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毀掉你的自律,90%的人會中招,產品經理引領的技術奴役之路

這是個特別容易沉迷的時代。網購、朋友圈、短視頻、直播、煲劇、手遊……你的時間和注意力悄悄被它們偷走,卻從不說再見。或許你也納悶,自己的自制力怎麼這麼差了?

但這事可能不完全怪你。

當你在朋友圈點讚的時候,當你刷短視頻“哈哈哈哈”的時候,當你網購到想剁手的時候,或者當你玩吃雞遊戲“大吉大利”的時候,可能完全不會想到,軟件的背後,有成百上千人正在通宵達旦地努力工作,為的就是毀掉你的自律。

有人說,只有拙劣的產品經理,才會利用人性的弱點去玩用戶;優秀的產品經理則不是,而是實現用戶價值,滿足用戶需求,達成共贏。

而事實上,只要是產品經理,都會不同程度地去迎合一些用戶的負面需求,以追求用戶使用時長和使用頻次的持續增長,很難說誰比誰更有節操。連張小龍都曾經說過,“說老實話,做了這麼多年工作以後,我感覺對人性的把握是最重要的……但是我現在越來越難判斷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

而在所有人性的弱點中,“上癮”這一弱點,可以說是所有對人性弱點挖掘的核心目標,相比貪婪、虛榮、色慾、懶惰等,它的顯性和直接的“危害”並不大,但卻可能是最持久而致命的。

四步毀掉你的自律,90%的人會中招,產品經理引領的技術奴役之路

商業公司為了讓你在科技產品、網絡遊戲中無法自拔,佈下了一個個裹在誘餌中的鉤子,除非定力極強的超人,可以說,90%的人,是不可能在成百上千的產品天才們對人性的深刻挖掘下卻不中招的。而那些讓你上癮的、層出不窮的、防不勝防的產品體驗,是如何設計出來的呢?

1.不可抗拒的積極反饋

2008年,已有2億用戶的社交網站Facebook推出了一項簡單的新功能,名叫“贊”。當朋友看到你發佈了一張照片,或更新了一條狀態,如果他們喜歡,就會給你點“贊”,連字都不用打,就讓你獲得實時反饋。這個設計現在已經很常見了,但在剛推出時,它極為深刻地改變了用戶的使用心理。以前分享照片或更新狀態,也許只是為了展示形象,但“贊”功能的出現,讓這些變成了賭博:如果你發了一張照片,卻沒有收到“贊”,你會覺得整個朋友圈都在嫌棄你;更誘人的是,你在發照片之前無法預計到會收到多少贊,所以就在修圖、文案上挖空心思,甚至總結到底什麼樣的內容會讓你贏得更多點贊,一旦驗證,就更為之著迷。

2.毫不費力的進步

“超級瑪麗”堪稱是一款人人都玩過的遊戲,但你知道它為什麼能不斷吸引新玩家嗎?因為它上手毫無障礙,不需要操作手冊。“超級瑪麗”最初的幾秒設計得極為出色,它同時完成了兩件極為困難的事:一是教學,二是保留玩家“什麼也沒教”的錯覺。微博、微信本身以及近幾年火爆的小遊戲,幾乎全都有這樣的特徵:比如微信小遊戲“飛機大戰”,你只需要按住小飛機,前後左右地閃轉騰挪就行,連開火都是連續自動的;比如“跳一跳”,也只有點按屏幕這一個動作,跳近跳遠,全看按的時間有多長;再比如“水果忍者”,只要在屏幕上劃來劃去,一看就會。總之,入坑越容易,你越能在坑裡呆得久。

四步毀掉你的自律,90%的人會中招,產品經理引領的技術奴役之路

3.令人痴迷的社交互動

世界上最火的手機修圖APP是什麼?現在可能有很多答案了,但在七八年前,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Hipstamatic。它是“2010年度最佳應用”,用戶近500萬,在它的濾鏡和修圖功能幫助下,哪怕是手機攝影新手,也能拍出有大師感覺的照片。然而,2011年,它就被同類競爭者Instagram打敗了。後者成為了當年的年度最佳應用,在2012年時用戶數更是接近3億,被扎克伯格用10億美元收購。為什麼核心功能都是美化圖片,Instagram能在如此短的時間爆發崛起?最重要的原因,是Instagram有自己的社交網絡,用戶拍照修圖後可以上傳,接受好友評論和點贊。人都是社會動物,誰都渴望知道他人對我們的看法。

4.極短的滿足週期

人們在嗑瓜子時常常停不下來,為什麼?因為嗑瓜子只需要三步:嗑、吃、吐,單線程的動作每個人都會。這三步曲的流程非常短,獲得滿足感的週期很短。但如果你換成讀書,滿足週期會很長,所以能夠堅持下去的人不多;健身跑步也是如此,大部分人堅持不了很久。極短的滿足週期,讓人們不自覺地沉迷在源源不斷的小確幸中而無法自拔,所以人們在看短視頻時根本停不下來,手指輕輕一滑,就可以換一個,笑兩聲,再換下一個;而剁手黨們,則在逛店、包郵、收快遞間反覆循環……

四步毀掉你的自律,90%的人會中招,產品經理引領的技術奴役之路

除了以上四點,還有很多很多看似無意,實則套路滿滿的,讓人上癮的產品設計:

比如,智能手錶和健身跟蹤應用會為你設置一個誘人的目標,使你專注於不斷加碼的數字,甚至忽略了身體過度勞累的信號,最終反而可能因運動過度而健康受損;

比如,網劇總會在每集的結尾處製造懸念,或者分成很多很多季,給你一種“未完成的緊張感”,迫切想看到後邊的劇情來緩解這種緊張;

比如,奮鬥的小鳥、俄羅斯方塊之類的遊戲,挑戰是逐漸升級的,讓你永遠處在享受解決難關、不斷進步的快感體驗中。

四步毀掉你的自律,90%的人會中招,產品經理引領的技術奴役之路

你也許會說,這些套路我都看穿了,只有那些自控力不強,意志薄弱的人才會上癮吧。但其實,每個沉迷的人,在試用、試玩或試看那些科技產品、網遊或網劇之前,都是這麼想的,可他們實在低估了人性本身的弱點。

有個大咖曾說過,未來社會,90%的人可能會像蛆一樣活著。因為生活太過安逸,他們對世界既沒有關心的動力,也沒有改變的慾望,而是沉醉在自己的“奶嘴樂”中,在虛擬世界裡尋覓高強度的感官刺激。

從眼下的趨勢看,情況確實不容樂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成為製造成癮體驗的互聯網公司的“待割韭菜”和“現金奶牛”。

而這條上癮之路,可能也將是一條人類作繭自縛的技術奴役之路。

歡迎關注,觀察、分享、解讀互聯網知識、市場、案例、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