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与不怕!贵池一名护士长的抗“疫”手记,小编看哭了

吴海燕是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一名感染科护士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将近20年,疫情发生以来她一直在一线隔离病房承担临床护理管理工作。随着池州最后一位新冠肺炎患者的出院,医护人员在一线的抗“疫”工作也暂时得到缓解。回想这一路艰辛历程,吴海燕至今仍历历在目。

相信风雨过后是彩虹

Part 1 使命在肩,冲锋在前

2020年的春节,以一场席卷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拉开序幕。随着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全国各地都在筹建或改建隔离病区,我院也不例外。依然记得1月21日接院部紧急通知,感染科被指定为隔离病房,作为一名白衣战士,我深知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而作为一名护士长,我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紧接着我带领科室人员开始了一系列改建的工作:腾空病房、改建隔离病区、储备物资……

疫情就是命令,全科医护人员立刻取消春节假期,放弃与家人的团聚,团结一致,共抗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由于感染科设施陈旧,改建工程困难,作为护士长的我积极配合院部工作,出谋划策,工人连夜赶工,终于在年前初步完成隔离病区改建。并于年二十九,将住院患者有条不紊地安排出院或转科,腾空了病房做隔离病房。与此同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多次培训,学习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及防控知识,反复演练防护用品的穿脱等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疫情当前,是一个个逆行而上的身影,大家纷纷请战,很快进入防疫状态。

怕与不怕!贵池一名护士长的抗“疫”手记,小编看哭了

(2020年1月22日至1月30日 医护人员开展防疫培训)

Part 2 搬迁东区隔离病房,开展一线护理工作

怕与不怕!贵池一名护士长的抗“疫”手记,小编看哭了

(2020年2月2日 东区隔离病房)

由于疫情不断发展,西区原感染科隔离病房床位数量有限,医院又在东区改建隔离病房,2月2日下午五点,接院部通知紧急搬迁东区隔离病房,在院部领导和科室姐妹们的大力帮助和共同努力下,迅速完成了病人及物资的搬迁工作。紧接着带领全科护理人员逐步完善东区隔离病房。

在隔离病房的日子里,我不仅要每天指导护士工作,制定、梳理和完善科室制度及相关流程,严格监督护士的防护措施是否到位,及时追踪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效果,工作之余更是抓紧时间学习新冠肺炎的相关新知识,竭尽所能将我所知道的倾囊相授。因为我想保护好我的团队中的每一个人,想让每一个人都能在疫情结束后安全回家,不想因为我的疏忽而让团队里的任何一个人感染。护士们都笑称我是“婆婆妈”,每天唠唠叨叨说个不停,不是一对一面对面指导,就是微信培训。另外更是每天进入一线隔离病房,随时关注和解决病人的各种问题和突发状况。记得有次快下班时,来了一家三口,最小的患者是个四岁的孩子,由于突然住院,他们没有来得及带生活用品,孩子又尿湿了裤子,护士急得打电话问我怎么办?我赶紧找出我家孩子小时候的衣服,又买了些吃的用的送给他们,每天关心询问他们的情况,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患者康复出院时还特地给我们写了一封感谢信。还有一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有高血压病史,住院期间因心理压力大,不配合治疗,要求出院,血压骤升,护士半夜打电话给我,急地不知道怎么处理。我立即电话和患者进行沟通,耐心地做解释工作,开导他,劝慰他,终于取得患者的信任。最后患者愿意配合治疗,最终康复出院,对我们的工作表示认可和感谢,像这样的事情举不胜举。

由于疫情的特殊性,加班成了家常便饭,下班还得继续未完成的工作。从年前开始就把女儿送到了奶奶家,忙得连打电话的时间都变得奢侈,所幸女儿非常理解和懂事。“三八”妇女节,一大清早就收到女儿的一封书信和一张手工贺卡,感动之余更多的是对女儿感到亏欠。

怕与不怕!贵池一名护士长的抗“疫”手记,小编看哭了

怕与不怕!贵池一名护士长的抗“疫”手记,小编看哭了

(2020年3月8日 收到女儿给我的一封书信和一张贺卡)

Part 3 战疫日记:舍小家为大家,团结就是力量!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人民应国家号召这个春节守在家里,做好自我防护!然而确有这样一批特殊的“人群”,他们为人子女,又或者为人父母,当集结号吹响,他们接到电话信息,放弃了假期,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放下一切,奔赴抗“疫”战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没有一句怨言,这就是我们的医务工作者!

记得年三十快下班的时候,接到医院紧急通知:1例疑似患者入住我科隔离病房。由于情况紧急,又是我们接诊的第一例患者,虽然平时培训了一遍又一遍,可是毕竟没有实战经验,我和两位上白班的护士毫不犹豫地选择留下来加班,大家匆匆和家人打了个电话,来不及解释许多,就急忙投入到工作中。

怕与不怕!贵池一名护士长的抗“疫”手记,小编看哭了

(2020年1月24日20:20 护士贺思琴为第一例疑似患者采集咽拭子标本)

护士贺思琴挺身而出,穿上防护服进入病房护理病人,我和雷老师急忙给她穿上了防护用品,仔细检查了一遍又一遍,就怕哪里没穿严实,我又对她嘱咐了一遍又一遍的注意事项,病人很快来到了病区。护士贺思琴去接待病人,雷老师去处理医嘱,我在协调物资、人员......我们三个有条不紊地工作着,紧接着,我又协调了两位护士过来上班,没有一个人推脱。担心有突发状况,我们三个人毅然选择留下来加班,晚上8点多医院安排食堂给我们送来了年夜饭——爱心盒饭,顾不上吃饭继续工作,几个人一直加班到深夜。不知不觉间,墙上的时钟已经走到了夜里十二点,就这样我们在忙碌中迎来了2020年。由于疫情,我们三个人不能回家,就在科室找了个房间躺下来了,迷迷糊糊睡了两三个小时,第二天又继续投入到科室工作中。

第一次在医院里度过了一个繁忙而又有特殊意义的除夕夜。疫情面前,大家毫无怨言,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

Part 4 隔离病房的“美小护”

前不久在“抖音”看到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说了一句话让我至今都很感动,他说:“现在医生有多重要,我们的护理姐妹就有多重要。”

的确,目前支援武汉的医疗队人数已超过两万,医生有50%以上是女性,而一线女护士更是超过90%,可想而知,护理团队是多么重要。所以今天我想讲的是,在医生背后,还有一群默默工作,默默无闻的“美小护们”!当疫情来袭,这群白衣天使们义无反顾的奔赴一线,与医生并肩作战,她们有的是党员,有的是群众,有的是柔弱的小姑娘,有的是年轻的小媳妇,有的是宝妈……但在疫情面前,她们放下柔弱、放下儿女情长、放下家里年迈的父母、放下几个月的宝宝,主动去参加抗“疫”工作,她们无怨无悔,因为她们知道这是她们的使命,这就是伟大的白衣天使们!

其实她们也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在疫情面前她们不畏困难,主动迎难而上。

怕与不怕!贵池一名护士长的抗“疫”手记,小编看哭了

(2020年2月 隔离病房工作中的“美小护”)

每天她们经过一遍又一遍的手卫生,穿着里三层外三层的防护服,扣上密封口罩,再装上护目镜。说实话,除了一双眼睛可以看到外,其余都包裹在密不透气的防护装备内,外面看大家都是移动缓慢的“星际特工”,里面看除了视野受限就是偶尔的水滴下滑,自身的感觉特别像一种贵池的名小吃——糯米饭包油条,那感觉你只有体会了才能明白其中滋味!更像小时候家里农忙时抢“双抢”的感觉,都是热得不行,蒸桑拿一样!为了节约防护物资,她们都是8小时尽量不吃不喝不上厕所。隔离病房除了常规的治疗与护理外,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事需要帮助病人解决,一日三餐的分食,记录特别事项,日常消毒,卫生清洁消毒,处理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等等,这些看着琐碎且简单的事,在全套防护装备下来回奔波,经常会感觉呼吸困难,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会汗流浃背。

即使她们的防护服被汗水浸湿,脸颊被口罩压出一道道痕迹,双手被消毒液侵蚀到发红发痒,眼睛被紫外线照伤,她们仍然从容淡定!因疫情的特殊性这群“美小护”休息时也回不了家,被隔离在休息区,有时想家人了就和他们开开视频说说话,即使这样她们也从来都是没有怨言,仍然坚持岗位,因为她们知道这是她们的使命!

作为护士长的我,一直很感动很感慨,为有这样的一个集体而骄傲!

Part 5 内心独白

很多人问我,在一线隔离病房你怕不怕,我回答:不怕,但又很害怕。不怕,是因为职责所在,当我成为一名白衣天使时,我曾庄严宣誓: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救死扶伤,不辞艰辛。但同时,我又很害怕。因为我怕更多的人会因这场战“疫”而倒下,更多的家庭会因此支离破碎。我怕我带领的护理团队因为我的疏忽而感染。我怕我有牵挂,因为我们也是人,有血有肉的人,有爱人、孩子和老人,我是他们的天。如果非要我在怕与不怕之间选择的话,我选择不怕,生命所系,健康所依。

有炮火的战争,军人横刀立马,视死如归。无硝烟的战疫,医护冲锋在前,捍卫生命。共克时艰、患难与共、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相信大家一起努力,风雨过后是彩虹,冬天过后是春天,相信明天会更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