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知道哪些有趣的成語故事,可以講述一個嗎?比如杯弓蛇影?

市井人生百態


“自相矛盾”是一個常用的成語,這個成語的出處就不用多說了。這個成語的使用率很高,人們經常用它駁斥混亂的羅輯,並且有時只用這個成語的一半:“矛盾”,來說明哲學問題。如果沒有“矛盾”這個詞,哲學家們講哲學該多麼費事啊,漢語中還有第二個詞來代替“矛盾”一詞嗎?“矛盾”一詞是誰先用在哲學上?在世界其它語種中,有與之對應的詞彙嗎?有這麼簡練嗎?漢語真是世界上最美、最富表現力的語言!





A魯緩


一說到成語,我第一個總能想到“守株待兔”。那個可愛又可悲的農民讓我印象深刻。幫大家回憶一下吧!

有這麼一個憨厚的農民,整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在田地裡辛苦勞動。

一天,這個農民在地裡幹著幹著活,突然一隻野兔從草叢中竄了出來。野兔這種動物特別的賊,見了人就拼命地逃跑。沒想到,這野兔竟然一下子撞到農夫地頭的一個樹樁子上。得,這下好了,“咔嚓”把脖子撞斷了,死了。

農民高興了,連忙放下手上的農活,跑過去撿起那死野兔回家了。

晚上回到家,農夫把死兔交給妻子。妻子做了香噴噴的野兔肉,兩口子有說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頓。農民回味著兔肉的美味,心想:這要是天天都能有隻兔子送到嘴邊,我還幹什麼農活呀!

於是第二天,農民依舊到地裡幹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麼專心了。 他幹一會兒就朝草叢裡瞄一瞄、瞧一瞧,希望再有一隻兔子竄出來撞在樹樁上。

就這樣,他心不在焉地幹了一天活,該鋤的地也沒鋤完。直到天黑也沒再見到有兔子出來。一天下來,農民很不甘心地回家了。

第三天,農民來到地邊,已完全無心鋤地了。乾脆!他把農具放在一邊,自己坐在樹樁旁邊,自己專心的等待野兔竄出來。

就這樣,日復一日的,農民專心等著野兔。結果地也荒了、人也傻了,野兔卻再也沒出現過。農民不僅沒再吃到兔肉,連糧食也沒的吃了。


自習教室


我所知道的成語故事很多。但我現在要講的成語故事叫“瞻前顧後”。我是這個故事的主角。

我從小就比較聰明,讀書時成績從未丟過第一名的位置,哪怕到高中也是如此。高考完分數出來,要報志願,按照我的分數,完全可以報京城的一所著名大學。

老師同學朋友都勸我報那所大學。我整整考慮了兩天,還是下不了決心。我分數雖然高,按往年的話,錄取不在話下,但就是擔心有太多分數比我高的也爭那所學校,我若貿然報上,萬一競爭不贏別人,那差一點的大學也將失去機會。結果我為了能順利進入大學,而選擇了一所抵一級的學校。

拿到通知書後,我們班所有考上大學的同學搞聚會,我才知道,有兩個分數分別比我低十幾二十分的同學考上了那所學校。老師、同學、朋友都為我惋惜,但也安慰我,金子在哪裡都可以閃光。

我表面上說不在意,心裡卻恨死了自己。如果報志願時,能聽取老師的意見,自己也勇敢點,那心儀的大學就到手了。遺憾啊!

大學三年級,班上學生基本上都有男女朋友,唯我和一個來自重慶的女生還打著單。那女生長得高挑,五官淡淡的,笑的時候特像女星徐靜蕾。這樣的女生非常符合我心目中理想的伴侶形象。我之所以單著,就是因為心裡裝滿了她,而再沒能有別人的位置。

知道她也沒有男朋友,好多好多次,我都想鼓起勇氣向她表白,短信編了無數條,都不敢發出去;半夜裡,每次她的電話都已找到了,卻都不敢撥出去。

她太優秀了。專業成績、寫作、唱歌、跳舞,樣樣優秀;據說父母一個在省城任職,一個做房地產生意,在她小的時候,家裡生活水平就已是小康。而我小的時候,一家人的生活剛剛能維持溫飽。

我那時愛讀小說。課外或有些週末,她也會來找我借書。來時笑得甜甜的,去時也笑得甜甜的,一見就讓人有一天的好心情。

室友們都說,你們兩個都單著,在我們看來,你是為她而單,而她也肯定是為你而單。你們到底要互相折磨到什麼時候?

說真的,有時我覺得她對我是有好感的,不然她也不會三番五次找我借書。可這怎麼可能呢?我來自遠方一個偏避的小山村,父母都是農民,自己雖長得還不錯,可現今哪個女生考慮愛情時,會只看你的臉呢?

再說,就算她年輕,容易被我的臉吸引而和我走到一起,她的父母會同意嗎?我和她是兩個不同世界的人啊,我這隻賴蛤蟆想吃到天鵝肉,簡直是異想天開。

時光飛逝。很快就到了大四。大四也很快,馬上就到要各奔東西的那一天。

考完試。班上開畢業晚會。進教室前,她在走廊上等我。她說希望等會我給她唱一首歌——唱一首她希望聽到的歌。她希望因為聽了這首歌后,而改變她的一個決定。

又說,如果我肯為她唱,她也會幫我唱。

我從小就多愁善感,害怕離別。想到是與她的離別,可能還是永別,就非常非常難受。我擔心在晚會上會哭,所以當晚沒去參加。

晚會結束,幾個室友告訴我,夏果(那個女生的名字)在晚會現場哭得厲害。邊哭邊罵我膽小鬼。還通過一首歌向我表達了她真摯的感情。不過她也說了,我已經沒有機會了,因為她給過我太多次機會,尤其是今晚,只要我來到晚會現場,像她希望的那樣,敢於為她唱一首歌,那她一這輩子就屬於我的了。可我沒來,這樣的膽小鬼根本就不配她。

我淚如雨下。

我知道自己錯過了她,也許就錯過了一生的幸福。事實證明也是如此。

此後多年,我再沒有碰到一個令自己動心的人。每當午夜夢迴,寂寞如酒不停發酵。在深深的怨悔中,淚溼枕巾。就想,如果當初勇敢點,那此時陪在自己身邊的可能就是她和一兩個可愛的孩子,而不是無邊的寂寞孤獨了。

怕這怕那,瞻前顧後,害死人啊。


青蛙十四號


曾經讀過一段文,覺得較為有意思,大體意思與大家分享一下。

說有一隻烏龜,覺得自己很牛,於是去找兔子🐰賽跑。比賽開始了,兔子噌噌地就躥出了老遠,它一邊跑一邊又住地回頭看,看看兔子追上來沒有,口裡還喊著:“跑得快有糖吃,跑得慢沒糖吃。”

豈料沒注意,兔子一頭撞在了樹上,死了。恰巧,旁邊有個勞作的老農,撿到了兔子🐰,他非常高興,因為今晚可以吃到肉肉了。轉爾他又想“要是天天都能撿到兔子那該有多好啊!”

於是老農天天守在樹旁,等著撿兔子。日子一天天過去了,竟然再也沒有兔子來撞樹。因為老農不勞作,地裡莊稼都比別人家的矮了一大截。老農有點失落,但忽而有了一個好主意。他想“我把禾苗往上拔一拔又就行了嗎?”於是老農辛辛苦苦地忙活了大半天,把禾苗全部往上提了一截。當他看到自己的莊稼與別人家的一樣高的時候,他重重的鬆了口氣。

最終,因為兔子死了,所以烏龜得到了賽跑的冠軍……

而這就是――龜兔賽跑、守株待兔、揠苗助長的故事……





阿牛不耕田


此成語主人公,乞討19年一事無成,娶了侄子的老婆後飛黃騰達,猜猜他是誰?學會這個故事,讓你變成孩子、朋友眼中那個才華橫溢的人!

晉文公重耳稱霸中原之前曾流亡19年,怎麼回事呢?簡單來說:

他老爹在外找了個小狐狸精,竟然還轉正了,然後生了個兒子就妖言惑眾,讓老爹把太子給殺了,重耳和弟弟小吾一看哥哥被殺了,連夜出逃。老爹死了之後,弟弟小吳在秦國的幫助下捷足先登。回國奪了王位,然後下了個命令:哥哥在外遲早是個禍患,找人把他做了。於是重耳開始了東躲西藏,寄人籬下的19年。

有一天,重耳一行人飢腸轆轆、多日未餐,向一位老農民乞討:

“老伯伯,行行好,給口飯吃吧。”

“哼!”老農不搭理他們。

“可憐可憐我們吧,我們三天沒吃東西了,就給一口就行!”

老農不耐煩,俯身撿了個土坷垃:

“諾!拿去吃吧!”

‘他✘的!我……’重耳心裡罵道,抬手就準備幹架。被身邊的謀士小狐攔住了:

“主公切慢!這是天意呀,天意!快把土塊兒接過來!”

重耳不明所以,但還是接過了土塊。小狐謝過老農,對重耳說:

“這是上天的旨意,要送土地給你呀,看來我們復國在望啊!”

然後他們到了齊國,齊國對他們很好,除了美酒美食,還把一美女嫁給重耳,時間久了重耳就開始精神頹廢,樂不思蜀,下屬們一看這不行,再這樣下去就廢了,於是把他灌醉,繩子一幫、車裡塞,重耳一覺醒來已經到了宋國。


然而宋國有心無力,一行人又轉去了楚國,楚成王對重耳很好,日子一久還成了朋友,但楚國一大將三德子看不上重耳,不斷地說他的壞話,時間久了,楚成王也開始猶豫。終於有一天,三德子說服楚成王給重耳擺了個鴻門宴。

宴上酒過三巡,楚成王拉著重耳的小手就問:

“重重,將來若你當上國君,怎麼報答我嘞?”

“成成,你放心,山無稜天地合,不敢與君絕!若不得已,兩軍交戰,我定退避三舍!”

三德子見楚成王無心殺重耳。就把他拉到一邊講:

“重耳這個人口無遮攔,滿嘴跑火車,其實是個忘恩負義的雜種,今兒要不做了他,必是養虎為患啊!”

楚成王正在猶豫,忽聽小卒來報:

“秦穆公派人來接重耳公子,說是請他去秦國喝茶!”

這個燙手山芋正愁沒地兒扔呢,恰好來了個接盤俠,於是重而去了秦國。

接風酒宴上,酒過三巡,秦穆公拉著重耳的小手:

“重重,你知道我為什麼請你來嗎?”

“不知道。”

“恁弟小吾可不是個好鳥啊!想當年我損兵折將幫他登上王位,現在居然跟我幹起仗了,成何體統!個忘恩負義的傢伙!”

“對對對,他就是個孬種。”重耳附和到。

“孬種沒有好報,對吧?重重啊!明天我就幫你回國,把那傻鳥兒給踢下去,你當!”

重耳俯首道謝,秦王又說:

“另外,今兒還有個喜事,我打算把閨女小懷嫁給你,你看意下如何呀?”


重耳心頭一驚,言語不清,藉口如廁。他擔心有二: 一是自己61歲,小懷年方20。年齡先不說,若答應,那豈不成了秦王的女婿?日後跟老岳父打交道,豈不是事事矮一頭?二是小懷原來是被秦王嫁給弟弟小吳的兒子聯姻,後來秦晉交惡,小懷跑回孃家,若娶她,不就是娶了侄媳婦兒嗎?那豈不是亂了倫理。

謀士小圓聽了急道:

“我嘞個姥姥爺誒!這都什麼時候了,你還考慮個家長裡短兒!你若拒絕,他豈能助你!再說了,‘欲人愛己,必先愛人,欲人從己,必先從人’,你必須同意!”

隨後,秦軍重兵壓境,護送重耳登基。

經過四年勵精圖治,晉國霸主地位初見端倪,隨後經過‘退避三舍’的著名戰役——城濮之戰,大敗楚軍,終於稱霸中原,重耳就是赫赫有名的晉文公!

退避三舍: 後來用作比喻主動退讓,避免衝突。


不樣人


大家好,我是小樣,非常榮幸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中華五千年曆史的積澱,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湧出了無數英雄豪傑,名人佳話。一個成語,往往背後都是一段精彩的故事。

像大家平時人人皆知的鑿壁偷光、亡羊補牢等等。

今天,小樣給大家講幾個大家可能不知道,但很有趣的成語故事。

蹇人上天

這個蹇人,蹇讀三聲,是跛足的意思。通俗點講就是腿腳不好使,疑似小兒麻痺。蹇人的意思就是腿腳不好使的人。

那這個蹇人上天的意思就是腿腳不好使的人想要上天。

他背後的故事是這樣的:

話說西漢王莽篡位,改朝換代,是為新朝。但是王莽實施了一系列不符合當時實際的改革(現在看來,他的改革很有遠見,比較適合未來),加上一系列的因素,導致王莽末年,天下大亂。

這時候群雄並起,分分想分天下一杯羹。哪個不是,誰不想當皇帝,稱王稱霸啊。

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有個叫隗囂的人,小的時候時因為生病而腳跛了,但是人家身殘志堅,看見天下群雄並起,也想嚐嚐做皇帝的滋味。

於是他在今甘肅天水起兵反莽想稱帝,後來屯據陝甘一帶,雖然野心不小,但是畢竟不是那塊料。最終被東漢光武帝劉秀率軍殲滅。

在他稱帝前,據說天水一帶流傳著一首童謠:“出吳門,望緹群。見一蹇人,言欲上天;令天可上,地上安得民!”

這首童謠諷刺隗囂,你一個跛腳漢,口口聲聲“要上天”,如果你都能上天去,地上早就走光沒有人了。

之後,蹇人上天比喻不可能之事。

想想現在的人說,你咋不上天呢?是不是和蹇人上天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是瘋無樣,一個會寫作,會聊天,愛講故事的非著名假作家。GZ號:瘋無樣。如果覺得不錯,歡迎關注我,我會發布一些有趣的故事,和您一起了解這個有趣的世界。


瘋無樣


我覺得“瓜田李下”成語的典故很有意義:

唐朝的時候,有個書法家叫柳公權,他在29歲時考中了進士,在他的家鄉做了一個小官。當朝皇帝唐穆宗在一個偶然的時間看到了柳公權的書法,大讚,就把他召到京城來做官。

唐穆宗脾氣不好,太貪玩又經常不理朝政,大臣們因為懼怕他都不敢進諫。柳公權為人剛直不阿,在一次穆宗詢問他用筆之法時,柳公權回答:“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穆宗聽後微微一怔,即刻明白了柳公權是借筆法來勸諫自己,此後,穆宗收斂了很多。

後來的唐文宗對柳公權的書法及為人也非常欣賞,柳公權也升任太子少師,文宗經常請他進宮來商討處理一些事務。

當時有個官員叫郭寧,他把自己兩個女兒都送進了宮中,文宗於是委派郭寧到陝西郵縣做官,為此事朝裡很多人都議論紛紛。

文宗知道後特地召來柳公權詢問:“朕現在只讓郭寧做了一個小小的地方官,而且他還乾的不錯,政績也不俗,為什麼大家對這件事這麼有意見呢?” 柳公權說:“大家覺得是因為郭寧送了兩個女兒進宮才得到這個官職的。”

文宗說:“可他的兩個女兒進宮是陪太后的,並非是獻給朕啊!”柳公權回答:“這正如瓜田下彎腰提鞋、李樹下伸手整理帽子一樣,即便您沒有納郭家女兒為妃的意思,但人們難免有誤會啊!”

文宗聽後半晌都沉默不語。

後來人們就把容易招致嫌疑的地方稱之為瓜田李下。


勇哥撩故事


從前楚國有個書呆子,家裡很窮,他和他的妻子過著十分貧窮的日子。

一天他正在看書,忽然看到書上寫著,如果得到螳螂捕捉知了時用來遮身的那片葉子,就可以把自己的身體隱蔽起來,誰也看不見?

於是他想如果我能得到那片葉子,那該多好呀!

從這天起,他整天在樹林裡轉來轉去,轉來轉去,尋找螳螂捉知了時藏身的葉子,終於有一天他看到一隻螳螂隱身在一片樹葉下捕捉知了,他興奮極了,猛一下撲上去摘下那片葉子,可是他太激動了,一不小心那葉子掉在地上,與滿地的落葉混在一起,他呆了一會兒,拿出一簸箕,把地上的落葉全都收拾起來,帶回家去。回到家裡,他想:“怎樣從這麼多葉子中揀出可以隱身的葉子呢?”他決心一片一片試驗,於是他舉起一片樹葉,問他的妻子說:”你能看見我嗎?”

“看得見。”他妻子回答。

“你能看得見嗎?”他又舉起一片樹葉說。

“看得見。”他妻子耐心的回答。

他一次一次地問,妻子一次一次地回答道,後來他妻子厭煩了,隨口答道:“看不見了。”書呆子一聽樂壞了,他拿了樹葉來到街上,用樹葉擋住自己,當著店主的面伸手取了店裡東西就走,店主驚奇極了,把它抓住,送到官府去。縣官覺得很奇怪,居然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偷東西,便問他究竟是怎麼回事?書呆子說了原委,縣官不由哈哈大笑,把他放回了家,這就是一葉障目的故事。



星大陸hao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1、專心致志

古時候有個圍棋高手,名叫秋,人們稱他弈秋。他有兩個徒弟,其中一個專心好學,棋藝提高很快;另一個雖然也天天聽課,但很不專心。他看著老師,心裡卻想著天上有沒有大雁飛來,老師的話一句也沒聽進去,棋藝自然也沒有絲毫提高。

2、鬨堂大笑

宋朝時候,有個叫馮相的官員。有一天,他穿著一雙新靴子走進辦公的衙門。一個同僚問他:“您買這雙新靴子花了多少錢?”他抬起一隻腳說:“九百。”那個同僚驚奇地說:“怎麼我這雙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馮相又抬起另一隻腳說:“這隻也是九百。”滿屋的人都大笑起來。

3、雙管齊下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畫家名叫張璪,他擅長畫山水、松石,特別是畫松樹尤其叫人稱絕。張璪作畫的時候,有與眾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筆,可以同時在紙上作畫。一管筆畫蒼翠的松枝,另一管筆畫枯乾虯枝,畫出的松樹惟妙惟肖,誰看了他的畫都感到驚奇,人們都說他是神筆。張璪還有兩個畫畫的絕招:一是用無筆頭的禿筆繪畫;二是用手指畫畫。他拿一塊白絹,用手指蘸上顏料,左抹右塗,一會兒就作成一幅山水樹木的作品。

4、栩栩如生

我國古代哲學家莊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經寫出了這樣一個故事:“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忘與!”意思是說,莊周做了一場夢,夢見自己變成一隻美麗的蝴蝶,比真的蝴蝶還美,活靈活現,在空中翩翩起舞。他覺得非常快活得意,簡直忘記了世界還有莊周這麼一個人。襄王聽了莊辛的話,感到十分振奮,封他為陽陵君,採用了他的計謀,收復了不少失地。

5、胸有成竹

宋朝有個著名的畫家叫文與可,特別擅長畫竹子,他畫的竹子栩栩如生。為了畫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後種了許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細觀察竹子的形態和變化。所以每次要畫竹子時,他的胸中就已經有了十分生動、逼真的竹子形象了。

6、熟能生巧

宋朝時,有個人叫陳堯諮,他一箭射斷了一根細樹枝。正在自鳴得意時,旁邊一個賣油的老翁把一枚銅幣放在油葫蘆口上,舀了一勺油從高高的地方倒下來,油從銅幣的小孔裡穿過,流進油葫蘆裡去了。陳堯諮非常驚奇,老翁說:“不過是熟能生巧而已。”

7、水滴石穿

從前,有個廉潔的縣官,他審問一個拿了公家一枚銅錢的倉庫管理人。那人說:“不就是一枚銅錢嗎?”他提筆寫下一行批語:“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意思就是說,一天偷一枚銅錢,一千日就是一千枚;天天用繩鋸木頭,木頭也會斷;水珠天天滴在石頭上,石頭也會被滴穿。

8、百發百中

在楚國的一個練武場上,許多射手在比武射箭,有個射箭能手養由基,連續幾次射中靶心,有好事者說:“射中靶心,還算不了什麼。能射中百步之外的柳樹葉子,那還差不多。”養由基站穩腳步,張弓搭箭,一箭射在了百步之外的柳樹葉子上,大家都拍手叫好。

9、無價之寶

戰國中期,魏國有一個農民在地裡耕作時,得到一塊一尺見方的玉。他把玉獻給魏王。魏王叫老玉工鑑定,老玉工說:“恭喜大王得到了一塊罕見的寶玉。”魏王問:“這塊玉值多少錢?”老玉工說:“有錢也買不到,用五座城池的代價,也只能看一下而已。”魏王大喜,重賞了獻玉的人。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無心怪談


主人公朱買臣,字翁子,西漢吳地人,家境貧寒,卻喜愛讀書;由於不善於過日子,常常需要割草砍柴賣了來換取糧食。

他不拘小節,砍柴回來,擔著柴,邊走邊高聲誦讀文章;他的妻子也揹著柴跟隨著他,多次阻止朱買臣,讓他不要在路上高聲歌唱,朱買臣歌唱聲更大,估計周圍人看笑話的樣子,和丈夫執拗的性格讓他的妻子實在是堅持不下去了,決定離開他,朱買臣笑著說:“我五十歲命該富貴,現在已經四十多了,你辛苦了很久了,等我富貴了,我要報答你的功勞。”妻子氣憤地說:“像你這樣的人,最終就是餓死在溝裡罷了,怎麼能夠富貴呢!”

妻子離開後,朱買臣繼續堅持自我,一個人在道路上邊走邊唱,甚至揹著柴在墓地間行走。他的前妻和他都去上墳,看到朱買臣又冷又餓,憔悴落魄,對前夫是又恨又可憐吧,好心的前妻還招呼他飯吃。

成語的形成基本上都有一個典故,也就是說每個成語都有一個故事。成語是一個個小故事的濃縮精華,小故事大智慧,通過成語我們可以瞭解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瞭解古代社會人民的智慧。成語也是我們現代學校教育的必學內容,我們寫作中也會常用成語從而使得作品更具有內涵。

《黃粱一夢》這個成語講述的故事一直讓我津津樂道,以至於我多年來都想模仿裡面所表達的思想內涵創作一篇現代小說。

相傳古代有一個姓盧的書生,家境窮困潦倒,萬事不順心。有一次他借宿一家旅店,遇到一位道士,覺得他道行高深,便趕忙前去尋求治窮妙方。道士聽後,便拿出一個枕頭說:“這可是個神物,你現在睡一覺,把它枕在頭下,它就可讓你一切如願。”這個時候,旅店的主人正好在煮黃粱飯,伴著飯香,書生不到一會兒功夫就進入夢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