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江湖人生

每次見到朋友都鄭重的要求給我打賞,很認真的告知“賣文就像賣藝一樣,當然不賣身啊!”也是希望餬口吃飯的。友人則是很不正經的說我“估計,你這更文速度,估計要餓死的”!看來,我要加油了!

人是分類的,在不同領域吃著不同的飯。現在一直提倡跨界發展,有時候靜心想想,可行嗎?巴菲特、魯迅,各吃各家的飯,估計換過來或許就會餓死了。唯一可以跨界的,就是忽悠。大忽悠是馳騁天下無敵手的。比如背背佳、小罐茶、好記星的創始人,只有忽悠是可融合發展,跨界深耕的。

這幾天去醫院。醫院真是一個奇妙的地方,每次去都會讓我大徹大悟而後立即進入急功近利的狀態。看到生老病死,就像忽然看透了一樣——功名利祿,榮華富貴之心都拋在腦後,人生無非就是一抔黃土!但是,莞爾看到綠陰深處的小樓,享受保健的貴人,那俗世之心就立即滿血復活!人這個東西,不靠譜!

這段時間朋友給我說了一個微信群的故事。大體就是投錯資的一大幫人,在多年之後,要一起維權的事情。這個群人的組成非常複雜,有公職人員,有社會人員、有大商人,有小買賣人……友人說,在這個群裡真正見識了什麼是江湖。說的對的不如奉承迎合大眾口味的;看的遠的一定會被鼠目寸光的群起而嘲之;一次次方向性錯誤,被老好人安慰說是“每一種方法都試試”全然不顧試錯成本和“寸金難買寸光陰”。還有人背後的小齷齪……

友人說,通過這個群對《烏合之眾》認識的更深刻了!微信朋友圈是一個最容易展現全體情緒的空間,群體在智力上的表現,總是低於孤立的個人。在群體中,為了獲得認同感,願意拋棄是非。朋友在圈裡,把自己變成另外一個人格,努力體驗這種環境,感受大眾的愚昧和惡毒。

其實,我倒是認為,人生是開放的。在身體軀殼下面,可以存在不同的自己。最不能認同的一句話就是“不知道為什麼你會這樣想?”人最難控制就是思想,當然蠢材例外!管手管腳管嘴,就是腦袋裡的那點想法,誰也管不了!

記得女兒小學五年級去威尼斯遊學,寫了一篇作文,被帶隊老師認為是少年蔣方舟。作文大意是“威尼斯到處都是賣各種各樣的面具。人也有面具,而且有不同的面具。我們不能否定面具,而是在合適的場合拿出合適的面具!”

話說,這已經過去六七年了。蔣方舟不見了!而那個寫作文的小姑娘也長大了。每當我這為孃的,好不容易板起臉來教訓她好好學習時,人家都會主動迎上來,真誠的看著,握緊我雙手說對我說“對不起,媽媽!我讓你失望了!”

“噗嗤!”笑出聲來,武功自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