。

高級噴氣式教練機也不是二代機,而是輕型對地攻擊機。比如,法國德國合作的阿爾法噴氣,中國的L-15獵鷹。

在此基礎上有的國家還超音速戰鬥教練機。美國有T-38。有的國家為了減少訓練週期,高級教練機本身就用戰鬥機改型。比如中國的殲教五。超音速教練機用殲教六和殲教七。因為中國的戰鬥機沒有雙座型號。雙座型教練機只做教練用。英美國家的單座戰鬥機都有雙座教練型。不僅可以做訓練飛行,還可以執行作戰任務。

目前的超音速教練機都是戰鬥機改型的,前身就是第二代戰鬥機。一般沒有專門研製的。


一葉楓流O靈似舞妖


也不一定呀,初教五初教六就達不到拉11的水準。T-6A也達不到野馬、雷電的水準。其最大飛行速度573千米每小時,最大航程1,642千米。野馬最大飛行速度708公里,航程2755公里。實用升限12800米。所以說,現代螺旋槳初教機,大致相當於二戰中期的性能。但考慮到初教機沒有武器和裝甲,油艙也小,這個性能數據還要打折扣的,裝齊了武器也就剩二戰初期水準了


薺菜糰子


現今各國軍用的初級教練機,外觀和二戰時期的戰鬥機比較接近,都是螺旋槳驅動、平直機翼的造型,但是性能比起二戰時期戰鬥機來說相差甚遠。從速度、升限、載重量來比較,大致相當於1930年以前的戰鬥機..


whoimixm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