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最理想的待遇标准,是员工对于待遇的各种要求的折中

最理想的待遇标准必然是各项职能之间的一种折中,是员工对于待遇的各种要求之间的一种折中。

——德鲁克《管理:使命、责任、实务》

在知识经济时代,薪酬管理越来越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它对激励员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薪酬不仅是员工满足各种需要的前提,还能实现员工的价值感。因此,薪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情绪、积极性和能力的发挥。

德鲁克:最理想的待遇标准,是员工对于待遇的各种要求的折中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当一名处于较低的岗位工资的员工通过积极表现、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岗位绩效争取到更高的岗位级别时,他会体验到由于晋升和加薪所带来的价值实现感和被尊重的喜悦,从而更加努力工作。这一点是任何管理者都应重视的事实。

管理者必须认识到薪酬对于激励员工以及增强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在人们的普遍想法中,高薪不仅说明企业的效益好,有发展潜力,还说明员工受到企业的重视。在员工的心目中,薪酬绝对不仅仅是口袋中的一定数目的钞票,它还代表了身份、地位,以及在公司中的工作绩效,甚至代表了个人的能力、品行和发展前景。即使在企业内部,员工之间也会互相攀比。不同的部门之间,同一部门的不同职业之间,都普遍存在着这种攀比心理。从单纯薪资相差的数字来看,几十元钱不算什么。但是,在员工的心目中,比别人少拿的几十元钱是工作业绩、能力不如别人的象征。

德鲁克:最理想的待遇标准,是员工对于待遇的各种要求的折中

薪酬激励不单单是金钱的激励,它实质上是一种很复杂的激励方式,隐含着成就的激励、地位的激励等。巧妙地运用薪酬激励方式,不但能调动企业员工的高昂士气和工作激情,还可以吸引到优秀人才,极大地丰富企业的人力资源。

把握员工的微妙心理,发挥薪酬这根指挥棒的作用进行员工激励,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所应具备的能力与技巧。

毋庸置疑薪酬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透明、公平的薪酬体系不仅可以提高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还有助于他们发挥潜能以达成部门的使命。当今企业竞争的焦点是人才。只有采用有效的激励措施,尤其是适合企业各方面条件的薪酬激励才会留住人才,让他们大展身手,这样才会使企业效益不断提高,在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

因此管理者要制定出激励性薪酬。激励性薪酬的基本构成包括:基本薪资、奖金、津贴、福利、保险。激励性的员工薪酬模式的设计,就是将上述五个组成部分合理地组合起来,使其能够恰到好处地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

德鲁克:最理想的待遇标准,是员工对于待遇的各种要求的折中

德鲁克认为:“即使是最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也会显示出折中的两面性——既能够凝聚力量,同时也在瓦解组织的力量;既能够给企业正确的指引,同时又会误导企业;既能够鼓励正确的行为,也有可能会引发错误的结果。”

折中模式的薪酬制度既具弹性,使其具有激励员工提高绩效的功能;又具有稳定性,给员工一种安全感,使其注意向长远目标努力。现在,很多企业在制定激励性的薪酬体系时采用这种折中模式,事实证明,它确实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收益。

除了采用折中模式的薪酬制定外,还有以下两种模式可供企业选择:

高弹性模式:这种模式的薪酬主要是根据员工近期的绩效决定的。在一般情况下,奖金在薪酬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而福利比重较小;在基本薪资部分,实行绩效工资(如计件工资)、销售提成工资等工资形式。在不同时期,员工的薪酬起伏比较大。这种模式有较强的激励功能,但员工缺乏安全感。

高稳定模式:这种模式的薪酬与员工个人的绩效关系不太大。它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个人收入相对比较稳定。这种模式有比较强的安全感,但缺乏激励功能,而且人工成本增长过快,企业负担加大。在这种模式中,基本工资占主要成分,福利水平一般比较高。奖金主要是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及员工个人工资的一定比例或平均发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