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試水”口碑平,演員“出圈”舞臺冷|演出十大事件

2019年華語戲劇作品亮眼的不多,但話題卻十足強勁。從持續整年的明星頻頻試水舞臺劇,卻鮮有口碑之作,到孟京輝《茶館》、張火丁《霸王別姬》陷入強烈爭議,再到韓雪音樂劇“假唱”事件、中國曲協發文批張雲雷……我們期待2020年,舞臺劇能多些值得討論的作品,少些突破底線的事。

按發生時間排序

1.明星紛紛試水舞臺劇,普遍口碑平平

2019年應該算是近些年來,中國戲劇舞臺最為“星光”熠熠的一年。北京的演出舞臺上,從年初王學圻的《爸爸的床》、趙薇的《求證》、陳妍希的《大話西遊》,年中李幼斌的《老式喜劇》,倪大紅、孫莉的《安魂曲》,胡可、沙溢的《革命之路》,葛優、萬茜的《默默》,再到年底的《牛天賜》、《弗蘭肯斯坦》,音樂劇裡白百何的《當愛已成往事》,韓雪的《白夜行》等,且不說作品質量如何,僅劇目數量上,堪稱近些年之最。明星演舞臺劇是近兩年來頻頻出現的新趨勢,但他們給戲劇帶來一時的話題和流量外,卻鮮有作品用口碑“破圈”,“好演員的春天是否真的來了”目前至少在話劇舞臺上還沒有看到。

2.鄭雲龍《謀殺歌謠》高票價風波

2019年2月25日下午,大麥網發佈3月由鄭雲龍等八位卡司主演的百老匯音樂劇《謀殺歌謠》中文版北京站的預售信息,票價從最低380元到最高價880元。而相比一個月前的上海場,當時的最高票價才260元。作為一部小成本製作,《謀殺歌謠》一個月間票價大漲讓觀眾不滿,直指漲價行為是在消費因綜藝《聲入人心》而人氣高漲的鄭雲龍,看其“紅了之後故意抬高票價”。雖然很多粉絲在開票前表態為抵制主辦方不會買票,不過所有場次還是很快被搶空。一檔綜藝帶火了一批音樂劇演員,但行業需要有足夠優質的中國原創音樂劇支撐他們的人氣,單靠個人“圈外”走紅後帶動市場不是長久之計。

3.五一假期調整致多場演出退票

2019年3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調整2019年勞動節假期安排的通知》公佈勞動節放假安排調整為5月1日至4日,共4天。突然到來的四天假期讓人驚喜不已,但同時原定在五一檔期內音樂節、公演的話劇等演出項目受到影響致臨時退票。突如其來的規定閃了不少主辦方的“腰”,但這次事件也為在假期前後舉辦演出的主辦方提個醒,規劃演出時間,應有必要的提前應對方案,以備猝不及防的規定打亂了演出節奏。

4.韓雪“假唱事件”引發業內探討

《白夜行》在2019年4月寧波站的第二場演出中,女主演韓雪因前晚突發聲帶炎,主辦方隱瞞觀眾直到當天晚上進場播放完“演出須知”,才告知本場演出韓雪個人演唱部分為錄音,由此引起觀眾強烈不滿,演出方喊冤認為假唱實屬無奈,而觀眾則不買賬認為其沒有職業操守。縱觀世界音樂劇演出,因強度需要都會有AB組卡司輪流登臺,而《白夜行》卻沒有安排該角色的B角,以至於韓雪演到7場便已支撐不住。沒有應對方案,不及時向觀眾說明,主辦方缺乏職業精神對現場放錄音沒有任何不安,韓雪打破了音樂劇要真唱的底線,此次事件的種種理應引起業內反思,引以為戒。

5.張火丁改梅派《霸王別姬》陷爭議

2019年5月,程派京劇名家張火丁主演的梅派經典劇目《霸王別姬》在長安大戲院首次亮相,隨後引發爭議。用程派藝術演繹梅派經典,張火丁此舉讓人支持之餘也引來眾多戲迷的質疑和反對,在爭議中,“張火丁現象”持續發酵,成為當時的文化熱點。京劇傳承到今天,必須承認張火丁的《霸王別姬》是具有探索精神的,不僅觀照到戲曲的過去,也開始探索戲曲的未來,京劇要發展就要朝著綜合性劇場方向邁進,由“梅尚程荀”等大師創造的鼎盛時代早已成為豐碑,一味守著傳統“描紅”而不發揚,經典終將失去生命力。

6.德雲社演出屢現負面事件

2019年7月27日,德雲社演員秦霄賢、孫九香在北京廣德樓劇場的晚場演出中,上場後並沒有立刻開始表演,而是收取粉絲遞來的信件及禮物。該過程持續近兩分鐘後,臺下一名觀眾催促演出儘快開始,臺上的孫九香回懟:“要是聽不了您可以出去。”該段現場視頻被髮到網上後引發批評。在此之後,網絡更是相繼曝出相聲演員張雲雷、楊九郎曾在表演中調侃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李世濟、張火丁,這是他們拿地震災難做“哏”後又一次跌破道德底線,以至於中國曲協發文批張雲雷,京劇程派藝術研究會與張君秋京劇藝術研究會多次發文要求張雲雷致歉,最終此事件以張雲雷道歉告終。“學藝先學德,做戲先做人”,德雲社類似狀況頻發,不但暴露了學藝不精,還暴露品德問題。藉助社交媒體走紅,然後陶醉於小圈子的追捧,最後喪失演員最基本的底線。

7.“蘇大強熱”沒延續到話劇舞臺

倪大紅在2019年電視劇《都挺好》裡因塑造了“蘇大強”一角後,彷彿一夜之間躋身“頂級流量”的行列,靠演技收穫了全年齡段粉絲。作為一名舞臺劇出身的演員,2019年,倪大紅先後主演兩部話劇《銀錠橋》和《安魂曲》中文版,其中中文版《安魂曲》為首演劇目,倪大紅的加盟無疑在當時佔到了“天時”,但劇目7月首演後,因口碑平平,各地票房情況也並未達到眾人期待的火爆場面,在舞臺上,並沒有出現“蘇大強熱”。舞臺劇作品想市場火爆,終究還是需靠作品質量。

8.孟京輝版《茶館》北京首演評價兩極化

2019年,孟京輝版《茶館》結束了在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IN單元與聖彼得堡第29屆“波羅的海之家國際戲劇藝術節”演出後,於11月首次回到它的發源地北京,無論從現場還是網絡,觀眾對該作品的評價形成兩極,對於孟京輝版《茶館》的討論,成為2019年末現象級的文化事件。一部話劇作品能夠在社會範圍內引起如此大的話題,間接證明《茶館》這部文學作品在當下仍有令人重新自我認識的價值,而創作者,也從這次爭議中汲取到“一部經典作品如何進行現代劇場改編”的參考經驗。

9.北京人藝首次向社會海選招募演員

作為北京人藝人才培養方面的重大舉措,人藝開設的“表演學員培訓班”於2019年12月16日宣佈開班。經過社會招募及篩選,十五名學員從1043名報名者中脫穎而出,他們將在北京人藝進行為期一年的學習與實踐,成績優異者將正式進入北京人藝。此次“表演學員培訓班”,既繼承了原有“團帶班”“合辦班”的精神傳統,又突破了原有的人才培養模式,從零起步的選拔改為從專業表演人才中進行選拔。2021年北京人藝將實現五個劇場同時運營的體量,這對人藝的人才儲備提出了新要求。北京人藝要發展,堅實的人才隊伍是最好的保證,這或許也是此次學員培訓班進行創新嘗試最重要的意義。

10.頻頻出現“大夜戲”

夜晚11點至凌晨,站在劇院門口,看著打車軟件顯示你所在地有上百人在排隊打車,這個畫面2019年多次上演,時間長、晚開場的“大夜戲”頻頻出現,如時長8小時的俄羅斯話劇《靜靜的頓河》,首場演出18:00開場,散場後已是第二天凌晨2點半左右;北京青年戲劇節上,一部立陶宛AAT劇團的作品《在冰下,在冰下》,則選在23:00開場。三個半小時時長如今似乎成為號稱大師級高品質舞臺作品的“最低消費”,但特別設置的開場時間與冗長無味的刻意拉長演出時間有所區別,考驗一個創作者能力的還是能在最短的時間展現出自己的創作理念和價值。據調查,三個半小時的作品其實已接近一個觀眾的看戲極限,如果再長,作品內容是能否安撫住觀眾的關鍵,但像《葉甫蓋尼·奧涅金》這樣的戲畢竟是少數。

新京報記者 劉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