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滿四合院》觀後感

《情滿四合院》觀後感,一喜歡看書的大姐姐推薦給我這個不看電視劇的,她是怎麼知道我的愛好與口味的?

秦淮茹,婁曉娥...女人人品的好壞與文化程度的高低似乎沒有什麼關聯。

找媳婦就得找秀外慧中的。年少無知的那個我,只知貪玩,不會去愛,毀了那女孩多少溫柔。

聾老太太年輕時候應該是男人夢寐以求的賢內助,老太太自知不會幹事,卻會看人。把人性骨子裡看到透透的、真真的。那傳承下來最好的家風:溫與良!

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則!

再窮,不拿不勞而獲之財;

再餓,不吃它人嗟來之食。

此生的臉面不是別人給的,是自己掙得!

後注今日小心情:心情尷尬、昨晚與不到六歲的七姐(我女兒)下棋,我居然輸了...!這幾天不想說話,面壁自省!

那年我九歲,放假住在城裡的叔叔家,我叔教我下棋(主要是沒人在家陪他玩),自此再各種棋盤上我把各種同學從小學欺負到大學...時隔多年,回憶一下,棄馬十三招(順炮橫車破直車棄馬):

1. 炮二平五 炮8平5

2. 馬二進三 馬8進7

3. 車一進一 車9平8

4. 車一平六 車8進6

5. 車六進七馬2進1

6. 車九進一 炮2進7

7. 炮八進五 馬7退8

8. 炮五進四 士6進5

9. 車九平六 將5平6

10. 前車進一 士5退4

11. 車六平四 炮5平6

12. 車四進六 將6平5

13. 炮八平五(重炮殺)

內容抄襲借鑑:這雖然是2015年製作完成的一部劇,但是 直到2017年十月份才上星 。

等了兩年 才上星,原因?

這部劇的時代背景: 60—90年代 。

所以,現在你我還能看到這部劇的 刪減版 ,也應該感到慶幸。

而對於不怎麼愛看電視、獲取資源全靠網絡的年輕一代,強推一波。

先看下演員配置, 何冰和郝蕾 。

何冰 ,被埋沒的老戲骨,一直都是默默無聞演戲。演技神級。

郝蕾 ,多少人心中一輩子的女神。

看這倆人在一起尬戲,就是倆字, 過癮!

這部劇講述了 住在一個北京四合院裡的幾戶人家 ,經歷時代變遷的幾十年生活。

說白了,這個四合院就是一個 時代的反光鏡 。

時代發生什麼驚濤駭浪,這裡人們的生活都會濺起小漣漪。

家長裡短配著時代背景,個人起伏趁著國家命運, 一下子就能把人帶進那個時代 ,拴住你的心。

何冰飾演的男主大名,何雨柱。

沒人記得他的大名,人人都叫他 傻柱 。

傻柱 不傻 ,只是口直心快, 啥話都敢說,啥事都敢幹。

傻柱,傻的不是他的腦子,而是善良的內心。

在那個 人人都要有“政治頭腦”才能自保 的年代,傻柱在大院裡就是一個傻里傻氣、 不合時宜的存在 。

也因為這個,老大不小了還沒對象。

按說他這個條件是真不錯,三代僱農, 成分上沒毛病 。

軋鋼廠食堂大廚,做飯的手藝沒得說,工資花不完。

父母雙亡,妹妹談對象了,他是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

要房有房,要工作有工作 。

但就是因為全廠子都知道他是個“傻柱子”,所以是 萬年單身狗 。

傻柱有一個萬年死對頭,這人就是 許大茂 。

兩人見面就掐架,用北京話說叫 “死磕” 。

許大茂嫉妒心極強,是個不折不扣的偽君子。平日裡最喜歡和傻柱過不去。

四合院裡有一個 寡婦 ,就是郝蕾飾演的 秦淮茹 。

她丈夫幾年前因為工傷死了,因此她頂上了丈夫在工廠裡的職位。

一個人拉扯著三個孩子 ,還帶著一個婆婆,一家五口,日子過得特別苦。

吃了上頓沒下頓。

還好,傻柱是個熱心腸,經常從食堂偷著拿菜回家,給秦淮如的三個孩子們解饞。

四合院裡有 三位大爺 ,就是資歷比較高的長輩。

一大爺,二大爺,三大爺。

這個大院裡要是發生了什麼爭端,比如哪家的夫妻吵架了,誰家的雞丟了,三位大爺就開 院內大會 ,一起決定。

一個四合院就像是一大家子 ,院內的大大小小也算有個規矩。

那個時代不缺規矩,根本沒有隱私。

誰家發生點什麼雞毛蒜皮的事,都是鄰里之間的談資。

第一集就有一場三位大爺的大院會議,讓人忍俊不禁。

許大茂家的雞丟了。

而傻柱從食堂帶了一飯盒雞湯回來。

你說這巧不巧,許大茂就非說這雞是傻柱偷了自己的。

這事 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

就看要怎麼定論。

在當時,偷了一隻雞, 這是道德品質的問題 。

實際上,許大茂家丟的雞是 秦寡婦的兒子 從院子裡抓走的,做成了叫花雞,給兩個妹妹吃了。

畢竟是個吃飯靠糧票的時代,秦寡婦一家五口沒一頓飽飯,更別說都吃上肉了。

傻柱理解孩子,但別人未必啊。

雞不是偷的,是哪來的?

按說,傻柱這雞明明是自己從食堂拿的,為啥不說清楚呢?

因為, 說清楚罪過更大 。

偷一隻鄰居的雞,那不是啥大事。

如果被定罪成 偷工廠食堂的雞 ,那叫 盜取公物,竊取人民財產 。

那就要全廠開批揍大會。

沒辦法,傻柱只能認慫。

說這雞算是自己偷的。

這時候,一大爺善意提醒傻柱,你倆是不是前些日子鬧矛盾了?

傻柱領悟其意思,說許大茂前幾天在廠裡喝酒之後胡說八道,說自己和秦寡婦有一腿。他必須要偷只雞來懲罰一下對方。

一大爺就斷案了, 這不算是道德品質問題,頂多算是伺機報復。

罰了五塊錢和一鍋雞湯,就罷了。

看到這你也就明白了, 大院裡的事儘量大院內部解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

整個院的人都覺得傻柱腦袋裡少根筋,只有秦淮茹真心對他好。

但是,俗話說, 寡婦門前是非多。

除了傻柱,誰也不敢明著對秦淮茹好。

為了養活全家幾口人,有時候就為了幾個白麵饅頭,秦淮茹不得不 忍受廠裡一些男職工的騷擾 。

特別是許大茂。

可這憑著尊嚴和臉面換回來的口糧,拿回家後,秦淮茹的婆婆一口不吃,說不是正路上來的, 嫌太髒 。

有這個婆婆盯著,秦淮茹也沒考慮過自己 改嫁傻柱 的事情。

一個老光棍,一個拖家帶口的寡婦,沒人敢有想法。

但後來 時間長了,兩人有了愛情 。

當然這都是後話。

大院裡,幾家天天生活在一塊。家風一目瞭然。

什麼叫 “父母不孝,子女不慈” ,一看便知。

四合院三個大爺裡,只有 一大爺 最耿直,為人正派。

在工廠裡是八級鉗工,地位非常高。

二大爺是個 官迷 ,愛權。

但因為只是個高小的文化水平,所以也只是個普通工人。

但自從趕上變革,就憑藉打小報告,當上了小官。

即便是小官,也拿著雞毛當令箭。在工廠裡想整誰整誰,在大院裡也要立足威風。

跟三大爺聯手罷免了一大爺。

在家裡也是頤指氣使, 用拳頭說話 。跟兒女動不動就摔杯子打耳光,擺官架子。

幾個兒子都想趕緊長大了分家單過。

三大爺是個 財迷 ,愛錢。

但三大爺只是個老師啊,沒幾個工錢。

所以,他的錢都是算計來的,平時生活裡佔盡了小便宜。

對待自己親生子女也像周扒皮一樣。要 親子女、明算賬 。

食宿費要算,電費要算,總之什麼都要算。

教育子女 “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要受窮”。

但是做人不能太精明啊。

算計別人,總有被人算計的一天。

別說栽在外人的手上,就是他自己臨老了,幾位子女全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天天算計自己親爹。

風風雨雨幾十年,每家每戶都隨著時代發生著變化。

也只有 傻柱一直沒變 。

不管政治局勢是陰是晴,傻柱就一句話, 我就是個廚子,我只管做飯,其他政治什麼的跟我沒關係。

他一不貪財、二不貪權,只憑著廚子這一項手藝吃飯。

雖然他為人耿直,一張嘴得罪不少人,許大茂上位後天天想辦法整治他。

但沒辦法, 領導就離不開他做的飯 ,其他人的手藝沒法比。

而且不管伺候過什麼領導,他一概不多問也不多說,只管做飯。

這個態度,也受到了領導們的賞識。

傻柱這淳樸的勁,從來沒變過。

在這大院裡, 一大爺格外賞識他,處處護著他 。

一大爺家沒兒沒女,就老兩口。

院內還有一位牙齒掉光、沒兒沒女的 老祖宗 。

所以過年時候,一大爺老兩口就會帶上老祖宗一起過。

為了照顧秦淮茹,就在她家過年。因為在誰家過年,剩下的菜就會留在誰家。

幾家人像一大家子似的,熱熱鬧鬧的,算是 四世同堂 。

四合院裡的人情味,都在這幾個傻人身上。

不管外面局勢如何,誰下去了誰上去了,他們管不著。

一大爺夫婦,老祖宗,傻柱,他們之間沒有親情,卻遠親不如近鄰;

比二大爺三大爺家那幾個親生的都親。

當然有人情味,也有讓人恨得牙癢癢的時候。

特殊的年代裡,有的人為了上位,有的人為了算計錢,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

人前一個樣子,人後另一幅面孔。

只有在特殊的情況下,才能看出 真正的人性 。

本劇的高明之處,恐怕也是為難之處, 在於表現一個特殊的時代和環境,展現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

為了躲避敏感性,大院外面的事情講得少, 但外面發生的任何變動你都能在大院內看得清清楚楚。

比如善良老實的一大爺被放倒。

二大爺通過告密上位。

後來又被許大茂給鑽了空子,小人嘴臉盡顯。

整個大院都被搞得 烏煙瘴氣 。

但惡人總有惡人磨啊, 幾個人鬥來鬥去也都老了,時代也變了 。

看這部劇除了能看出政治大環境對四合院的影響之外, 還能感受到一股濃濃的老北京風情 。

演員說話都一股京片子味,風俗、習慣也時原汁原味的老北京。

必須要重點說一下 何冰的演技 ,實在是太神了。

嬉笑怒罵間,把一個內心善良厚道但貧嘴愛抬槓的老北京,演得淋漓盡致。

但你要說這部劇就是演了一個四合院的溫情,也不是這樣。

它好就好在, 沒有美化生活和人性 。

很多網友看到三十多集之後,就發現 這劇“三觀不正” 。

但魚叔覺得,這正是 它真實的地方 。

他講的就是一個不合時宜的人,並非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時候不合時宜,就算 在生活富裕了之後同樣不合時宜 。

四合院裡,除了許大茂是明擺著的壞人, 其他人的私慾更是藏也藏不住 。

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

不光是革命鬥爭的年代如此,生活富裕了之後更是如此。

大院的老人們人老了,心思可不老 。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小九九,為了一己私慾利用他人,還能順帶用情感綁架。

一院子的老人都拖著傻柱,傻柱這名字還真的沒白叫。

想想生活中這樣的事情還少麼。

不過,生活中傻柱這樣傻的人可是越來越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住了幾年你也許都不知道隔壁人家姓甚名誰。

城市的存在拉遠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這種淡漠當然不好。

但是看《溫情四合院》也會覺得,人與人之間有距離感,反而有好的一面。

人與人之間最恰當的距離,就是適合而止。

而喜歡參與他人的生活,因自己的私慾干涉他人的生活,這是一種帶著大院印記的生活方式,更是帶著那個時代的印記。

在當今社會,就是自己的親爹親媽這麼做,也會引起一番討論。

個人與集體的關係發生了很大變化。

像大院中演的這種,表面上看著溫情,其實卻是一種無情。

而 看透這些,才能懂中國社會這幾十年發生了什麼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