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數據分析(一):怎樣解讀出深層次信息?

产品数据分析(一):怎样解读出深层次信息?

一、數據分析的層級

產品的數據分析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只有數據,沒有分析。僅僅是描述數據,告訴你產品發生了什麼。

比如次日留存率只有5%,這個數據偏低,可以看出該功能的用戶粘性不好。

然後呢?往往就沒有然後了。

為什麼同樣的數據給不同的人能看出不同的內容?高手們究竟是如何通過數據找出產品中的問題的。

本文將告訴你分析產品數據時,如何從數據中解讀出比描述現狀更深層次的信息。

數據分析過程要解決的問題往往有四個層級。

第一層,發生了什麼?如留存率降低,用戶粘性下降。初級分析基本到此結束。

第二層,為什麼?這個答案要落實到用戶層面,是第一步的延伸。是用戶找不到想要的功能,還是功能不符合用戶的預期?及格的數據分析基本分析到這一層。

第三層,繼續問為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要落實產品層面,即我們的產品的哪項內容造成了用戶出現了第二層的問題。優秀的數據分析可以分析到這一層。

第四層,我們該怎麼辦?後續該如何改進產品。高級的數據分析到此結束。

以這種思維方式作為整個分析的核心思想,就不容易走彎路,更快更好地找出產品的問題,而掌握各種數據技巧,圖表的優化等等都是為了最終找到問題,解決問題這個目的服務的,因此這種層級的思想是數據分析的核心。

我們本文主要討論前兩個步驟:發生了什麼,以及為什麼發生(用戶層面)。

二、從數據中找問題

下面就要開始講解如何從數據中找問題,只有找到了問題才能有繼續分析的方向。要注意,這裡的問題不單單是指不足之處,而是指數據的異常之處過高和過低都是異常

我們首先來解決第一個層級的問題,發生了什麼。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觀察單個指標找問題。比如某個產品或功能的留存率很低,那麼可以得出結論是該頁面的用戶粘性較差。這個結論解決了“發生了什麼”的問題。剛入門的數據分析,往往也就到這個深度就停止了。

至於為什麼較差,留存率這個數據本身無法告訴我們。

其他的例子如停留時長很短,說明用戶可能對頁面不感興趣,至於為什麼不感興趣,我們無法得知。

要達到這個水平只需要瞭解各個數據的含義,有基本的業務理解就可以了。

想要分析得更深入,一般需要多個指標結合起來一起看。

比如剛才的例子,一款粘性較差的產品,到底是頁面信息不吸引人,還是頁面設計太混亂,抑或是入口位置太深?有了這些猜想,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維度組合去找到問題所在。從而解決“為什麼發生”的問題。

舉幾個例子。

产品数据分析(一):怎样解读出深层次信息?

這是一個雙維度的數據矩陣,該矩陣模擬了幾種虛擬產品。其中點擊率是指進入產品/功能後的各按鈕的點擊率,留存率是指該產品/功能的整體留存率。

兩個數據維度能夠得到的信息比單維度數據的信息要豐富的多。我們能夠通過兩個數據模擬出一點用戶真實的使用場景了。

比如右下角低點擊率、高留存率的功能或產品,往往是已經迭代優化過多次的版本。如果不是的話,這樣的頁面由於頁面內點擊率較低,我們不知道用戶的真實行為,我們很難從數據中瞭解用戶的真實需求在哪,也就談不上後期的迭代。

我們看一下右上角,高點擊率,高留存率。這樣的產品看起來已經非常不錯了,但是前面提到過,我們從數據中不單單是找不足之處,要看到的是異常。這樣的高點擊高留存是有問題的,這個問題就是過高的點擊率。

我們還原到用戶的使用場景

,如果一個用戶每天都要來用這個產品(留存率高),而且還天天要來點擊這個按鈕(點擊率高),那麼這個按鈕裡的內容能不能直接拿出來呢(省去點擊動作,直接使用)?

我們再看左上角,高點擊率,低留存率。用戶點擊很高,說明用戶在找東西?留存率低是不是因為沒有找到?

矩陣中其他的問題可以自己去思考,我在圖上寫下了我的猜想,當然這些猜想也不一定適合所有產品,這張圖只是希望能發散你的思維,讓你養成這樣的思維方式。

維度的組合多種多樣,你可以嘗試多種不同的維度組合從而確認問題所在。比如點擊率分散度和留存率的維度組合。

點擊率分散程度是一種主觀的感覺,但有時也能反映出某些問題。

产品数据分析(一):怎样解读出深层次信息?

我們以圖中左下角的低留存率,點擊率分散的情況為例。這種情況下,每個功能用戶都有意願去點,但是留存率卻不高,模擬一下用戶的使用場景,會不會用戶點了之後發現解決不了自身需求?當然,這需要結合實際的產品形態,結合自己的產品頁面特點,模擬一下用戶的實際使用過程,你應該能得到一系列的猜想。

再比如左上角,點擊率集中,留存率低。這種情況我們想象一下,用戶進入頁面後,直奔著一個功能而去,其他功能不太關心,但是用了這個功能之後,用戶之後不再來這個頁面了。什麼原因?是不是用了那個功能,但是卻讓他失望了,沒有解決他的問題?帶著這樣的猜想,我們重點分析點擊率集中的那個功能,可以猜測用戶到底想做什麼。

各種不同維度的矩陣在此就不再多做介紹,只是希望大家能夠掌握通過數據找到問題的方法。讀者可以自己再將各類不同的數據組合成矩陣,分別分析各個不同的數據組合的含義。以此來增強從數據解讀信息的能力。

通過這種組合數據找問題的這種方式,你就能輕鬆突破描述數據的階段,進入到數據分析的及格線。

歡迎訂閱我的專欄,後續我將繼續探討後兩個層級的分析。

題圖來自 Pexels ,基於 CC0 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