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新冠造成了美股連續暴跌嗎?

幸福地帶2


個人觀點:造成美股連續暴跌有多種因素,但新冠疫情是主要因素及導火線。

截至3月12日,2020年年初以來道指累計下跌了27.46%,其中週四,美國三大股指收盤跌幅均超9.4%,道指跌幅為9.99%;標普500指數跌9.51%,納指跌9.43%。

一、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主要有:

1、新冠疫情在多國持續擴散,令市場對疫情破壞全球經濟活動的擔憂程度持續上升。而華盛頓州、佛羅里達州、加利福尼亞州和馬里蘭州宣佈進入緊急狀態更是助長了恐慌情緒;

2、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未來的疫情可能比現在的情況更糟,並且可能發展為“大流行”,而美國財長努欽稱:“沒有干預市場的計劃”;

3、世界旅遊組織警告說,由於疫情影響,各國政府實施了旅行禁令全球旅遊業收入今年可能減少多500億美元;

4、肺炎疫情的持續擴散讓市場預期美國陷入經濟衰退的可能性上升。伴隨著美股的下跌,市場預期美國陷入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升至75%左右,而美聯儲前副主席週三表示,受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美國經濟可能已經陷入了衰退;

5、由於疫情影響,華爾街面臨停擺危機的風險。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芝加哥期權交易所將關閉交易大廳,紐約證券交易所將訪問人數已限制在最低水平;

6、由於冠狀病毒影響,美國宣佈限制從歐洲入境的外國人,這表明疫情的漫延並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加劇了居民的恐慌程度;

7、新冠疫情正影響供應鏈、消費者需求,投資者信心並進而將導致全球經濟衰退,股市將會出現進一步的下跌。

二、在美聯儲宣佈降息之後,市場資金瘋狂湧入債市導致資金離開股市,令美國國債收益率大幅下挫,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跌至0.676%,3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跌至1.259%的歷史新低;5年期國債收益率下降至0.532%;兩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0.439%。而同時美國30年期抵押貸款利率也跌至歷史最低水平,該平均利率從上週的3.45%下降至3.29%,是該數據有記錄的49年來最低點。

三、上週,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及其盟友未能就減產達成協議,俄羅斯拒絕進一步減產,而且歐佩克及其盟友也未能就延長目前的減產達成協議。這意味著,到4月1日當前協議到期時,每個國家實際上都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原油產量。這使得油價大幅下跌至三年半以來的最低水平。週四(3月12日)布倫特原油價格縮水超7%,美國WTI原油四月期貨跌幅4.5%,布倫特原油五月期貨跌幅7.2%。美國WTI原油收盤下跌10.07%,市場預計2020年上半年石油需求萎縮可能達到400萬桶每天,布倫特原油第二季度平均價格下降為30美元每桶。而石油對美國經濟“至關重要”,許多人受僱於該行業,原油價格的崩盤加劇了股市的恐慌情緒。而同時公共衛生事件在全球蔓延,繼續造就投資人對於供應鏈衝擊以及經濟疲軟的預期,進一步加強了從股市離場的意願。本月以來,標普石油和天然氣勘探生產ETF已經下跌了33%。而未來四年,美國頁岩油商還面臨著860億美元的債務。

四、從整體估值來看,美股當前處於歷史高位,過去十多年貨幣寬鬆環境下美股持續走高,道瓊斯指數在今年二月上漲超千點,因此當前面臨較大的調整壓力,但回調也是股市的基本規律,2019年標普500的市盈率已經達到了18.9,成為歷史上最高的市盈率。

五、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共和黨參議員的會議未能就經濟刺激計劃達成決議,特朗普並未公佈市場所期待的具體的經濟刺激方案,在市場預期落空後,週三美股三大股指期貨擴大跌幅,標普500指數期貨一度跌超3%,道指期貨與納指期貨跌約2.8%。

六、週四紐約聯儲開展了5000億美元的3個月期回購操作及購買行動,但美聯儲只是為了提振債券市場,而非針對股市,這更加劇了美股的失望情緒。


紅牛財經一號


此次美股的暴跌,表面上是新冠疫情引燃的,實際上是美股高估,已脫離了美國經濟基本面。

美股自2月24日以來,接連跳空大幅度下殺。道瓊斯指數從28992點,經過三個星期交易,跌落到21154點,下跌7838點或27%,美股一度跌入了技術性熊市



為什麼說新冠疫情只是表面因素或者說導火索?

美股此次持續性暴跌,可分三個階段來看:

  • 第一階段:2月24日~28日,此階段下跌是因疫情在全球擴散加速,繼日本、韓國、伊朗後,歐洲出現了意大利“封城”的嚴重情況。世衛組織將疫情風險等級調升至“非常高”,歐洲股市開始暴跌,恐慌情緒開始傳導到大西洋彼岸的美國,直接引燃美股跳空開盤下殺一週;
  • 第二階段:3月2日~6日,美股持續下跌已令美聯儲驚慌,於是美聯儲緊急降息50基點、降準50基點,並帶動了全球主要央行降息潮。可是疫情擴散的程度已越發廣泛和影響深刻,市場上開始預期美聯儲會進一步降息和寬鬆措施,市場在這種“恐慌和貪婪”的博弈下,出現了大幅震盪走勢。
  • 第三階段:3月9日~13日,在疫情全球不確定性風險擴大,經濟面臨全球性衰退的風險,對原油需求下降較明確,
    歐佩克+會議減產未達成協議,俄羅斯拒絕進一步減產。3月9日中東股東、歐洲、美股等全球主要股市“閃崩”式下跌,隨著沙特價格戰打響和升級,世衛組織對新冠疫情定性為“全球大流行”,全球股市恐慌情緒進一步提升,“熔斷”危情接連上演,美股出現一週二次“熔斷”的歷史,連巴菲特也驚歎不已啊。

美股下跌的這三個階段,其實也是疫情在全球蔓延和影響經濟的過程,是一個表面俱象因素。



美股的持續暴跌實質上是美股長期被高估,已脫離了經濟基本面的後果

自特朗普上臺以來,就奉行”美國優先“原則,在全球製造貿易摩擦,而美國經濟其實並沒有取得內生性發展,在全球經濟下行週期下,美國經濟增長質量較差,說白點是借槓桿來發展的。



可以看出2019年以來,美國經濟增長又回到了2016年前的水平。

經濟增長的潛力在衰退,可是,這幾年來,特朗普政府的債務呈現大幅度上升,美債多次出現倒掛信號。



經濟增速與債務規模增長成反向運動。

2016年美國公共債務為14.2萬億美元,佔GDP比重77%;2019年美國公共債務升至22.7萬億美元,債務總額相當於GDP的106.5%。

債務逐年增高,經濟增長遲滯,然而美股繼續走牛,到2019年已經十一年。

特朗普2016年上臺,開始繼稅改和要求美企製造業迴歸,2016年美股順利創出新高,之後的2017年至今,美股接連出現三次大的危情,技術性熊市屢次上演。

總之,新冠疫情的突發和全球性擴散,成了”大流行病“,在疫情衝擊經濟走向不確性的預期下,避險上升到恐慌,在股市上演了大崩跌。美股與經濟基本面脫離,從上面的多維度考量是個不爭的事實。國際投行、經濟學家等都預期美股高估了30%~40%,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啊。

💕謝謝閱讀


野馬和尚


是的,是新冠造成的,如果沒有新冠,美國股市可能還會堅持上漲一段時間,一個長達10年以上的牛市,被唱空很多年,但都堅強的活下來了,誰知新冠爆發刺破了這無限膨大的泡沫:

1、世界三大泡沫之一的美國股市,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不斷震盪向上,除了在18年回調較多,其餘大多數時間都是上漲,長期上漲帶來大多數公司市值高估,無數資金湧入股市,所以特朗普才這麼在意股市,這也是他能否連任的關鍵所在;

2、經濟不斷髮展過程中,由於美國作為全球經濟霸主,不斷收割全世界各國羊毛,美國經濟發展經過08年金融危機以後,一直到最近兩年才出現衰退跡象,股市長期上漲,價格與價值嚴重背離,在外部壓力下會就出現破裂可能,新冠全球爆發,市場預期美國經濟發展會遇阻,資本就會不斷退出市場避險,造成全球恐慌,導致美股一週兩次熔斷;

3、實際上從08年到現在,全球經濟已高速發展十年,在這個過程中,各國央行都在貨幣寬鬆,造成了在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債務,新冠爆發,阻礙了全球市場需求,大宗商品石油需求銳減,再加上沙特和俄羅斯破罐子破摔,雙重暴擊,短時間內市場極度恐慌,資產緊急避險,所以以美國為首的全球股市一週之內不斷暴跌;

4、不管發生什麼,社會還在前進,隨著各國越來越重視疫情和全球氣候變暖,疫情結束可期,經濟發展會不斷恢復到原有的水平,這個過程有無數機會,所以希望能抓住。

美國投資大師彼得·林奇有句話,這句話被無數次驗證,送給你我他:

在過去70多年曆史上發生的40次股市暴跌中,即使其中39次我提前預測到,而且在暴跌前賣掉了所有的股票,我最後也會後悔萬分。因為即使是跌幅最大的那次股災,股價最終也漲回來了,而且漲得更高。



一切隨風FHX


是新冠造成了每股連續暴跌嗎?

個人認為新冠疫情的確是美股暴跌的一大原因,當然美股暴跌的因素不只這一個,還有國際油價暴跌,斷熔機制等因素也造成了美股暴跌。根據問題,此次只談新冠肺炎對美股的影響。

美股,從其名上就可以理解為“美國人的股票”,因為大部分美國人都會炒股。美股掌握了美國絕大部分人的養老金和富人群體擁有的絕大部分財富。美股就像中國的房地產,中國人愛買房,沒人過愛炒股。具體關於理解美股的問題可以參考本人主頁的文章《如果美股崩盤會發生什麼?我們普通人怎麼理解》。

此次新冠肺炎無疑在美國也引發了很多人的恐慌情緒,很多人肯定會優先考慮生存,避免感染,所以就必定會拿出自己的大部分資金來購買生活必需品,健康衛生用品等等,還要留出一部分資金來做好預備使用,萬一自己被感染了或者暫時不能工作等等。美股中勢必有大量資金被持股人撤出用來提高自身的抗風險能力,缺少了資金支持的美股就肯定會出現下跌了。

以上只是小編簡短,通俗的闡述了新冠肺炎對美股的影響。關於美股下跌的因素還有很多值得可講的,日後小編會出一些相關文章來解釋,有興趣的網友歡迎關注。

大家對於新冠肺炎對於美股的影響還有何高見?歡迎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宋加鹽


疫情只是美股暴跌的最後一根稻草。美股暴跌是有多種因素疊加引起的。理由如下:

(1)美股估值處於高位是美股暴跌根本因素。美股經過長達十多年的上漲,泡沫化嚴重。美國低利息政策和回購更是把美股一直高高拖在天上,其實美股早已處在高估區域很多年,每次有下跌跡象,很快就會被拉漲上去,形成了不敗神話。因此高估值是美股下跌最根本的因素,高估值註定要回歸平均估值的,不會永遠飄在天上。

(2)美股大量獲利盤是暴跌主要動能。

美股十多年連續的上漲,一直沒有像樣的調整或下跌,積累了大量的獲利盤。大量的獲利盤是最不穩定的因素,他們有兌現獲利最原始的衝動,也最經不起風吹草動。

(3)疫情是壓垮美股暴跌的最後一根稻草。高估值的美股,加上大量的獲利盤,在疫情蔓延的預期下,導致美股的第一輪暴跌。剛有點起色,又被原油暴跌帶下第二輪暴跌。

(4)原油暴跌是美股暴跌的助力劑。石油美元的體系,註定了美元和石油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原油暴跌,美元斷然不能獨善其身,以美元計價的美國股票必然下跌。實際上美股並沒有逃出這個邏輯。

(3)全球疫情大流行更是油上添火。石油還沒消停,WHO宣佈疫情全球大流行,導致歐美股市齊跌10%以上。因為美股在一輪輪暴跌中,早已是驚弓之鳥,消息得到證實,踩踏事件就發生了,暴跌也不可避免。

以上基本上解釋了美股暴跌的內在邏輯和影響因素。希望和大家探討。

關注我和評論區留言哦。


進階之梯


新冠病毒是壓垮美股的最後一根稻草,並不是主要推手。

美股從18年以來的長期牛市靠的是川普超發貨幣人工吹起的泡沫,本就不夠牢靠,這種一個杯蓋在十個杯子上跳舞的遊戲本就不可持續,邏輯上看必然會引爆,只是時間問題。而本次美國從牛市轉熊的最主要原因是油價下跌引起的頁岩氣公司利潤下降,進而危及美國企業債市場。

美國的每一次金融危機核心都不是股市,美國金融危機的主力永遠是債市,現在股市的崩潰將資金驅趕到了債市,美國不會立刻發生衰退。但沙特和俄羅斯的增產令油價短期內不會恢復,因為俄羅斯之前吃過川普的虧。兩年前俄羅斯減產以圖拉昇油價,但美國並未減產,俄羅斯白白損失了市場還沒有得到利潤,所以現在俄羅斯不會和美國進行任何形式的妥協,會堅定的增產,沙特也不會減產將市場拱手相讓,會和俄羅斯一起增產。

而油價的長期低迷必然傷害成本最高的美國頁岩氣公司,而這些公司發展的資金是在美國企業債市場得到的。也就是說如何長期虧損,這些企業一定會出現債務違約,資金鍊斷裂的情況。這些債務會因為金融市場層層放大,造成美國無法挽回的金融海嘯,和08年的次貸危機異曲同工。


唯希評論


【美股分析】新冠疫情衝擊下,美股有多大風險?

漠北以北

我的知乎 2019

猛獸財經:青年人學習港美股投資第一平臺。

【美股分析】新冠疫情衝擊下,美股有多大風險?

為你朗讀

3 分鐘

▍新型冠狀病毒全球擴散衝擊歐美股市。

受疫情全球擴散的衝擊,2月20日以來,全球主要股市都出現了大幅回調,標普500和納斯達克分別下跌了7.6%和8.7%。除了估值較高、受衝擊明顯的科技股、特別是半導體行業以外,近期領跌的行業主要集中在航空、旅遊、能源等,與疫情大幅爆發後A股和港股下跌的行業分佈一致。2018年聖誕節以來的“漲估值”模式一直延續至這輪迴調的開始,流動性寬鬆的溢出效應帶動標普500指數於2月14日突破19倍的水平,但目前已回調至18.8倍。同時,隨著2019年4季報的逐步披露,今年的EPS增速預期卻從季報期開始的9.74%下調至7.89%。此外,隨著長端利率的快速下行,債券市場也試圖再次“倒逼”美聯儲降息。目前來看,市場預期美聯儲最早可能於4月FOMC會議降息,概率49.1%vs.去年年底的6.2%。

▍2020年美國市場資金流向展望:三大因素意味著資金不會出現“股債輪動”。

首先,2月的PMI數據顯示美國經濟仍處於擴張的後周期,GDP增速放緩趨勢今年將延續。第二,由於養老金佔整體長期共同基金的比例已超過50%,人口老齡化的趨勢也意味著資金更傾向於固收類資產。第三,疫情衝擊下,短期資金對防禦性資產的需求更強,例如利率債和黃金。

近一年半以來巨量國債陷入或接近負收益率區間也意味著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大幅下降。此外,疫情過後預計隨著避險情緒的消退,長端的美國國債收益率也會反彈,收益率曲線重新陡峭化,收益率上升能夠抬升投資者回報率,進一步吸引增量資金流入。

▍美股展望:回調後科技巨頭和銀行股有配置價值:

結合當前市場環境,以及資金流向和配置的分析,我們對今年美股市場的觀點,預計企業盈利預測的逐步下修將導致整體美股市場出現8-10%的跌幅。

短期來看,疫情的衝擊已引發市場今年的第一波回調,股票型長期共同基金延續流出。除旅遊、能源等受衝擊最為明顯的行業外,出於對全球產業鏈擾動的擔憂,製造業特別是半導體等板塊也將經歷最為顯著的估值回調。

但中長期,ETF資金持續的被動配置以及較大體量的回購仍將利好以FAAMNG為代表的美國科技巨頭。此外,避險情緒消退後,收益率曲線有望再次陡峭化,將助力銀行股的反彈。

▍疫情過後新興市場有望迎來增量資金,利好離岸中概股:

年初以來,美元指數已錄得2.6%的漲幅,美元兌人民幣也明顯升值。疫情過後,預計全球經濟的企穩將帶動美元逐步走弱,疊加全球主要央行擴表的流動性溢出效應,新興市場權益類資產有望得到增配。從美國市場潛在的增量資金來看,由於去年中美貿易摩擦導致的避險情緒,美國貨幣市場基金全年累計淨流入5530億美元,是2018年淨流入的3.5倍。截至2019年底,美國貨幣市場基金的淨資產已達3.63萬億美元。待全球避險情緒消退後,美國投資者料將增加風險資產配置的比例,權益類資產中,估值有明顯優勢的人民幣資產,特別是離岸中資股有望受青睞。

▍風險因素:

1)美國與主要貿易伙伴摩擦大幅升級;2)全球央行貨幣寬鬆低於預期;3)美國居民消費出現大幅下滑;4)美股公司回購顯著下降。

猛獸財經致力於讓每一個不甘心的青年人學會美股投資,體驗在世界上最成熟最合規的市場裡做世界頭號公司股東的樂趣和刺激。讓每一個青年人有尊嚴、平等通過美股投資獲得自由。

另外在美股投資這件事上,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我們像猛獸一樣關注著全球美股、A股、港股等股票市場並且為投資人提供專業的財經資訊、金融圈社交、知識問答、線上線下活動等服務。



暗手資本


美股目前90%以上的交易來自於高頻程序,類似核裂變的連鎖反應,引發美股連續重挫。在程序化交易中,一旦有賬戶持有股票觸及到風險點位,就會有大量的止損單被系統自動拋出進行平倉,以保證優先級資金。

但平倉帶來的資金撤離,引起股指下跌,又進一步觸及其他配資客的風險底線,由此帶來的恐慌情緒蔓延到整個股市,形成踩踏。高頻交易興起於上世紀80年代的美國證券市場。和傳統的通過持有股票組合獲取收益不同,高頻交易很少持倉過夜,目的就是通過交易獲利。經過30餘年的發展,高頻交易已成為一類主流的投資策略,誕生了一系列知名的對沖基金。



大黑熊老師


應該說是泡沫搭臺,新冠唱戲。

美國股市連續暴跌的基礎是因為美股處於高估的位置。

自從2008年以來,美國股市連續上漲十多年,指數翻了將近四倍。實體經濟的增長已經跟不上股市的增長了。

實際上,從2018年開始美國的企業盈利增長就很緩慢,股票上漲動力來自於美聯儲放水和企業自身的回購。美股就已經處於顯著高估了。

到了2019年情況就更是如此了。美聯儲連續三次降息,美其名曰預防性降息,支撐了美國股市的進一步上漲。但是這個上漲就已經是空中樓閣。如果企業盈利沒有更好的改善,那麼回調是早晚要經歷的。

而這次的新冠疫情,剛好完成了這個使命。一經不僅使得全球經濟處於下行區間。產業鏈幾乎斷裂。2020年的全球經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美國肯定也不能獨善其身,公司的盈利也會下降,股票下跌是正常的。

這時候美國政府還來了個神助攻。對疫情在本國的傳染完全不管不顧,還鼓勵民眾不要戴口罩。美國股市的下跌還有這個原因,資本擔心新冠在美國發生大爆發,所以加速逃離。

總結來說,美國股市的大跌源於新冠疫情,但根本原因在於美國股市出現了高估。


莫水宏觀經濟


本週,美國股市暴跌,基準指數創出1987年以來最大跌幅,表明市場對美聯儲採取的非常規購債措施和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經濟提案缺乏信心,認為不足以緩衝公共衛生事件的經濟影響。而標普500指數史無前例地在一週內第二次觸發熔斷,十年大牛市也正式就此終結。而隨後美聯儲出手救市向銀行體系注入一萬億美元流動性,這是本週第三次宣佈大幅增加回購支持,美股三大股指一度回升千點道指、納指、標普集體跌破7%,繼週一後再次觸發熔斷,暫停交易15分鐘。恢復交易後,三大指數進一步下跌,道指一度下挫2100點。不到一週,美股兩次熔斷!

  美股今日大跌早有預兆。

  美股三大股指期貨多次跌超5%,觸發交易限制。 與此同時,歐洲股市今天開盤後持續走跌。隨後歐洲央行表示,維持主要再融資利率於0%不變,存款機制利率於-0.5%不變,邊際借貸利率於0.25%不變。

  歐洲央行宣佈採取措施提供即時的流動性支持,將為銀行提供暫時性的資本和業務援助。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III)措施將支持中小企業的借貸,利率低於平均再融資利率。同時,歐洲央行加大量化寬鬆和流動性工具,公佈新的LTRO工具,額外增加1200億歐元的資產購買規模,直至今年底。

  盤中歐洲斯托克600指數跌幅擴大至10%,為歷史最大單日跌幅,德國DAX指數、法國CAC40指數跌超10%,英國富時100指數跌近10%。

  另外,盤中加拿大多倫多證交所暫停股票交易,股指跌9.17%,觸發一級市場熔斷。值得注意的是,巴西IBOVESPA股指下跌12%熔斷後,跌幅擴大至15%,觸發今日第二級熔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