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現場葬禮老照片:新加坡囯父,開國元首,民眾沿途冒雨送別


李光耀,1923年9月16日出生,新加坡華人,新加坡前總理、新加坡最高領導人,被譽為“新加坡國父”。 漢族客家人,祖籍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高陂鎮黨溪鄉。 2015年3月23日凌晨3時18分,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享年91歲。2015年3月29日下午14時,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化中心舉行國葬。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創始人之一。 曾任新加坡國務資政以及內閣資政、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秘書長、立法議會議員、新加坡自治政府首任總理、總理公署高級部長、國際儒學聯合會名譽理事長、內閣資政

李光耀自幼接受英式教育,12歲考入當地頂尖的英校萊佛士書院,18歲考入原校的高中部,但在日軍佔領新加坡後中斷學業。戰爭結束後,李光耀榮獲大英帝國女王獎學金,並開始赴英國留學。

1952年,李光耀因為代表“新加坡罷工的郵差”與政府談判而聲名大噪,在工會中建立了群眾基礎,從而為其將來的從政之路奠定了基石。

1959年6月3日,新加坡自治邦成立,而人民行動黨也在自治邦政府的首次選舉中成為立法議院第一大黨,由李光耀出任自治邦政府總理。

獨立後李光耀積極推動經濟改革與發展,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強內政,成功使新加坡在三十年內發展成為亞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40年之內經濟平均增長了7%。在其任內,李光耀推動了開發裕廊工業園區、創立公積金制度、成立廉政公署、進行教育改革等多項政策。

李光耀採用了限制公民民主自由的政策。在執政早期他採取了一些強硬措施,但也包括經濟成功聯合,改變選舉區,控制媒體,打擊反對派包括外國媒體。現階段的新加坡的政府以高效、廉潔而聞名,人民生活水平較其他亞洲國家為高。


李光耀是人才強國的忠實擁護者。“我們決定什麼是正確的,不用考慮別人怎麼想。”他在1987年的一次演講中這樣說道。

李光耀主張高薪養廉,李光耀的政府人員是全世界工資最高的,以此來吸引社會人才並預防腐敗。在新加坡,如其它犯罪一樣,腐敗一方面由嚴厲的懲罰來預防,從鞭刑到死刑。正如李光耀所說,“在愛與恐懼之間,我總是相信馬基雅弗利的話,如果沒有人害怕我,那麼我就是沒有意義的存在”。作為一個國家來說,在新加坡你甚至都看不到警察,這意味著極大的成功。

李光耀為新加坡的獨立及崛起做出卓越貢獻,被譽為“新加坡國父”。李光耀不僅是新加坡的開國元老之一,也是現今新加坡政壇極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在擔任新加坡總理的數十年間,他排擠政敵,對西方的批評置之不理,牢牢掌握政權,領導新加坡實現了政治獨立和經濟繁榮,把一個缺乏生機的城市國家變成了一個全球貿易和金融中心——新加坡已經成為僅次於日本的亞洲第二富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