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茵莱也有一座“乌本桥”,景色秀美,想要进村,必先过桥

缅甸茵莱也有一座“乌本桥”,景色秀美,想要进村,必先过桥

这是一座被称为“小乌本桥”的柚木桥,位于茵莱湖那座颇受旅行者喜爱的MaingThauk 村庄前,想要进村,必先过桥。虽然名气上远不如东塔曼湖的乌本桥,“小乌本桥”的构造却和后者一样,简单的支撑结构,长度异常夸张,站在桥端,让人不由对前方的未知充满期待。

缅甸茵莱也有一座“乌本桥”,景色秀美,想要进村,必先过桥

茵莱湖位于缅甸北部掸邦高原上,水上生活着茵达族人,茵达人以打鱼为生,湖岸则种植了番茄、辣椒等蔬菜。这里,从化缘的僧人到上学的孩童,都乘船而行。作为游客的人们也自然入乡随俗了这种水上生活。

缅甸茵莱也有一座“乌本桥”,景色秀美,想要进村,必先过桥

珍贵的柚木建造而成的桥梁异常坚固,经过多年风雨冲刷洗涤和日光投射照耀,木头已呈浅灰色。

缅甸茵莱也有一座“乌本桥”,景色秀美,想要进村,必先过桥

湖面平静无痕,远处有不知名的鸟叫,走累的游客在桥上简陋的木屋下休息、看风景。淡淡的霜水铺在木桥上,走过去回头看,印下一行若有若无的脚印。朴实的木头给人粗粝的感觉,和身边的水,水中的草一起,反而生出一种田园气息。

缅甸茵莱也有一座“乌本桥”,景色秀美,想要进村,必先过桥

桥上轻轻浅浅有人们留下的涂鸦,有的已经年代久远,字迹模糊不清。虽然大部分看不懂,却也可以想见,每一句话中都包含着书写的人美好的愿望,关于爱情,关于未来。

缅甸茵莱也有一座“乌本桥”,景色秀美,想要进村,必先过桥

留下只言片语的人们,是否有后来白头偕老的恋人?是否有理想达成的孩童?

缅甸茵莱也有一座“乌本桥”,景色秀美,想要进村,必先过桥

桥的两侧明明没靠近岸边,湖中的建筑却多了起来,这就是茵莱湖著名的奇观之一——浮岛,这些漂浮在水上的土地可以随湖水的涨落而升降,也可以像船一样划来划去。“浮岛”是茵莱人的重要财产,听说女儿出嫁,也会把浮岛当作嫁妆。

缅甸茵莱也有一座“乌本桥”,景色秀美,想要进村,必先过桥

茵莱人依浮岛而居,依湖水而生。吊脚楼一样的木头房子里,女人们有的切藕撮丝,制成上好的织物,有的晒浆成纸,粘成鲜艳的阳伞,有的打银器,有的卷烟草,用最淳朴的方式,把茵莱湖的馈赠转变为生计。

缅甸茵莱也有一座“乌本桥”,景色秀美,想要进村,必先过桥

湖上的船长得好看,又瘦又长,一排只坐得下一个人,两头翘起优雅的弧度,好像拉长了的贡多拉。蔚蓝的湖面上飘着的一簇簇水葫芦,近处是深蓝的水,风吹皱褶,像没有抹平的绸布。而人们仿佛变成了一滴水,融在茵莱湖里。

缅甸茵莱也有一座“乌本桥”,景色秀美,想要进村,必先过桥

从小乌本桥到沿岸的村庄还有一段距离,村庄很大,很多游客都会选择租单车,或者有的人就干脆连同人和单车从另一个地方一同渡船而来。

缅甸茵莱也有一座“乌本桥”,景色秀美,想要进村,必先过桥

小木桥很旧,木头很瘦;桥下湖水掩映,潜流无声。不远处,水中生出茵达人的木屋,一幅不管不顾的样子,粗糙中带着股天生的乐观。水中生长着茂盛欢快的水草,一切都是勃勃生机的样子。

缅甸茵莱也有一座“乌本桥”,景色秀美,想要进村,必先过桥

长长的木桥一直在湖上延伸,对于只停留一两日的游客来说,这里是远方美景,是生活中的暂停键。而生活在木桥另一端的人家里,或许有一天,某个男孩子长大成了大叔,在仰光、在东京、在纽约延续着他的远方。或是依旧在这里,为匆忙的游人煮一晚温暖的餐食。(欢迎您在评论区点赞留言,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落榜进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