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不靠关系网

人与人的交往是必然的,有交往就会有网络,这是关系网的天然基础。关系网的最大本质,就在于互惠互利。为关系良好而欢欣鼓舞,为失去关系而苦恼纠结,已成为很多人对待关系的常规态度。

但关系资源的分配是永远也不会平等的,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结识并能买通“后门”的“把门人”,所以那些拼命拉关系的人,或许因偶尔获益而沾沾自喜,但更多的是看到别人走后门,自己却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过硬而感到沮丧,而不少人在沮丧之后反而更加激起找后门的“斗志”。

而那些手上掌握资源的人,也习惯性地把本是职责上应做的事,故意不去做,等着人来拉关系,以获取好处或者换取拉对方关系的条件。

如此,人们在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中,形成了一个更加不公正的社会环境----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后门困境”。因为几乎成了约定俗成,本来高效顺畅的社会秩序被关系破坏而增加运营的成本,使找关系者既是这次自己关系的受益者,又是下次别人关系的受害者。

虽然有法律、有道德、有规则,但“关系”可以超越它们,从而形成潜规则。当潜规则盛行时,就意味着公共规则被破坏,就意味着不公平。

密密麻麻的“潜在关系”,就如同一张浓密而厚重的大网,罩在整个社会的头上,窒息着规则、桎梏着公平。

关系走到最后,就演变成了“剧场效应”,为了看得更清楚,剧场里少数人站起来的结果,就是造成整个剧场的观众纷纷仿效,都站了起来,最终并未改变观看的效果,反而使本来可以坐着舒适“观看”变成踮着脚、伸着脖的痛苦。

因此,要打破和撕烂这张透着腐朽和庸俗的大网,就需要真正把法律、规则和道德挺在前面,破除一切潜规则,逐步把中国社会建成一个“规则社会”。

到那时,就破解了“求人”的难题,普通大众不必再无谓耗费大量精力、心力和财力于经营关系上,办事按程序、依规矩,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风清气正的文明社会才算真正到来。

求人不靠关系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