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裡的戰豆豆,《安家》裡的朱閃閃,“ABB式”名字火了

如果讓你定義什麼是優秀的影視劇作品,你會怎麼定義?演技精湛的演員、製作精良的道具、專業合理的臺詞、還是嚴謹縝密的劇情?我覺得以上都是成就一部優秀作品必不可少的因素。

《慶餘年》裡的戰豆豆,《安家》裡的朱閃閃,“ABB式”名字火了

當然,劇中的人名也要貼合人物本身的性格特點等。縱觀中國華語影視行業,每年都會呈現出大量優秀精良的作品,當我早已習慣於這種所謂的“嚴肅”和“一絲不苟”時,卻不知更奇妙、更無厘頭的有趣東西還在後頭。

《慶餘年》裡的戰豆豆,《安家》裡的朱閃閃,“ABB式”名字火了

《慶餘年》劇紅,人名更紅

《慶餘年》是由張若昀、李沁、陳道明、吳剛、肖戰等人主演的一部關於穿越、古代、權謀的電視劇。這部劇是根據貓膩同名小說改編的,所以說無論是因為原著粉,還是此劇本身的魔性魅力,使得剛一官宣就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慶餘年》裡的戰豆豆,《安家》裡的朱閃閃,“ABB式”名字火了

這部劇也是繼《陳情令》之後又一爆款,當時的火爆程度不用我多說,“超級會員”這個事想必大家也略有耳聞。但是,偏偏這麼個火熱的劇我竟然沒看過幾集,劇情雖說是不太懂,但是,劇中的人名可把我震住了。

《慶餘年》裡的戰豆豆,《安家》裡的朱閃閃,“ABB式”名字火了

比如,幾位女主演的名字分別叫範若若、司理理、海棠朵朵,還有一個霸氣側漏的北齊女皇叫戰豆豆?這也就算了,吳剛老師飾演的太監居然叫陳萍萍?這是認真的嗎?我的老天,什麼鬼畜名字,頓時間所有關於李達康啊、李維民啊的記憶全都被抹殺了,腦子裡只記得陳萍萍。

《慶餘年》裡的戰豆豆,《安家》裡的朱閃閃,“ABB式”名字火了


《慶餘年》裡的戰豆豆,《安家》裡的朱閃閃,“ABB式”名字火了

因為這種“疊疊樂”名字實在讓眾票粉絲哭笑不得,就跑去貓膩老師微博下方質問,結果人家給出的理由是:你們老是取笑我不會起名字,所以這次我都是瞎取的,這一家子的名字都是故意弄著玩兒的。額…………所以…………好吧-_-||,貓膩老師厲害。

《慶餘年》裡的戰豆豆,《安家》裡的朱閃閃,“ABB式”名字火了

《安家》又現“疊疊樂”人名

最近熱播的《安家》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我知道大家不屑看,但是,我還是要說一下這部劇。

這部劇從劇情到演員到臺詞到整體畫風都可以說挑不出任何毛病的,畢竟著名大編六六親自執筆,但是,劇中這個人名是怎麼回事?難道六六老師也受了貓膩老師的啟發喜歡人名疊疊樂?

《慶餘年》裡的戰豆豆,《安家》裡的朱閃閃,“ABB式”名字火了

此劇男一號羅晉在劇中飾演店長徐文昌,多儒雅正派的名字,結果人人都叫他“徐姑姑”,這個名字是有原因的那也就作罷,他女朋友居然叫“張乘乘”,一開始我還以為叫張乖乖,心想這也不乖啊,結果人家叫乘乘。

《慶餘年》裡的戰豆豆,《安家》裡的朱閃閃,“ABB式”名字火了

你以為這就完了,不,兩年不開一單的“底薪女”又叫朱閃閃?omg我真的醉了,不知道為何現在的電視劇都如此鍾愛ABB式人名?貓膩老師是瞎取的,六六老師肯定不是瞎取的吧。

《慶餘年》裡的戰豆豆,《安家》裡的朱閃閃,“ABB式”名字火了

包括劇中還有叫謝亭豐、王子健、魚化龍、樓山關的,這麼一看,六六老師取名肯定是有原因的。

《慶餘年》裡的戰豆豆,《安家》裡的朱閃閃,“ABB式”名字火了

“詼諧無厘頭”撞翻“古典瓊瑤”

如果說前者是滑稽搞笑的無厘頭,那後者就是高高在雲端的古典浪漫派。

《慶餘年》裡的戰豆豆,《安家》裡的朱閃閃,“ABB式”名字火了

偶像劇的開山鼻祖、瑪麗蘇劇的創始人,沒錯,她就是臺灣著名編劇瓊瑤。瓊瑤的小說可謂是部部經典,當之無愧的言情小說皇后,也捧紅了眾多影視明星,瓊瑤對當時文化創作環境的貢獻也是影響了幾代人。

《慶餘年》裡的戰豆豆,《安家》裡的朱閃閃,“ABB式”名字火了

因為“瓊瑤”這個兩個字本身就出自《詩經》,所以她筆下的人物名字自然也是瓊瑤風格,比如《在水一方》的朱自耕、心佩、詩晴;《情深深雨濛濛》的如萍、夢萍、書桓、尓豪、文佩;《一簾幽夢》的紫菱、楚廉、雲舟、心怡;還有火遍大江南北的《還珠格格》裡的紫薇、爾康、晴兒、金鎖、賽婭。

《慶餘年》裡的戰豆豆,《安家》裡的朱閃閃,“ABB式”名字火了

還有好多數不清的瓊瑤劇,數不清的瓊瑤女郎,數不清的瓊瑤人名。但不知為什麼這些優雅的瓊瑤風格跟疊疊樂風格一對比畫風簡直是“丐幫派”對“古墓派”。

《慶餘年》裡的戰豆豆,《安家》裡的朱閃閃,“ABB式”名字火了

其實比起混亂相似的瓊瑤名子,還是疊疊樂式的人名更言簡意賅,真心覺得範若若、司理理、戰豆豆、徐姑姑、朱閃閃這些名字很有趣。並不是說編劇不敬業或者怎樣,而是影視行業的大環境下,我們的作品需要衍生出一些別具一格的特徵。

《慶餘年》裡的戰豆豆,《安家》裡的朱閃閃,“ABB式”名字火了

一切都在經歷著不同文明下的改變,從當年瓊瑤劇的爆紅,到之前瓊瑤劇的白熱化,再到現在的逐漸消亡,以及“瑪麗蘇”劇被人詬病唾棄。其實這不僅反映著我們觀眾的心理審美,也在暗示著多樣性作品的遲早問世。

《慶餘年》裡的戰豆豆,《安家》裡的朱閃閃,“ABB式”名字火了

或者是人物塑造方面、或者是服裝造型方面、亦或者是人物名字方面,總歸要有個改變,而人名的改變在以上兩部作品展示上無疑是成功的,畢竟一部作品的好壞是由大多數觀眾評定的,既然觀眾覺得好,覺得有趣,那我們不妨就繼續探索未知的有趣。

《慶餘年》裡的戰豆豆,《安家》裡的朱閃閃,“ABB式”名字火了

雖然影視劇這種創新型的變化未來道阻且長,但作為聽眾作為觀眾,我們以最崇高的熱情等待,以最真摯的掌聲迎接!

《慶餘年》裡的戰豆豆,《安家》裡的朱閃閃,“ABB式”名字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